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播合一
2016-02-28潘海燕
潘海燕
(平湖市林埭镇广播电视站,浙江 平湖 314202)
基层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播合一
潘海燕
(平湖市林埭镇广播电视站,浙江 平湖 314202)
采编工作是广播新闻节目生成的基础,同时也是营造新闻特色的前提。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的竞争和挑战,广大基层地区也需要积极推动广播新闻节目采编合一的发展;通过策划精彩的新闻主题,充分做好采访准备,打造生动的新闻现场,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改善广播新闻节目的风貌。
基层;广播;新闻;采编合一
一、前言
基层广播电台是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肩负着舆论引导与监督的使命。但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广大基层地区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新时期积极推进采编合一的发展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二、基层广播新闻节目采编工作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的新闻体系中,广播新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播新闻节目具有随时收听、服务基层的优势,随着新时期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基层广播新闻节目也需要营造特色,增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新闻采编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采编是广播新闻节目生成的基础。在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过程中,采编是新闻信息获取和加工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新闻节目质量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基层城镇,受人力、物力、财力条件限制,广播新闻节目制作需要充分地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要能体现节目的影响力。采编工作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新闻节目所承载的把握舆论方向、宣传党性原则、树立正确价值观等功能都是通过采访、编辑生成的新闻信息展现出来,这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不可替代。另一方面,采编是营造广播新闻节目特色的前提。当前的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从而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例如,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海量性的特点,而广播新闻则主要依靠音频传播,且节目的时间相对固定、互动性不强。所以基层广播站点为凝聚竞争优势,就必须借助采编环节营造新闻特色,从而打造坚实的群众基础,赢得群众的认可。
三、基层广播新闻节目采编合一的需求
正是由于采编在广播新闻节目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新时期基层广播站点为适应竞争趋势,就必须积极推进采编合一的发展,切实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第一,增加广播新闻节目的内涵。当前基层广播电台在新闻采编工作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采编形式较为单一,直接影响了群众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关注程度。例如,基层广播站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传递书面式的新闻信息,这种节目形式的特点是理论性强,但是缺少对新闻现场的真实反馈,长期沿用传统的模式套路必然会削弱节目的影响力。而采编合一则更加强调对新闻现场的还原,其能够大量汇集生动的新闻信息,是广播新闻节目内涵得到充实的有效途径。
第二,落实“走转改”的政治任务。“走转改”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需求所在。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积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切实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到新闻节目中来。采编合一正是落实这一政治任务的必然选择,采编人员通过深入基层,深刻体察社会民生,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畅谈心声,恰当地融入正确的思想舆论,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满足广大群众的新闻诉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群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基层乡镇群众的新闻诉求也在发生变化。群众希望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前沿动态与民生信息,鲜活的现场采编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新闻诉求、推动基层城镇新闻传播工作的进步。采编合一的发展能够带给基层群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使群众在现场的采访声中收获相应的新闻资讯,增强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更好地实现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基层广播新闻节目采编合一的发展策略
新时期基层广播电台应当注意加强新闻主题的筛选和策划,做好充分的采编准备,打造生动的采编现场,并努力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广播新闻节目采编合一的发展。
第一,加强新闻主题的筛选和策划。广播新闻节目需要具备充分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才能提高节目的收听率,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进而发挥新闻媒体的领航作用。尽管信息时代新媒体层出不穷,但是在我国基层城镇,广播站始终是新闻传播的生力军,是基层新闻舆论引导的核心力量,而且具有收听方便、受众面广的优势。为转变新闻工作风貌,实现采访和编辑的有机统一,基层广播站需要做好新闻主题的筛选和策划工作。新闻主题是节目的灵魂所在,采编人员要善于寻找和挖掘有代表性的新闻热点,以新闻主题为指导汇聚丰富的思想素材,从而吸引群众的广泛关注,奠定优质新闻节目的基础。
第二,做好充分的采编准备。采编合一强调对新闻现场的有效把握,无论是采访环节还是新闻生成环节,都应聚焦新闻现场,所以前期的筹划准备是采编合一成功的保障。在新闻主题确立后,采编人员应当在采访前深入调研相关资料,熟悉当地情况,与被采访者取得联系,提前做好沟通交流,并向相关人员传达采编的基本流程,以便顺利地实现采编工作。此外,采编人员还应结合以往采访的经历,考虑到现场可能突发的各种情况,制定相关的处理预案。
第三,打造生动的采编现场。进入新闻采编现场,采编人员应当热情地与现场人员展开交谈,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可,进而使被采访者消除紧张情绪,一起参与新闻节目的商讨和分析,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在此基础上,采编人员要善于把握采访的进度,适时捕捉感人的场景,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运用动人的话语传递新闻主题蕴含的思想理念,将新闻的严肃性与采编合一的艺术性有机结合。
第四,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采编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只有能够在采访的同时对现场素材进行快速的把握和加工,才能形成有效的采编合一。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具备对新闻焦点的捕捉能力、现场的灵活应变能力、与被采访者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基层新闻采编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职业能力,将自身的业务素质释放到新闻采编工作当中,营造基层广播新闻节目的特色。
[1] 布日曼.总结做好基层广播新闻编辑的几点体会[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246.
[2] 于琼.谈谈如何利用新闻采编技巧体现广播新闻节目特色[J].新闻传播,2016(21):116-117.
G222.1
A
1674-8883(2016)24-0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