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016-02-28侯晓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互联网+

侯晓辉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2)



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侯晓辉

(肇庆学院,广东肇庆526062)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已然成为了最活跃的网络用户群体,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与日俱增。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媒介环境,如何提高大学生对媒体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本文试图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建言,为培养在“互联网+”时代里智慧生存的大学生献策。

关键词:媒介素养;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

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的概念是个舶来品。它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传媒素养”等。世界上关于媒介素养最早的研究起源于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合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提出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学校课堂。其他国家纷纷开始作为文化的卫道士来研究与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对媒介素养的研究。1992年,美国召开了首届“媒介素养全国领导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媒介素养的定义。这个定义一直被现代学者广泛沿用,即“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21世纪的一种教育取向,它为获得、分析、评价和创作各种形态的信息提供一个框架,媒介素养为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提供一种理解,也为民主社会中的公民提供其所必需的质询和自我表达的根本技能。媒介素养中心同时定义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五个关键问题和五个核心概念,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和接受。

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西方媒介素养的译介文章。2001~2003年间,媒介素养研究的重点: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成果并认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对媒介素养教育结合不同领域和对象的功能探讨开始多元扩散,开始研究适合中国本土的媒介素养教育。2004年对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被称为“媒介素养教育年”。这一年,我国第一家相关的学术网站“媒介素养研究”正式建立,同年10月8日,首届题为“信息社会中的媒介教育”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同年12月12日“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发表《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2004年3期出版《信息时代的传媒素养》专辑。“媒体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被列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2015年6月,我国相关部门呼吁广大网络受众要做“四有”好网民,即“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再一次将媒介素养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学者提出了“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网络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拥有的能力。”这一网络媒介素养的定义也是“互联网+”时代的迫切需要和时代选择。

三、我国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30年前年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发展一直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接近7亿,互联网普及率更是逼近50%。新媒体的运用一步步深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广大的大学生受众群体处在时代的最前端,他们有对新技术和新科技的敏感性,在这种“互联网+”时代里乐此不疲地运用多种新媒体获取信息,传播资讯。“互联网+”时代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传媒把关不严以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多重原因,网络信息逐渐呈现出真假难辨、水军炒作以及煽情刺激等特征。面对海量信息,让大学生如何理性选择、分析和评估,是我们高校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当下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由于国家层面的引导起步较晚,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加上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等原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1.大学生使用网络时间过长,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差。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学生群体在网民群体中的占比最高,约23.8%。而在比重最高的学生群体中,“39.85%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在面对不良信息(色情、暴力等)时,73.43%的大学生表示会由于好奇心等原因而浏览”。

2.大学生缺乏对网络媒介信息传播规律的认知。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接触的媒介素养教育很少,他们普遍缺乏对相应媒介传播规律的基本认知。普遍无法理解类似于“贩卖儿童一律判死刑”这样的营销策划事件的规律,盲目转发表态,成了事件策划发起者捕获的“猎物”。同时,大学生也缺乏理性分析的意识,在身边朋友纷纷刷屏的影响下,对该事件中的相关呼吁存在法律误区也疏于分析辨别,缺乏必要的思考和质疑,为该信息的快速传播推波助澜。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84%大学生在面对大众媒介的信息时,通常保持一种被动接受的心态,只有少数16%的大学生会有质疑和批判的意识。

3.大学生思维可塑性强,接受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大。大学生群体思维可塑性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受到媒介意识的影响。在论坛、贴吧等网络社区,很多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备受关注,往往给大学生留下了言论“自由”的错觉,他们有时更愿意相信这些小道消息,而不信任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大学生过多接触这些信息,会给价值观念带来负面的影响。

4.大学生在高校内难以接受到系统、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开展近20年,但是高校作为中国青年群体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却没有体现出高校对该领域教学该有的积极性和前瞻性。

(二)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

1.学校重视不足,面向对象局限。2006年中国大陆高校陆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目前中国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被设置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中,主要针对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课程类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并未列入专业必修课的范围。相较于国外的媒介素养课程,面向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社交媒体的高度发展,只要手持智能手机就可以发表言论。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对信息没有正确的解读能力,会造成负面信息、谣言的等级传播,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

2.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的媒介素养课程内容陈旧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内容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计划。讲解内容以传统媒体的媒介素养内容为主,新闻法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匮乏,更缺乏当代“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以及实践环节。

3.课程设置不平衡。据笔者走访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在开设了此门课程的高校中,此课程甚至不是必修课,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媒介素养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去重视的一种知识,在目前看来,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确实任重而道远。

4.授课方式和方法陈旧,缺乏新意。大部分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依然运用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实践互动,更无情景式教学等创新方式的出现,这就使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

四、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之我见

高校进行系统、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一)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顶层设计

凡事预则立,高校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确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是高校有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前提。无论是何种教育领域,教育都以塑造出一个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公民为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应该确立切实可行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准则。

(二)媒介素养课程设置创新

培养全体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因此,应该将全体大学生作为媒介素养课程的授课对象,将该课程列为全校的通识必修课程。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创新课堂内容。

(三)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的创新

虽然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但它适用于所有专业。主要包括媒介素养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两个部分。

1.基本知识的讲授。在讲授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时应结合大量案例,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分析媒体把关人发布信息产品的意图和目的,明确传递观点和影响受众反应的各种制作技巧。老师通过选案例讲解媒体做新闻的方式和技巧的形式,来验证和评价媒介陈述观点的质量,从而达到鉴别传播内容的目的。在对新媒体信息的理解上,需要让学生熟悉大众媒介工具,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工具来进行个人表达和交流以及如何达到宣传自我的目的,并获得相关的经验。

2.相关学科课程打通,将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融合。笔者认为,我国高校都应在教育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媒介素养的必修课,让全部学生都能享受到课程的成果。或者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现有的课程当中,如融入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业教育课等。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当中融入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中加入新闻资讯的选择、理解等方面的教学,既能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也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现在各高校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搭上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的快车,利用该课程日常的课堂教学,为大学生提供最实际的提高媒介素养能力的机会,提高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与利用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一门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在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上,应结合学生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对相关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信息形态和传播方式等的分析能力,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可以正确评价信息发布者的意图的评估能力,在传播者和受众两种身份中转换,负责任地参与媒介互动的参与能力。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创新性方法,除了讲授基本知识之外,将影视教学、新闻分析课、户外实地新闻制作等方式融合进来,确保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请进来”指的是可以邀请大众媒介的精英走进校园进行现场授课,这更能增加理论知识的实践性。

(四)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1.技能训练实战化。高校给学生打造技能训练的实战平台和仿真环境。所有实践练习的流程全部按照一线媒体的实战流程进行,经常邀请一线媒体的记者编辑进行现场点评,通过这种实战化的技能训练,可以让学生提前演练实战技巧,实现教堂与一线的无缝对接。

2.理论教学案例化。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强调我们要以更为生动活泼的方式去进行教授。我们在教学前期收集了大量生动的新闻素材、新闻实践案例,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新闻采写教学案例库,为课堂教授奠定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围绕教学案例展开,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案例,激发学生通过案例对媒介素养的体验与理解。

3.互动性教学常态化。新闻工作讲究合作性和团体性。我们将学生分小组,并按照教学进度,布置学生小组作业,每次讲课除课堂讲授外,让学生通过小组到讲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媒介素养的研究成果,学生讲解要提前制作课件,结合教材、图书和网上资源进行备课,这种备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而是一次深入的专题研究。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这种互动性的教学以课堂小组作业为核心,围绕专题强调学生间的讨论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4.课内课外教学同步化。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展,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种实践与教学的日常化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于新闻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师资队伍缺乏,部分现有教师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教学能力也跟不上相应的教学要求。因此,加速对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迫在眉睫。一支高质量的媒介素养教师教育队伍是顺利开展教育的关键。只有提升教师的能力,才能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如何做新闻信息的主人而非奴隶,如何将信息为我所用而非随波逐流,确实需要有良好的引导,这是摆在我们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面前的紧迫任务。而加强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对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化进行考量,一步步推进课程建设,以达到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认知媒体、分析信息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培.美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4(9):24-26.

[2]汤莉萍,殷俊.未成年人与网络素养教育——兼论媒介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J].声屏世界,2005(2):33-3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315-02

作者简介:侯晓辉(1980—),女,山东青州人,硕士研究生,肇庆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互联网+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