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的当代内涵和意义
——基于影像素养视角

2016-02-28叶思诗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经验文化生态

叶思诗

(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重庆 400030)



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的当代内涵和意义
——基于影像素养视角

叶思诗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重庆400030)

编者按: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极大地重塑了我们的媒介环境,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不仅使媒介种类和数量呈几何级增长,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介的占有、使用和传播等诸多方面。公众与媒介更紧密、更频繁地联系在一起,媒介素养日益成为公众的必备修养。什么是公众媒介素养?用什么方式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当前公众媒介素养提升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本期专题围绕这些疑惑,从不同主体、不同侧面进行探讨,希望引发业界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影像素养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影像拍摄与制作能力、影像表达意识与能力以及影像鉴赏与批判能力。在影像媒介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媒介素养提升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媒介素养提升能够拓展公众影像认识、增强公众影像责任,推动中国经验的影像传播、探索影像传播的中国经验,平衡影视文化生态、树立影像经典意识。

关键词:影像素养;文化生态;经典意识;中国经验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3sksza01)和2015年重庆大学党建研究项目(0002001304901/081)的研究成果

“媒介素养”是近年进入公众视野的热词,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制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影像素养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影像拍摄与制作能力、影像表达意识与能力以及影像鉴赏与批判能力。新媒体时代影像媒介日趋多样化,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影像从人们单纯的生活内容变为生活方式,在文化格局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如何在影像媒介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媒介素养提升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媒介素养提升不仅是现代人素质完善的必选项,还能为深层次解决当下文化发展的诸多问题提供答案。

一、拓展公众影像认识、增强公众媒介责任

影像媒介由于受到操作性和获得性的局限,长期为专业机构和人员垄断。电视台和各种影视制作机构成为影像生产的代名词。媒介的垄断性带来了影像社会功能的垄断性。公众只是作为影像传播的被动接受者。新闻影像、纪录片等对社会进行监督、记录和思考的影视手段也往往被认为是大众传播机构专利。随着20世纪90年代公众意识的逐步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小型平民纪录片开始出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打造行进中的影像中国”口号背后是对公众视角以及影像介入现实的努力与焦灼。但从传播过程来看,传播者本身并未改变,这些调整仍然由专业化的大众传播机构作出。自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才真正触动了传统的传媒格局,传播者本身开始改变。公众因为拥有了便捷的影像拍摄制作工具而在被动接受者之上叠加了主动传播者的身份。在人人拥有媒介话语权的时代,如何合理使用话语权成为关注焦点。

(一)拓展公众影像认识,积极关注社会发展

公众影像认识的拓展不是一个独立命题,与公民意识建设息息相关。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之下,没有经过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长达几个世纪的民主思想洗礼,也没有发生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既独立于政治权利又独立于家庭私人事务的公共性空间没有自发在中国历史上出现。我国公众对于伴随着公共空间而来的“公民意识”感到陌生。而公民意识却是和法治意识一样是我们国家走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需求。公民意识包括对政府权力的认同和监督,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和积极参与。影像是当下视觉时代的有效发言手段,影像媒介已经为公众普遍拥有的今天,公众理应跳出一己之天地,改变认为新闻影像、纪录片只是大众传播机构专利,公众拍摄新闻影像和纪录片只能取材自身生活片段、自我消费等传统看法。充分发挥公民主体意识,充分激活已有的媒介话语权,用影像去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时代、人群的观察与思考,用影像参与推动社会发展。

(二)增强公众媒介责任、净化影像传播环境

网络是一个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人们受表达的欲望驱使行使着表达的权利。贴吧、论坛、微博、微信已经不能满足仅被文字把持,各式各样的影像充斥在屏幕上。但有效信息和良性信息并非总是成正比上升,影像信息里五味杂陈,裹挟着不少无聊低级和虚假的内容,“有图未必有真相”。增强公众影像责任包括利用影像进行传播的意识和能力、辨识揭露虚假影像的能力和意识、拒绝猎奇玩笑的影像理性。

负责任的影像包括可靠、准确和真实三个维度。可靠指影像来源可信;准确指符合影像自身语法规则;真实指集中反映本质的典型。无论是作为传播者还是接受者,以传播负责任影像的意识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影像传播行为,自媒体与大众媒体应携手合作,探索和发现不良虚假影像,建立过滤反馈联动机制,减低不良虚假影像对传播环境的毒害,净化影像传播环境。

二、推动中国经验的影像传播、探索影像传播的中国经验

“文化走出去”已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而精彩的中国对于树立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提升国际文化地位,消除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的陌生感与误读至关重要。影像产品是文化输出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直观鲜活地反映现在的中国。

(一)推动中国经验的影像传播

中国经验应该有两个组成部分,即历史经验和当代经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中国历史经验的识别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甚至不少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中国经验的唯一代表,中国当代经验传播力缺失是目前面临的巨大困境。历史题材、古装武侠仍然是我国影像产品国际输出主力。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道具、动作妆容等视觉奇观是吸引海外观众的主要原因。中国当代经验辨识优势在哪里,一批在国内取得不俗票房的现代题材影视剧在海外市场遭遇冷遇。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故意迎合国际市场,但冷静地看,真正能聚焦现实问题、具有鲜明影像表述方式、能得到国人认可的影像作品非常罕见,更奢谈形成民族影像品牌了。在国产电影票房一路走高的背后也难掩不良营销、市场保护、赢利占比低下、高票房低口碑等诸多隐忧。

在古典视觉奇观之外,什么能成为中国当代经验的核心影像元素?尽管在世界交流融合加深,生产和消费内容及方式趋同的背景下提炼国家当代经验特色绝非易事,但确是悖论式必需。美国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分类系统、叙事方式和镜头方式。商业利益和模式化生产成就而非阻碍美国价值观的世界输出。在世界影像市场的角逐中,意大利、法国、伊朗、印度等国家虽然市场占有率不高,但是无论是影像风格还是题材内容,都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我国取材于当代经验的影视剧,特别是电影也不乏单片赢利,但没有锻造出成功类型而持续赢利,而类型的成功才能成为国家民族特色的栖居地。中国的当代经验本身是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传承独特、现行政治体制独特、现代化进程独特、个体境遇及社会文化问题同样独特。中国当代经验传播也不能自说自话,而是演绎人类共同母题、价值情感、人性困境在中国的回响。中国当代经验的影像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公众群策群力。从国家层面上看应该在各级各类影像作品评选之外探索更多能够吸引公众参与影像表达的途径,诸如构建分类片源库等。激发公众影像创作和表现的热情,丰富将现实影像化、故事化的手段,让电影“众筹”从下游回溯至上游,用“众智”丰富“众筹”。

(二)探索影像传播的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角逐国际电影节奖项是我国影像作品国际传播的主要方式,而斩获奖项更多是荣誉输出而非市场输出,早期的《黄土地》《红高粱》,近年《图雅的婚事》《团圆》等电影仅是名字和名气为国际国内观众熟知,境内外都没有产生真正的市场效应。政府行为推动的境外中国文化周也是我国影像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作品数量、展映时间、观影范围的局限制约了最终的传播效力。近年来我国影像作品开始以并购、合作等方式通过国外发行网络真正进入国际影像交易市场,并且搭载互联网营销手段大大拓展了我国影像作品的传播宽度。但是目前面临的突出现实是国际观众对中国影像作品固有的偏隘喜好和文化陌生感影响接受宽度和深度。同时就整个国际市场分布看,我国影像作品在华语国家市场份额远大于欧美国家市场份额。

真正让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观众理解和接受中国影像作品,提升彼此间文化熟悉程度异常重要,因此应该倡导政府主导下的民间多层次文化交流常态化,把民间影像交流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在世界一体化加深的当下,人类本来面临许多共同问题,也需要增进了解,真实感性的生活记录是拉近文化距离的最好方式,而记录表现中国人当下丰富的生活情感状态,普通公众最有发言权,提升公众影像素养才能更好履行地这一权利。

三、平衡影视文化生态、树立影像经典意识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外全球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但是在票房高歌凯进的背后,电影文化生态结构性失衡不容小觑。从院线的放映类型来看,无论国产还是进口影片几乎都被商业影片垄断,在二、三线城市院线尤其突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艺术化的商业电影或者难以进入院线或者鲜有问津。撇开制作水准低劣的作品,无论国产还是进口影片,每年进入世界A类电影节提名的影片,在业界也获得推崇的“五个一”工程获奖影片都难以现身院线。即使进口商业电影也被科幻、动作等少数大制作类型把持,远未达到多元化。各个影院放映内容和时间安排高度同质化,院线消费方式也很单一,主要依靠短则几天长则个把月的有限档期,这必然倒逼电影营销和宣传,使后者在整个电影流程中地位不合理膨胀,积极促成“一哄而上”,冲动消费成为必然目的,话题造势、包装卖点、营销奇招等让影视文化生态的不理性加剧。客观上,电影制作观念、水平和发行放映渠道及体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影视文化生态平衡发展,但是公众影像素养水平是更深层制约因素。公众影像素养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影视文化发展生态。

电影票房在不断刷新纪录,但是电影创作和市场空间的开拓都受制于公众影像素养水平。电影观看远没有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更遑论影像素养中的鉴赏力在人群中的提升。良性平衡发展的电影生态建立在电影观看成为习惯,人们影像素养普遍提升,能够根据开阔眼界与良好品位主动观看电影的基础上。当下电影的主流消费人群仅是城市中的青年人群,有限的人群对电影的喜好又普遍集中在感性层次,大明星、大场面、精致场景带来的视觉体验;轻松搞笑、紧张刺激带来的情绪体验;卖点制造、话题营销带来的心理猎奇体验;被营销策反的感性冲动。许多风格独特、富有艺术或思想探索精神的影片因为需要更多诉诸理性经验而遭受冷遇。不少制作精良的传统主旋律题材影片甚至止步在标签状态,受众选择不去了解,更何况观看。

树立影像经典意识,以经典普及带动影像知识积累。影像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影像知识积累密不可分的影像鉴赏和批判能力。影像世界与传统文学世界一样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个有机联系整体,有自身的发展历史、传承脉络、经典作品、理论范畴、评价体系,与文学一样,其功能不仅是消遣,也有教育、净化等,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社会文化不断对话、撞击构成复杂的投射关系。影像世界中的经典作品生动体现时代影像发展水平和趣味,是阐释和形成理论的重要根据,应在公众中加强对影像经典的认知和鉴赏并以之为起点有效带动公众影像知识的普及和深化。影像鉴赏相关课程作为普及影像知识的有力手段,应该成为社会必修课首先进入中小学和大学课堂。在大学里形成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推进影像素养从相关专业的特殊素养向基本文化素养转变。中小学和大学群体成长于影像环境中,对影像天生熟悉敏感、可塑性强,也是影像鉴赏和创作的积极参与者。培养青少年人群是最终培养整个社会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裴志玲,张传香.政府的媒介素养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J].学习与探索,2012(6):53-55.

[2] 吕凌靖.手机公众媒介素养培养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0:24-34.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55-342.

[4] 匡文波.新媒体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35-155.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004-02

作者简介:叶思诗(1981—),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美学博士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中国经验文化生态
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机理与中国经验
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机理与中国经验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社会化途径研究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G20领导人纷纷表示学习“中国经验”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论赛珍珠小说的“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