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培养新闻记者采访技巧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新闻记者对象

刘 欣

(南昌广播电视台,江西 南昌 33 0000)

浅析培养新闻记者采访技巧

刘 欣

(南昌广播电视台,江西 南昌 33 0000)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掌握相应的采访技巧日益重要。通常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期准备工作、采访中的提问方式、采访后做好相应的记录等。新闻记者只有使用好采访技巧,才能获得富有价值、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采访任务。为此,要求每一名新闻记者注重新闻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恰到好处地运用采访技巧来解决新闻采访中的矛盾问题,以保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为新闻事业乃至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培养;采访技巧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采集新闻材料、访问采访对象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是要去发现问题、挖掘线索、呈现事实,从而实现有效传播。新闻采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专业性,需要记者突出自身特点,与团队密切配合,能体现作为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同时,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至关重要,新闻采访是保证新闻真实有效的关键环节,掌握采访技巧能够让采访对象又好又快地进入角色,记者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要巧妙地运用采访技巧,搜集和整理相关新闻素材和事实,引导采访对象适应并进入角色;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身采访水平,努力挖掘事实、不断拓展业务,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新闻采访工作。

一、导致采访失败的常见问题

新闻采访环环相扣、有机统一,新闻采访你问我答、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要与采访对象真诚地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信息、深入挖掘素材,才能出色、圆满地完成工作和任务。

当前,少数新闻记者由于准备不足、经验不够、盲目行动、随波逐流、素养不高等,与采访对象缺乏真诚沟通,也没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提问,造成采访主题与实际不符、双方陷入矛盾尴尬、歪曲了客观事实等不良后果,导致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荡然无存。同时,少数记者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开展采访,其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对现实状况估计不足,遇问题就马虎了事;把“道听途说”当成事实,把“闭门造车”当成采写,根本没有核对事实、多方求证、询问了解等,从而无法全面掌握信息的事实、了解新闻真相,致使新闻采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这种做法势必会阻碍新闻工作,给新闻事业造成损失,无法保障新闻真实性、时效性。

因此,要求新闻记者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避免采访前准备不足、采访中缺乏沟通、采访后马虎了事等问题,并准确地撰写稿件、迅速传递信息。

二、新闻采访技巧的培养

(一)方向目的明确,方案步骤周全

新闻记者采访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盲目实施,可能会“一无所获”。因此,采访的目的要明确,采访的方案要详细,采访的步骤要周全,以保证采访顺利进行。

新闻记者应积极做好准备,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虚心请教前辈同事等方式,全面查找采访对象的背景及资料,进行甄别和挑选,列好采访提纲来规划和统筹事实内容、采访流程,使接下来的采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尤其是要准备好有深度、有意义的问题,尽可能地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掌握事实和动态,这是新闻记者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技巧。另一方面,新闻采访环环相连、层层相扣,只有经过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才能保证新闻采访顺利完成。新闻记者要遵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基本政策,在坚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坚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学习,理顺采访思路、搜集线索素材、保证采访的平稳可控等;适时灵活地选用的信息和动态,避免出现新闻采访主题偏差以及重大差错,从而有效传递新闻信息、广泛传播社会“正能量”。由此可见,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何等重要。

(二)掌握提问技巧,善于倾听观察

提问,是记者采访时使用最多的技巧之一,也是新闻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采访中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提问技巧,循序渐进地对采访对象加以引导,巧妙地设置问题,做好前期铺垫,让被采访者能够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让采访活动变得有计划、有步骤、有意义。如果提问技巧运用不当,则容易激化矛盾、引发冲突,导致正常采访无法进行,从而成为新闻工作的“绊脚石”。因此,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警醒,适时提出问题、掌握被采访者的心态,一旦出现拒绝回答等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打破僵局、化解尴尬,将采访引回轨道,从而保持良性的互动沟通,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

同时,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倾听对象的诉求,观察对象的反应。一方面,倾听诉求能够帮助记者找到被采访对象的“软肋”和闪光点,找出事件和线索的真相,以便随时调整采访技巧,更好地完成采访工作。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除了倾听,还要用眼睛看,要观察对象的情感反应和现场的细微变化;更要了解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把握当事人细微情感变化,从而采集更为丰富的场景素材。

(三)做到多管齐下,准备有效记录

做好相应的记录,是整个新闻采访工作的关键。新闻记者对采访中的事实要核查、情况要问询、问题要澄清,如果不能客观、完整地记录,所有采访工作就无从谈起。记者采写的记录方式包括脑记、笔记、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而录音、录像是最普遍的。

在采访过程中,记录工作是新闻记者积累资料的重要手段。记者的记录工作不能影响正常的访谈,其必须讲究适当的方法,把握记录的准确性,能够及时、有效地记录新闻事实和采访信息,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遗漏采访的要点。因此,记者要合理、巧妙地运用记录技巧,将脑强记、笔速记、录音像等方式有机结合,保证采访重点和关键信息不出偏差、避免纰漏,从而不断提升记者的采访业务水平,切实增强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工作的正面力量及社会影响力。

三、结语

新闻记者肩负着推动新闻事业腾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新闻采写业务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要学会运用一定的采访技巧,让新闻稿件更加生动活泼,让新闻事实得到更好的体现,让语言文字能够通俗易懂,从而为新时期新闻事业的日益蓬勃添砖加瓦,为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1-313.

[2] 高国营.网络新闻编辑业务的辩证法[J].新闻记者,2009(10):36-39.

[3] 张志刚.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J].大观周刊,2012,10(50):85-86.

G214.2

A

1674-8883(2016)22-0257-01

刘欣(1977—),女,江西南昌人,学士,记者(中级职称),南昌广播电视台广播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新闻记者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