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条件下我国报纸新闻生产策略研究

2016-02-28韩丽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社会化媒体新闻

韩丽平

(黑龙江日报,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社会化媒体条件下我国报纸新闻生产策略研究

韩丽平

(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微信、微博等为主要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大大提升了媒体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使得报纸新闻的发展,甚至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报纸新闻出版发行数量的降低和人们对报纸阅读青睐程度的减少,使得报纸新闻不得不跟随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地进行改变和调整。因而,本文将对社会化媒体条件下我国报纸新闻的生产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报纸;新闻;新闻生产;策略

一、社会化媒体与新闻生产的概念

(一)社会化媒体概述

关于社会化媒体的具体概念,当今的学术界还未形成非常一致的认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基于“组织方式”的视角理解和把握社会化媒体的概念。所谓社会化媒体主要是指在互动交流的前提下形成的,可以运行组织或者个体生产内容进行交换和创造的一种社会网络组织。互动交流是社会化媒体的核心技术与核心思想,关系网络是其主要的结构形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化媒体是以互动交流为基础,以实际用户为主要对象,运行用户传递、交流和生产传播内容的一种网络形式。

(二)新闻生产概述

所谓新闻生产是指新闻整合、创作、题材选择和内容发布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一实际过程中,新闻编辑和记者是主要的传播主体,新闻接收者是关键的新闻主体,也就是新闻受众。在大众媒体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报纸新闻生产不但需要充分重视“新闻制造”,而且还要关注“为谁服务”的现实问题。

二、报纸新闻在社会化媒体条件下所受的影响与挑战

(一)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影响

网络应用的快速普及和新闻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报纸采集和生产新闻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持续发展,使得具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成为报纸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例如,2009年一位网名为“信海光”的网友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保姆矛盾的内容,该信息发布的第三天,《都市快报》就在整理该微博内容的基础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保姆的新闻,由此拉开了报纸引用社交媒体内容的大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交媒体应逐渐成为报纸新闻信息的重要获取渠道,尤其是微信、微博公众账号的出现为报纸新闻与订阅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报纸接受订阅用户爆料的方式正变得更为高效、更加便捷。

(二)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新闻编辑是根据新闻编辑的有关方针和制度,在借鉴其他新闻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整理、配置、评价新闻信息,协作新闻节目和组织版面,向受众提供新闻服务的一种工作。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编辑,尤其是报纸新闻编辑不得不面对一个相对矛盾的现实,其必须在受众认可的范围内,或者说在受众比较容易接收新闻信息的情况下,坚持报纸新闻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立场和原则。这就使得报纸新闻编辑必须进行持续的探索,寻找实践操作与理论建构之间的有效平衡点。在社会化媒体条件下,新闻信息接收主体与传播主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新闻受众与新闻编辑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平等,如果报纸新闻编辑人员无法对这种关系形成清晰的认识,他们会很难完成自身职业赋予自身的任务与使命。

三、社会化媒体条件下报纸新闻生产策略分析

(一)寻求差异化的报道

自我国实行市场化建设以来,我国新闻信息同质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和新兴社交媒体相比,报纸新闻信息报道视角僵化、形式单一的问题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的感觉。所以,报道形式的差异化也就成了报纸新闻实现更快发展的有效方法。在现实操作中,报纸新闻必须不断适应新闻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同源信息实施差异性的比较,以实现新闻比较的同源不同质。

(二)寻求新闻信息的交互传播

信息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新闻信息传播的门槛,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具有信息发布快、影响范围广、时空限制少的特点。因而,又被称为“没有落幕的新闻发布会”。因此,报纸可以通过利用新兴媒体进行新闻发布,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新闻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功效性,而且开放性的新兴媒体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新闻传播热情,拓展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进而实现报纸新闻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三)在报道中全面互动

在利用新兴社交媒体的过程中,报纸还可以适当地开启聊天私密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更容易收集新闻信息,而且还能够提升广大受众的新闻信息反馈意愿。例如,报纸运营者可以通过有奖问卷、私密调查的方式向受众征集各种期望信息,根据受众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地进行工作改进和调整,以让自身的新闻信息能够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新闻信息需求。

同时,还要通过利用新兴社交媒体与受众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不断提升自身新闻传播的功效。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方位交流互动,不断丰富自身的新闻议题素材,这样能够让自己对受众的需求情况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能够有效避免闭门造车,实现新闻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四)坚守权威性与专业化

与社交媒体相比,报纸的专业性和技能性特点非常明显,其新闻选择、生产、发行和发布流程非常完善而专业,这都是社交媒体所无法匹敌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在社会化的媒体环境下,报纸尽管面对着非常大的调整,但其决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放弃其他媒体所无法企及的权威性优势,报纸运营者必须意识到,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过去以及将来,报纸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是自身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基础,是自身的固有优势。

四、结语

新兴社交媒体的出现开启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社交媒体绝非是一种与报纸新闻同质的媒介,而是一种具有信息传播、参与自由、传播互动特点的新的传播载体。因此,新闻报纸运营者必须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对社交媒体形成清晰的认识,并对其优势进行积极的利用,以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升报纸新闻的影响力与传播功效。

参考文献:

[1] 田丽,胡璇.社会化媒体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3(9):27-29.

[2] 朱剑虹,吴世文.论全媒体时代媒介新闻生产的借力与聚力——基于公民新闻的视角[J].新闻传播,2012(11):10-12.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379-01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社会化媒体新闻
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从通道过剩走向品牌价值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湖北采花毛尖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研究
社会化媒体下的事件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