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新闻评论的可读性

2016-02-28崔锦枫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可读性受众

崔锦枫

(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三.28班,河南 许昌 461200)

浅析如何提高新闻评论的可读性

崔锦枫

(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三.28班,河南 许昌 461200)

无论什么样的新闻信息,人们首先关注的就是新闻的内容是否新颖、观点是否独特、是否与自己相关。对于新闻评论来说,要想更好地吸引受众,首先要具有创新性,提高新闻评论的可读性。现代新闻体系包括新闻与新闻评论两大文体。新闻评论,是一种对当前热门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提出看法、见解以及评议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可以是报刊、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发出的事实评价,主要是基于新闻事实或社会价值规范发出的意见或评论。相比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具有更加明显的个人情感色彩。

提高;新闻评论;可读性

一、新闻评论应具备的特征

(一)具备真实性

新闻评论与文学创作不同,文学创作更加注重作品的戏剧性和转折性,而新闻评论要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注重作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说理性。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新闻评论都需要以事实为基础展开评论写作,虽然新闻评论体现的是评论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也必须实事求是,杜绝虚假新闻的传播。作为新闻媒体人应当遵守职业操守,为观众准确、真实地报道新闻,向观众展示事件的真相。

(二)具备社会责任感

新闻评论除了具有媒体传播与舆论引导功能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对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切实地关注着老百姓的心声与利益。所以,新闻评论人应具有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责任感。然而就当前新闻评论的现状来看,仍存在将各种新闻评论套以“民主、自由、人权、体制、制度”的外壳,来吸引读者注意的现象,还有一些新闻评论人并没有经过实际调查就信口开河,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感逐渐丧失。

(三)具备较强的思想性

新闻评论不管以哪种传播方式发表,无论篇幅大小,都需要具备思想性。可以说,新闻评论的意义就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由此向人们传达一种独特视角的、渗透着思想的、饱含着情怀的观点。新闻评论对人们的思想及社会舆论的影响极大,新闻评论也被称为“媒介的灵魂”。

二、新时期如何提高新闻评论的可读性

在当前网络媒体盛行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新闻事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那么,新闻评论如何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吸引读者的注意,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

一方面,新闻评论能否较好地吸引受众,受到社会变迁、内容新颖程度及受众自身感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闻评论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除了传达理性的评判外,也要蕴含丰富的情感及文采。

另一方面,新闻评论可以在评论的内容基础上创新表达的方式,有效地将内容外化为形式,用形式为内容服务。一般常用的评论表现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据事议理方法,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事实说话。二是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意见相悖的事例摆在一起对比分析,使评论分析更全面、深刻,观点更鲜明、更突出。三是论辩交锋的方法。这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三、新闻评论案例分析

例如,一篇新闻评论为《如何评价媒体人柴静》,该文章主要以网瘾少年那期作为主要分析内容。文章首先罗列了不同记者对该事件的态度:

第一,一个聪明的记者,他一定会了解节目播出之后公众的热议及舆论的偏向,他会以批判戒网中心的态度说一些大而无当的话:“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什么目的,戒网中心都不应以电击的方式去对待未成年人,更何况,这些网瘾少年只是一时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以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而不是患有精神疾病……”

第二,一个保守的记者,他会保持中立的态度,以局外人的身份做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评价:“虽然戒网中心是为了戒除孩子的网瘾而存在的,但治疗方法是不是合理妥当,还需要家长与院方进行深入的沟通,并作出调整,帮助孩子早日走出网瘾的阴霾……”

第三,一个优越感较强、自以为很理性的记者,他会站在道德高处对此事件下道德批判书:“电击治疗确实看起来很残忍,但我更希望看到网瘾少年就此走出深渊。无论如何,不顾父母的期待和社会责任,每天沉迷于网络,都是辜负自己生命的行为。”又或者以一种强烈反对的态度:“我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失去人性的炼狱,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痛苦无助的表情,我看到是家长们都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对孩子人格最基本的尊重。我看到的是院长借 治疗之名,对孩子进行法西斯式的迫害……”

笔者列出的这三种记者的不同态度,用巧妙的手法在新闻评论中设置了不同的对立面,这样论述就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之后就是重点内容:柴静的态度。柴静并没有以道德批判者的角度或模棱两可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反而是向家长提问“是否尊重孩子的人格”“家庭关系是否和谐”“是否因为太忙而不顾及孩子”等,向学生提问“是否在家庭中遭受过暴力”“是否认为自己孤独”“是否有过自杀的念头”等。该新闻评论的作者表示自己在看到柴静的这段话之前,一直处在对戒网瘾中心愤怒的状态中,而这段话使之恢复了冷静,开始向更深层次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批判、带有偏见地去看事情的全貌。在此时,读者的内心也不禁会引发深思,反思网瘾电击事件出现的真正原因。

这篇新闻评论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以对比、思想交锋的表现手法对事件进行评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不得不说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新闻评论。

四、结语

以新闻事实和社会价值规范为内容的新闻评论都属于大众媒体传播,对社会的舆论及人们的思想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新闻评论人要明确自身担负的责任与义务,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不能人云亦云,为了博眼球而失去客观公正性。

[1] 徐琼.写出新闻评论的气势来[J].应用写作,2015(08):27-30.

[2] 梁静.网络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困境与发展前景[J].新闻研究导刊,2016(20):105.

[3] 李智.论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J].西部学刊,2016(10):22-24.

[4] 李雪.如何处理和平衡新闻评论中的情感因素[J].新闻传播,2015(22):106.

G212.2

A

1674-8883(2016)22-0256-01

猜你喜欢

可读性受众
可读性
网络健康信息可读性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