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党报时事版编辑
——以《黔东南日报》为例
2016-02-28杨玉婷
杨玉婷
(黔东南日报社,贵州 凯里 556000)
浅谈地方党报时事版编辑
——以《黔东南日报》为例
杨玉婷
(黔东南日报社,贵州 凯里 556000)
时事版往往因为版式陈旧、缺少变化或者标题冗长、文章篇幅大、图片运用不够灵活而饱受诟病。怎样既能很好地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际焦点、热点,又能轻松地抓住读者?笔者认为,编辑好时事版面要从选稿、标题制作、版面语言运用、策划意识、专题化聚焦新闻事件五个方面加强。
地方党报;时事版;编辑
时事版往往因为版式陈旧、缺少变化或者标题冗长、文章篇幅大、图片运用不够灵活而饱受诟病。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谈论时事版面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观点千差万别,大抵有这么两个对立的观点,有的认为,时事版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现在是碎片化阅读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获取最新的信息。和其他媒体相比,报纸的信息量再大也大不过网站,信息传播速度再快也快不过手机。报纸由于生产流程的限制,第二天刊登出来的不是新闻是旧闻了,而如果再重复刊登一些零散、时效性过了的稿件,不仅没有竞争力,还会让读者阅读到这样的时事新闻犹如吃“剩饭”,适得其反。时事版可以让位于当地的热点或者是深度报道,以及广告。而笔者认为,时事版是一张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版不仅要办,而且要办精、办活。灵动活泼的时事版面将是报纸的一大卖点,会吸引不少受众。下面笔者就以《黔东南日报》时事版面编辑为例,从“选稿、标题制作、版面语言运用、策划、专题化”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选稿注重政治性、贴近性、服务性
每天面对新华社播发的一百二三十条的文字稿件和少则四五百张多则上千张的图片稿,时事编辑既欣喜又忧心。如何选,选什么?《黔东南日报》依托新华通讯社供稿平台,在选稿、用稿上立足“权威、及时、影响、深度、有用”原则,要求编辑站在读者的角度精心选稿,及时选编国内国际大事、要事和贴近贵州乃至黔东南的时政要闻,尤其要选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消息。例如,2016年8月8日刊发的《国务院发布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政策》,2016年8月25日刊发的《报销就高不就低 用药就宽不就窄——城乡医保制度整合惠及参保群众》,2016年10月12日刊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2016年10月28日刊发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等这些政策、方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社会发展乃至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受众必然会关注这些信息。稿件的刊出,满足了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
又如,2016年8月24日《黔东南日报》时事版刊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 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一稿件,很有指导性。贵州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而黔东南州的两大优势是生态和文化。这样的新闻在地理、心理和利益方面和我们非常接近,该稿件刊发后,引起了本地读者的高度关注。
二、标题制作要独具匠心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张报纸,吸引读者的首先是标题;一张报纸,有没有水平、够不够上档次,首先也是看标题。当下,阅读正趋向碎片化的浅阅读,很少有读 者能将一篇文章通篇读完,能有部分读者认真读完你的标题就是很大的胜利,如果通过标题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则是编辑最大的成功。
2013年4月13日,时事版刊发的新闻,朝:美“危”——(主)“箭在弦上”只需一按就可发射——(副)美:朝“险”——(主)已完全准备好应对新一轮紧张局势——(副)两条标题并列头条,黑底白字,从形式上表达了“硬碰硬”“以超强硬对付强硬”的观点,令人回味。语言简练、老道、利索,没有一丝多余的成分,阳刚大气得以彰显。相互间既独立又关联,“你”说“我”危在旦夕,“我”说“你”险象环生,犹如小市民争吵对骂、相互指责,实际上双方都处于危险的境地,由此揭示了半岛危机是由双方造成的本质 。“险”和“鲜”同音,暗含朝鲜“险”的意思,让人展开联想,扩大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三、版面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版面设计尤为重要。地方党报时事版的新闻来自新华社,如果每天版式呆板、重复,会给读者造成味同嚼蜡的感觉。
编辑时事版要讲究编排艺术,将版面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能使静态的文字内容充满动感和阅读趣味,从而打动读者。例如,2015年6月27日《黔东南日报》时事版,主要版块为《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审五大看点解析》这一条稿件,通过运用对话框、放大镜等元素凸显该条新闻。此外,还运用了深蓝色、浅蓝色相间的色块将该条新闻的各个小部分:校车、客车超员超速以危险驾驶罪论处;为恐怖活 动培训出钱、出力均系犯罪;对收买被拐卖儿童拟不免除刑罚;“医闹”如情节严重则将入刑等内容区分开来,章节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右边用一栏的位置刊载了6条短讯,稿件长短搭配,使版面呈现出层次和形象的变幻,做到了简明扼要、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达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图片在美化版面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图片也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黔东南日报》2014年1月4日马年纪事(国内)新闻版,整版集纳了1978年、1990年、2002年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文字极其简练。编辑大胆打破常规,运用灵活多样的图片处理形式,在版面的中心位置则选用了6张具有代表意义的图片组成了“4”的图案。在版面的右下角为“2014我们期待”等字样以及适当的留白。这样的留白和文字“我们期待”相吻合,很切题。整版图片、文字、插图、留白运用得当,搭配巧妙,版面变得灵动鲜活。
四、策划意识不可或缺
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形势下,要搞好时事报
道,需要加强策划。周密的策划,会让时事版面更出彩。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上午,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当天下午,黔东南日报社的总编根据这一要闻确立选题,除了正常的时事版,决定占用广告版,并将它开辟为体育专版来报道奥运会中国队在女排、羽毛球、跳水等多个项目夺冠的大事、喜事,要求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精心组织。2016年8月22日,《黔东南日报》体育专版,综合运用消息、评论、图片、图表等手段,以中国女排里约夺冠作为主打版块,整版报道奥运会中国队的战绩、战况,多层次、多侧面展示新 闻事件,内容厚重全面,突出了重大时事报道的宣传效 果,赢得了读者的好评。
五、专题化聚焦新闻事件
如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逐渐向外扩展。对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报道,是办好时事版、满足读者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深度稿件,报纸就没有吸引力,也就无法抓住读者的“眼球”,这在无形中削弱了报纸的竞争力。《黔东南日报》给时事版作了定位:在总体风格上向“聚焦、关注”与专题报道方面进行转变,以特刊的形式来推动深度视点报道。
例如,2010年4月16日《黔东南日报》时事版,编辑就选编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这一突发灾难事件,用《我们的心紧密相连 各地各部门各界紧急驰援玉树灾区》作为主标题,将灾情动态、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深入重灾区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救援情况、遇难人数等几个方面的文字内容和几名儿童露天休息、消防官兵迅速集结赶赴灾区、官兵将救灾物资搬上飞机、武警战士和医护人员抢救伤员的图片进行整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尽可能全面地让读者了解灾区灾情,比起单纯地报道一条重要新闻更具冲击力。
又如,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对此,新华社播发了包括消息、评论员文章、相关故事、新闻分析等不同类型的稿件,《黔东南日报》的编辑决定把除了广告、转版文章以外的有限版面全部刊发这一事件,做成专题报道,选取了《让宪法精神在我们心中成长— —写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之际》这篇稿件,从背景、立法、意义三个方面对首个宪法日进行了解读,并配发了与天安门城楼、国徽以及(华表)石柱等相关元素,简单明了、威严庄重、大气美观,该版面在第27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评选中荣获好版面奖。
[1] 吴华兵.浅谈地方党报时事版编辑[J].新闻世界,2015(8):63-64.
[2] 陈映午.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J].新闻前哨,2015(2):31-32.
[3] 赵巍巍.纸媒时事新闻如何突“网”而生[J].中国地市报人,2016(6):66-67.
G213
A
1674-8883(2016)24-0221-01
杨玉婷(1985—),女,贵州凯里人,初级职称,主要负责报纸时事版面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