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

2016-02-28李晓春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业选题

李晓春

(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 成都 610000)

探讨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

李晓春

(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 成都 610000)

民族出版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民族出版业当前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发展压力。本文结合民族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民族出版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就其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促进民族出版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民族出版业;困境;必要性;困境;对策

民族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出版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因其特有的公益属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民族出版单位虽奋力拼搏,仍处境艰难。2007年,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的扶持力度的通知》(中宣发〔2007〕14号),对民族文字出版的性质、功能、定位等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各有关省区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一、发展民族出版业的重要性

(一)活跃我国文化产业的必然途径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自信”后,又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其背后的含义不仅仅是发展我国当代的汉文化,更包括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跃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不应当作为口头上务虚的语言,而应当落到实处,其中一个必然途径,就是发展民族出版业,不断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促进民族和谐共处的需要

一个民族,若没有了文化,则没有了生存的根基,就会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忘却自身的独特性。当前,图书仍然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和谐共处的重要渠道。通过民族图书的出版,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风貌习俗,不同民族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更为和谐和友善。

二、民族出版业面临的困境

(一)民族出版业改革困难重重

民族出版业有着不可替代的政治职能和文化职能,使得其在进行改革时,面临着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出版单位基于种种原因,单位性质较为模糊,在进行改革时,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此外,民族出版业的经济效益往往较低,许多民族出版单位面临着连年亏损的残酷现实。从这个层面来看,资金链的短缺、经济效益的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其改革推进的步伐。

(二)读者的数量较少

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读者,拥有大量的读者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民族出版作品基于其文字和语言的特殊性,使得本民族的人们只购买本民族文字的出版作品,读者群体小,使得出版作品的销售量有限,影响出版业的发展。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我国民族交往的进一步紧密,汉语普及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逐渐被汉语取代,真正了解本民族独特语言文字的人逐渐减少,新一代的少数民族人民往往更为熟悉地使用汉语,因此其购买民族文字作品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

民族文字图书因读者少、印数少,印刷成本高,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低,导致很多具有较高出版价值的选题不得不放弃出版。

三、民族出版业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机构应加大对民族出版的支持力度

民族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的支持包括政策、资金等多个方面。

从政策上看,国家现已针对民族出版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现有政策仍难以满足民族出版业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发展需要。因此,国家仍应明确民族出版单位的改革制度,对民族出版单位的改革给予政策支持,帮助民族出版单位顺利推进改革。

从财政资金支持上看,民族出版业要进一步发展,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出版专项资金目前仍然是民族出版业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应继续加大对民族出版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二)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壮大民族出版实力

由于民族出版单位当前尚未实现全方面改革,要实现大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转变自身经营管理方式做起。民族出版业当前的管理方式仍是遵循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需要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使民族出版业的产业链延伸,创新盈利方式,扩大盈利渠道,壮大发展实力。以通过产业链延伸创造的经济效益来支撑和发展民族出版业。

(三)提高民族出版质量,打造民族出版品牌

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读者喜爱的产品,因而民族出版单位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打造民族出版品牌。作为民族出版单位的编辑,要充分了解民族文化,遵循民族出版规律,把握民族大众的消费需求,找准民族出版市场的痛点。同时,民族出版单位要勇于担当,把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出版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不能为了改革,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身的公益属性。在提高出版质量方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因此,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力量汇聚到民族出版单位的发展壮大上来,确保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四)创新宣传方式,建立民文网络平台

[1] 刘新田.论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2(4):139-142.

[2] 李传胜.民族出版业发展对策问题探究[J].新闻传播,2014(6):91.

[3] 林晓华,郭发仔.民族出版业发展移动阅读的策略[J].现代出版,2016(1):46-48.

G230

A

1674-8883(2016)24-0268-01

业应当紧跟当前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完善

渠道,通过讲座、表演、征文等方式,向社会传递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彩内容,使得全社会都关注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与出彩之处。民文作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读者可选择免费试读、付费阅读的方式阅览。出版社通过阅读量、读者群、付费阅读量等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更实时、准确、低成本地分析潜在需求和趋势,预测图书选题出版的可行性,为选题论证提供第一手资料。所以,网络平台的搭建,将会有更多民文作者的优秀作品产生,民族出版单位也能发现更多、更优质的选题,并在选题论证中根据其数据分析,合理安排印数,减少库存。

四、结语

民族出版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的持续支持、出版单位的不懈努力,必将使民族出版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出版业、文化产业中发挥其特有的光芒。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业选题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中国最美的书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