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依赖”现象
2016-02-28王晓芳
王晓芳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依赖”现象
王晓芳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智能手机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了“手机依赖”的不良现象。本文通过对“手机依赖”现象的定义,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分析人对手机产生依赖的个人心理原因以及社会原因,然后根据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理论,探究手机依赖对个体与社会产生的负效应,以期让人们对“手机依赖”现象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手机依赖”;使用与满足;负面功能理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创造了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信息和媒介生态环境。这样的环境赋予了个人利用网络的实践能力,继而影响了他们的决策、行为和日常生活。智能手机作为集短信、通话、网络聊天、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游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在加剧,“低头族”、“手机人”随处可见。
一、理解“手机依赖”
美国学者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提出的“媒介依赖”(MediaDependency)理论认为,“媒介是联系受众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实现他们的目标,而一个人越来越依赖媒介,媒介在这个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对其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下手机移动设备在数量上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媒介依赖表现为“手机控”,即“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是一种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它是由于受众将个人情感过多的寄托在手机上,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人在生理或心理上表现出不适应的一种病症。表现为在他的生活中手机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之一,永远处于网络中,如果手机无法连线网络、收不到信号或者出现其他问题而不能正常使用时就会心烦意乱。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无法离开手机,手机俨然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旦失去手机可能就会面临焦躁乃至崩溃的心理,手机这个“口袋中的大网络”已经内置到人们的精神中,人不能与其分离片刻。
二、“手机依赖”现象动因分析
受众的需求动机和目标是构成媒介依赖关系的重要原因。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对手机用户而言,使用手机的需求动机决定了用户对手机的主动选择行为。而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则受到使用手机后达到的满足程度的影响。受众对手机媒介产生依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信息急剧增长,碎片文化和碎片化时间出现
现在大众处于网络化的环境中,这样的生活环境非常考验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大数据时代汇聚了海量的信息。由少数大众传媒机构传播共同文化的历史已经过去,如今人们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逐渐形成碎片化的文化。加之当前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受众的个人时间不断被分割成碎片化,人们没有整段的时间来接触外界的信息,但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需求并没有减弱。智能手机小巧便于携带且多功能为一体的特点非常完美地契合了受众对接触信息的工具的需求,它也迅速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首选工具。个人大量的闲暇时间逐渐被智能手机占据,智能手机几乎成了工作和学习之外唯一的陪伴对象,为“手机依赖”准备了温床。
(二)情感依赖,寻求替代性满足
现在社会个人孤独感和情感焦虑问题突出,受众对手机的依赖主要体现在情感的替代性满足方面。手机媒介为现代人构筑了梦幻的拟态空间,迎合了其情感需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避风港。在个人手机中,空间是属于独立个人的,使受众有一种归属感,从中获得精神的放松和休息得到心灵的慰藉。同时,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和目的,通过手机App定制信息,其情感和信息需求通过手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最后因用户使用习惯对用户形成强有力的捆绑。
(三)避免成为“圈外人”,进行虚拟世界社交努力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交网络方式。互联网和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给当前社会带来了一个更大、更加多元的社交网络空间。一种新的移动沟通方式增加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它让那些关系并不十分紧密但是却又不得不连接在一起的人们之间保持一种“弱连带”的关系,如邻居、同事等。他们之间关系虽弱,但是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扩宽了他们的生活空间,也构成了他们广泛的网络朋友圈。手机使用者为了避免成为“圈外人”,而不得不关注朋友圈的变动。同时,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惊人的变化,人需要时刻上网关注朋友圈中其他人的进展以及实时更新自己的朋友圈,运用移动化的智能手机的频率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媒介终端,以便轻松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因此这种网络社交圈的束缚也是逐渐造成受众对手机依赖的原因之一。
三、“手机依赖”现象的负面影响
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在其合著的《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文中谈到媒介的四种负面功能,“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导致审美情绪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廉价占用人的自由与时间、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而丧失行动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依赖”正印证了这一结论。笔者从大众传播的这几种负面功能理论角度出发,对“手机依赖”现象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一)时间窃贼:大量占用人的自由时间
“手机依赖”主要出现在许多热衷电子媒介等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中。他们中的不少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占据或替代其以往的现实社交、信息获取的时间,并对手机媒介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手机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整体麻醉:满足于与手机媒介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手机依赖”带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负面影响就是对人的麻醉作用。对手机的沉迷如同在精神上吸食鸦片一般,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而丧失行动能力。手机所创造的拟态环境让人们沉溺其中,人们与社会现实生活只有间接的接触,他们只是收听和思考,仅限于纸上谈兵,代替了其真实的决断和行动,从积极地参与事件到仅消极地认识事件。例如,相较于现实行为,人们更愿意花时间利用微博与朋友进行互动,@好友、评论好友的最新状态、给好友发私信送生日祝福等。人们参与社会的方式已更多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参与行动的积极性。
(三)社会孤独:妨碍身心健康
手机相对于其他媒介来说私密性更强,手机更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人均拥有率更高。随着智能手机各类App的出现,手机不再仅仅作为电话或者电脑的助手了,而是开始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力,成为了独立的发展个体。为公众创造了更私密的个人空间。但是当人们长时间沉浸在手机为自己创造的满意的虚拟社区而逃避面对面交流时,让人容易养成孤独、自闭的性格,这样会造成个人的情感孤立与社会性孤独。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木讷寡言而在网络上异常活跃的“键盘侠”。长此以往,这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极为不利。
(四)思维僵化:丧失辨别力,顺从现状
手机依赖带来的另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思考能力的僵化和弱化。受众面对各类信息推送平台提供的时刻变动的海量信息,往往还来不及深刻思考某个信息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就陷入了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之中,对某个问题无法进行深度思考。此外,长时间的碎片化阅读使得人们失去持久的关注力和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对所有问题的讨论都是浅尝辄止、不做深究。
娱乐化和肤浅的快餐性信息大量充斥在人的脑海中,使手机使用者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被弱化,他们丧失了辨别力,只知道盲从现状,而不考虑其合理性。久而久之,其价值和行为的选择就只好从手机或者其他媒介中寻找依据,变成移动智能工具的牵线木偶。
(五)导致平庸:导致审美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
对于依赖手机的人来说,他们大多拒绝深刻思考问题,也懒于思考,热衷于消费即时、肤浅的快餐性的信息,不愿耗费过多个人精力在艰涩的内容上。久而久之,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自然也日趋下降。
四、结语
个体与媒介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关系。“手机依赖”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一种病态现象。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手机依赖”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摆正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态度,领悟手机是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存在的本质属性,提升人对手机媒介合理运用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利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左右。
参考文献:
[1] 李晶晶.E时代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探析——以传播心理学为视角[J].旅游纵览,2014(06):285-286.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181.
[3]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94-195.
[4] 冯菊香.“媒介依赖”的表现与特点[J].现代传播,2012 (10):22-26.
[5] 李·雷尼,巴里威尔曼.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M].杨伯溆,高崇,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11-12.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350-02
作者简介:王晓芳(1991—),女,河南安阳人,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