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连线的优势及发展分析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连线广播

汪 菁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 武汉 430070)

现场连线的优势及发展分析

汪 菁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 武汉 430070)

现场连线报道以其传播速度快、同步展现真实新闻现场等特点及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闻直播节目中。从早期广播电台到电视台,再到网络视频,连线报道的精彩程度直接影响到一场新闻直播的成功与否。本文对现场连线报道的优势、团队、发展瓶颈进行阐述比较,并对连线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现场连线报道;新闻直播;优势;瓶颈;“互联网+”

连线报道是指运用先进的视音频技术,让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当事者或采访对象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发现的新闻进行实时报道,以口语化的方式呈现出同步的新闻现场,并展开评述和讨论。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真实的事件来源于现场;新闻的第一要素是及时,最及时的传播来自于现场的声音。新闻直播节目现场连线报道的各类综合优势,对新闻直播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现场连线的优势分析

连线报道的形式最早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过去只是偶尔穿插于广播新闻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话连线在各电台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动广播节目在电视节目的包围中逆袭。进入新世纪,随着可视电话、海事卫星电话、微波、光纤、网络等技术的升级,连线报道也逐渐广泛运用于电视新闻、网络视频的直播中。

当下,现场连线报道俨然成为直播节目尤其是新闻直播节目不可或缺的环节、不可忽视的亮点,因为连线拥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连线报道与现场同步,及时性高于任何传播方式。不论是传递声音的电话信号还是传递视频信息的卫星信号,连线报道都将直播间与现场的画面时空统一,造就不同于其他报道方式的绝对优势。同时,其还能跟进最新动态,不断刷新信息。说话快于写作,视听优于文字。

其次,用最直观的现场体现新闻的生命——真实性。现场的声音、画面以及现场的一呼一吸、一分一秒,受众都可以直接感受到,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现场感、吸引力和感染力优于任何二次制作。

再者,不同时空现场切换,带来综合信息的全面性。大型直播往往不会将视角放在一个现场,而是用多个相关联的现场配合切换,跨越地域阻隔,由点到面一气呵成。

另外,从一人播报到多方对话,互动性强。最初简单的连线报道,往往是记者一人干说,随着节目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只要在主持人可控范围内,技术可达到之时,多路连线、隔空对话等手段被运用到连线报道中,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互动效果明显,对提升节目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6年7月,湖北全省多地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灾害,7月15日,湖北广播的10套频率进行前所未有的并机直播《众志成城,迎战暴雨》,100多名记者分布在省防指、梁子湖、斧头湖、洪湖、三峡大坝、荆江干堤、嘉鱼牌洲湾、武汉龙王庙、蕲春蕲水河、孝感东山头、英山百丈河、阳新王英水库、武汉南湖、新洲凤凰镇等汛情灾情一线,哪里有灾情险情,哪里就有现场连线发声。这场大直播里,记者连线对全省各地受暴雨影响的情况实时更新,记者的现场采访带来最真实的汛情灾情,多方连线有点有面,直播间、现场、听众、网友互动频繁,直播效果不言而喻,影响巨大、反响良好。这场直播,将连线报道运用得淋漓尽致,将连线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二、连线团队的精英构架

现场连线直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对记者、主持人、编辑、策划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各个媒体挑选直播团队人员时,都是精英尽出,这无形中也提升了新闻直播节目的质量。

(一)连线现场记者——连线成功的关键

不论是事先抵达现场,还是临时切入直播,现场连线记者都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口语化而不失精炼的语言,将现场情况在第一时间,逻辑清晰、重点明确地传递出去,迅速切入新闻事件的核心,并找到亮点以小见大。记者如果新闻业务素质、新闻敏感度、反应灵活性、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一方欠缺,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在2013年4月芦山地震救援的现场报道中,成都电视台记者蒋林,多次和央视、成都台等媒体进行现场连线播报,在地震核心区域进行报道。突发事件较多,现场混乱,难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但他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现场掌控能力令观众印象深刻。在他的播报和引导下,受众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救援的最新进展,他也被业界封为“连线哥”。

(二)直播间主播——把控进程的核心

设在每个连线点的记者,所连线的只是一部分内容,所沟通的对象也只有主持人和受访者,但是一场重大的新闻直播中,主持人必定会和多路记者连线,每一路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时间把握上难度较大,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有稳健的主持风格,面对连线中断等突发状况能稳定地过渡处理。直播间通常还有点评嘉宾,主持人需储备充足的相关知识才能与嘉宾对话,甚至稍加点评,而不是对照台本完成任务。

(三)策划编辑——不发声的中枢

从新闻的自身特性来看,并非所有的新闻题材都适用于连线报道。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四大类突发事件,及其他新闻进行式事件,呈动态和推进状态,进程和结局变数很多,而且对时效性要求极高,这样的题材适宜做新闻连线。[1]这就需要编辑、策划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取舍,在掌握来自各方信息的情况下,对报道内容在设置上进行层层推进,对连线人员进行排兵布阵,甚至在直播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插入最新的连线报道,跟进动态、收集反馈、把握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现场连线的发展瓶颈

现场连线报道减少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中的诸多环节,集采、编、录、播于一体,新闻播报能与新闻事件发展变化同步,并极具现场感和感染力,几乎被所有的现场直播节目所采用。但和所有成为趋势的新闻报道方式一样,形态被模仿得越多,质量却未必越高。纵观音视频连线在各媒体中的运用,已遇到以下发展瓶颈:

(一)为了连线而连线

上文中已提到,并非所有的新闻题材都适用于连线报道,但有的节目为了跟随趋势,不论现场是否适合连线都进行连线播报。干涩的记者讲述、没有变化的背景、缺乏吸引力的事件,都令现场连线的效用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记者也开始选择连线作为主要的报道形式,并非所有记者的语言表达和综合素质都能胜任现场连线工作,所以我们也会听到普通话奇怪、说话结结巴巴的播报,看到记者面目表情呆板、僵硬抓着话筒的画面。

(二)节目设置不够灵活

连线报道的随机性与节目设置的稳定性可以说是相矛盾的。直播文稿中将连线顺序和时间进行了详细的安排,但现场往往是发展行进的,也许在等待连线的过程中,已经错过了更好的新闻点或现场。

(三)连线参与者的知识结构有待更新

连线报道是一种直播报道,与新闻成品的最大区别是对连线记者和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除了现场播报,也会有大量的现场采访,记者、主持人与受访者或嘉宾的直接对话,屡见不鲜。如果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很可能出现受访者说完,记者没有弄明白受访者的意思,主持人对于嘉宾的即兴点评无法接话的情况。

(四)不同媒体间相互连线版权问题未受重视

不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的直播连线,目前较多还是处于由一台编辑、主持人联系另一台相关记者约定连线的模式,类似于相互帮忙。事实上,直播间的连线直播,首先要取得对方一台对直播连线节目的转播授权。

四、连线报道创新与“互联网+”发展

要突破连线报道目前日趋显现的瓶颈,不仅要在连线形式、节目结构上推陈出新,更应该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不拘泥于广播和电视的载体,将现场连线报道推向全能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提升直播节目的整体质量。

(一)不拘一格的连线形式

不少记者认为,创新的连线形式就是在不同的新闻现场呈现不同的播报状态,如抗洪救灾的时候,在冲锋舟里;地震救援的时候,在瓦砾堆里;百米飞人大战时,在冲线终点守候。实际上,创新的连线形式,要源于对节目内容大局的把握,点与面的收放要更自如。

例如,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获得2013年度中国广播新闻节目创优奖的节目《现场直播:开往春天的列车》,其连线的设置不仅仅是10多路在列车上或者车站里的现场,更为重要的是在时速200多公里的城际列车上设立分直播室,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动车高速移动的状态下进行连线式直播,也开创了移动连线直播的先河,这里的现场连线不仅仅是记者个人的连线,更有整个移动直播间的连线。

2016年7月的暴雨,湖北广播电视台除了10个广播频率并机直播,湖北卫视也时刻关注汛情,并在直播节目中运用航拍的连线,将分洪区分洪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立体化呈现,再结合兵分各路的地面连线,视觉震撼力大大增强。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现场连线才能保持活力,不仅现场连线的呈现要打破时空界限,其方式更要打破常规思维,以便在新闻直播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打破媒体竞争界限的合作

在传统观念里,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平面媒体都是自成一派,竞争激烈;往往都是广播跟广播合作,电视台跟电视台合作,报纸跟报纸合作。而随着连线报道的发展,这种合作的范围逐步扩大,报纸记者为广播节目连线,广播记者为电视直播连线,电视记者为网络视频连线等已成趋势,而这也要求连线记者的综合能力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011年11月8日,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湖北、河北、天津三地电视媒体及新浪网,推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移民现场直播《同饮一江水,共有一个家》,14家广电、网络媒体并机播出过程中,新浪微博现场互动达到数万条,完全突破了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界限。直播中,各路媒体记者相互穿插播报,盛况空前,这样的融合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直播效果,该直播一举斩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三)用好“互联网+”

或许10年前,在传统媒体人眼中,拿着手机自拍吃饭、购物根本算不上直播,网络主播根本不算主播,自媒体人播报根本不是连线。然而,当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自媒体的发展壮大、融媒体的强势整合,正在打破这样的观念。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降低连线者的门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激烈,但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网络平台,新媒体可以利用传统媒体高素质的新闻人,形成强强联合,互利共赢。湖北日报集团荆楚网在2016年7月,就联合“斗鱼”直播了湖北的暴雨灾情,并将直播收益全额捐献给灾区,这种效果就是1+1>2;2016年,时值南方日报创刊67周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南方名记培育工程”,15名具有新媒体采编运营能力的全媒型专家型记者入选。简言之,这些记者成了新媒体时代南方报业这个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红”。这说明,不少传统媒体已经在吸取“互联网+”产生的媒体发展的精华,并将其运用于自身。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移动直播远比广播、电视直播灵活,将连线的内涵延伸其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时任央视新闻中心新媒体新闻部主任的杨继红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证实。2016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之后,央视新闻发起了一场直播,评论区里有一个用户一直在用他的网名回答问题,不断提出我国当年的出海日记,非常活跃。记者联系上这位用户,发现他是一位外交领域的老师,而且正在同仁医院看眼睛。于是记者马上带着手机等设备,在医院给他做了直播。虽然这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连线直播,但已刻画出“互联网+”时代,现场连线的新形态。

综上所述,不论是传统的连线报道,还是创新发展的“互联网+”连线,都是任何一场新闻直播的关键和引擎,一个直播,现场连线成功了,便成功了一半。连线报道拥有其他报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有动态发展升级的潜力,这种应势而生的报道形式,也将持续为受众和媒体带来更多的惊喜。

[1] 王俐.连线报道中的三方角色分析[J].声屏世界,2011(5):17-18.

[2] 申启武.连线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于中央电台《直播中国》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1):56-58.

[3] 吕春璐.连线报道:广播新闻新亮点[J].新闻记者,2010(7):80-83.

G212

A

1674-8883(2016)22-0190-02

猜你喜欢

连线广播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快乐连线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