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的研究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新闻记者法律法规

杨 丹

(漳州人民广播电台,福建 漳州 363000)

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的研究

杨 丹

(漳州人民广播电台,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很多新的传播媒介应运而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新闻记者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新闻记者要根据社会公众新闻需求的变化,明确自己在新闻工作中的定位,做好新闻的传播工作。

网络环境;新闻记者;角色定位

一、引言

在网络环境中,新闻记者要改变原有的定位方法,制定新的标准,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任何一位社会公众都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使新闻传播方式向多元化转变,但同时也让新闻传播缺少专业性。为此,新闻记者在找准定位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保证新闻传播的专业性。

二、网络环境对新闻记者定位的影响

(一)新闻记者的社会作用被削弱

新闻记者在发现新闻、搜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些突发情况,有时甚至会面临危险。首先,新闻记者可以在新闻稿中分析社会发展的形式,解读政策法规的变化,对社会公众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其次,新闻记者可以直观地表达社会公众的想法,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能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保持社会的稳定。[1]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导致新闻记者的社会作用被削弱。

(二)信息发布缺少权威性

新闻记者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用真实的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因为新闻传播渠道较少,人们只能通过新闻报道来了解新闻信息,使信息发布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在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渠道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渠道,虽然新闻记者依然会报道真实的新闻事件,但因为缺乏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导致受众减少,权威性下降。

(三)改了自身的角色定位

新闻记者通过发布新闻,可以宣传新的政策信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纠正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网络环境未形成以前,新闻记者是新闻文化的传播者,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调整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网络包含了多种文化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也让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削弱了新闻记者对社会传播的引导作用。

三、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一)调整职业记者与客串记者的共存关系

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与速度,推动了新闻传播的改革。在传统媒体中,新闻记者的角色有了明确的定位,必须遵守职业规范,完成新闻的采集与报道工作——职业记者。[2]而网络技术却可以让任意一位公民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自主选择新闻信息完成报道,不进行审核——客串记者。现在,职业记者与客串记者也会进行适当的交流,为此,职业记者在明确自己定位的同时,应调整好与客串记者的共存关系。

(二)新闻缺少专业性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是由新闻记者搜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然后根据新闻信息搜集相关内容,写出新闻稿,并由审核人员对新闻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发布,但新闻记者没有新闻传播的权利。而在网络时代,新闻记者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社会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把新闻传播到网上,没有对信息进行审核,导致审核过程被弱化。虽然这种新闻传播方式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记者追求新闻在社会上的反响,会把部分内容夸大,让新闻失实,传播虚假的新闻信息。因此,如何实现并保证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真实性,是新闻记者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明确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的对策

在网络环境下,要明确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必须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考虑,给出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

新闻记者的工作必须以法律为支撑,即便是在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也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新闻传播的行为,完成新闻传播的工作。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内容与时代发展不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法律中的内容多停留在管理方法上,不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力,缺少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实用性较低。[3]导致很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没有遵守行业规范,而是用一些过激的方法来完成采访。例如,2000年的一篇新闻报道《这些记者叫西部真头疼》,它主要是说很多记者到西部采访时,并未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而是以自己为中心,要求采访对象根据自己的要求来配合自己进行采访,有的记者甚至会威胁受访者,给西部人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我国有关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减少监管的死角,根据不同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明确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提供专业化的新闻报道。

(二)提出新的行业规范和职业要求

无论是哪个行业,都有必须遵循的行业规范,提出明确的职业要求,并且,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要实时更新,满足人们提出的要求。[4]

首先,职业原则包括:新闻记者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分析,了解其真实的新闻需求,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对政府进行监督。其次,报道新闻信息时要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新闻事件,不偏向任意一方。再次,新闻记者要从不同方面了解真实的新闻内容,全面搜集新闻信息,不可以夸大事实,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最后,必须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完成新闻报道,不要做出与法律相背离的行为。

五、结语

随着网络环境的建立,为新闻记者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只有找准角色定位,才能保证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内容的真实性。因此,传统媒体要完善法律法规,提出新的行业规范和职业要求,调整职业记者与客串记者的共存关系,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

[1] 王冰.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研究[J].理论观察,2014(02):100-101.

[2] 吕呈力.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研究[J].神州,2014(14):208-209.

[3] 汪小英.基于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分析[J].求知导刊,2015(05):59.

[4] 李福琳.浅谈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J] .新闻传播,2014(12):232-233.

G214.2

A

1674-8883(2016)22-0212-01

杨丹(1982—),女,河南林县人,在职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助理记者,研究方向:如何当好新闻记者。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新闻记者法律法规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