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电视摄像记者的编导意识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电视策略

胡 波

(浙江电视台 教育科技频道,浙江 杭州 310000)



探析电视摄像记者的编导意识

胡波

(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电视摄像记者作为电视节目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石,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整体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视摄影记者具备编导意识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编导意识的特点,在本文的最后,笔者介绍了如何加强电视摄像记者的编导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电视;摄像记者;节目创作;编导意识;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且影响巨大。电视新闻是一门比较正式官方的视听艺术表达形式,是新闻部门向大众宣传社会形象、社会事件的工具,并以此赢得大家的好感而获得收视率的传播信息的媒体。一条完好的电视新闻,能有效合理地将良好的摄影技术与探究专题片主体的编辑意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是摄影创作意识与编辑意识等各个工作在灵感和空间上相互碰撞、相互结合的结果。

一、电视摄影记者具备编导意识的必要性

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的灵魂,统筹整个电视节目的规划,实现对各个细节的控制和监控。在电视节目中,摄像师要树立编导意识,拥有一种统筹全局、兼顾细节、展现个性、考虑写作的创作理念,事实上就是要求摄像师要站在编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具体的设置过程中,摄像师应更好地选取摄像角度,利用较好的摄影技术,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摄像素材,为今后的电视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树立编导意识,是保证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前提。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影像艺术,是电视节目的重要构成元素。摄像作为电视节目构成的基础,树立编导意识,有助于摄像师更准确地把握摄像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摄像的录取工作,为今后的制作提供更好的素材。同时,强化编导意识,可以节约电视节目的成本。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纪实性拍摄,某些事件、场景无法不拍,如果发生漏拍,或没有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就会给电视节目带来损失。善于挖掘新闻事件中的深刻内涵,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观众的心理,通过摄影记者编导精细的设计,吸引观众的关注,从而提高收视率。

二、编导意识的特点分析

(一)全局性

电视节目创作是一项集多种要素、环节为一体的,复杂而系统的创作工程。从具体的细节来看,包括对摄像的选用,摄像的位置安排等。从节目要素来看,包括造型艺术、摄像取景等。大致包含前期准备、实际拍摄、后期编辑这几个部分。编导要对此进行统筹安排、全方位的掌控。摄像师也要树立这样的意识,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

(二)创新性

创新是艺术前进的动力,电视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方式,需要打破传统,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才保证竞争力。所以,创新意识是编导必不可少的意识。

通过新的视角去发现生活,在生活中提炼要素,并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创作,这是编导们需要努力的创新方向。摄像师也需要沿用这些方法,去改进和钻研,不断探索和尝试,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强化创造力,让摄像艺术更具感染力。注意培养创新思维,只有具有发达的创新思维,才能让摄像艺术更具感染力,才能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协调性

电视创作艺术作为一门复杂、系统的工程,编导要考虑到电视节目编排的方方面面。摄像师要有一定的编导意识,从全局定位自己的工作和创作,明确电视艺术工作的位置,加强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协调,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让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井然有序、规范流畅,最终完成电视节目的创作。

三、如何加强电视摄像记者的编导意识

(一)树立参与意识

在电视摄像记者的工作中,要想贯彻编导意识,就需要在前期的策划中体现参与意识,像编导一样,深入了解拍摄的内容,并对此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计划,从拍摄的重点、手法入手,并准备备选方案,向节目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在拍摄的过程中,电视摄像要面对的场景,通常带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被拍摄的对象所作出的动作有着不可测性,前期的策划会随着现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有时候,甚至都来不及调整,这就需要摄像记者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摄像工作顺利进行。电视摄像如果没有充分的编导意识,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机器来使用,就无法做到随机应变,无法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摄像记者应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多层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对于新闻现场、新闻背景、新闻内涵的分析研究能力,不断对拍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最大程度地保障电视新闻的质量。

(二)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电视节目创作作为一项团队工作,各个环节、工作人员都是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因此,电视摄像记者要注重团队意识,协调精神,熟悉各种拍摄场景,积极地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保证工作环境的融洽,与各个部门良好配合。另外,还要熟悉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了解画面语言,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要考虑后期剪辑的效果,所以在具体的拍摄时,要一组一组地进行拍摄,注意各个角度、拍摄手法的变化,确保拍摄质量,这样后期的剪辑工作才能得到保障。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视摄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电视摄像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摄像作为一项具有较强实践性质的工作,要想将这项工作的质量提上去,就要突破创新,勤于动脑、动手,在工作中学习,将各种经验融入工作当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与其他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有默契、有质量的拍摄。

参考文献:

[1] 李军.给摄像机装上“第三只眼”——兼论电视摄像师的编导意识[J].声屏世界,2011(10):39-40.

[2] 乌云达来.浅谈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电视新闻编排之间的关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9):183.

[3] 寇文明.浅谈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电视新闻编排的关系[J].新闻传播,2015(03):101+103.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54-01

猜你喜欢

电视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