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研究“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两家微信公众号

2016-02-28陈曦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篇文章公众

陈曦琳

(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比较研究“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两家微信公众号

陈曦琳

(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随着2016年美国新任总统的产生,此次大选落下帷幕。国内新媒体关于此次大选的推送一度引发热潮。本文针对“2016年美国大选”这一话题,对“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两家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尽管这两个公众号风格不同,但都是十分优秀的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号;比较研究;人民日报;澎湃新闻;2016年美国大选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热潮,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迈入了微时代,信息越来越表现出碎片化、动态化的特征。新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纷纷探寻转型之路,开辟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传统媒体发声的重要阵地。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隶属于人民日报社,推送内容时政特色明显。与《人民日报》一贯严肃的风格不同的是,其微信推送以新颖的形式迎合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据人民网研究院于2016年3月24日发布的《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前十名中,《人民日报》以93.94分的总成绩位列第一名。[1]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是由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其机构投资组建的一个“专注于时政与思想”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平台于2014年7月22日上线。作为由原《东方早报》采编团队运作的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的重大新媒体战略项目,澎湃新闻定位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2]

美国总统大选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时政议题。本文选取的“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和“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其内容均具有明显的时政特色,且都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

一、推送时间

此次美国大选于2016年7月产生两名总统候选人,即唐纳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大选于2016年第三季度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则是长达8 ~ 9周的总统竞选,于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产生美国第四十五届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两家微信公众号在2016年7月 ~ 11月的相关推送文章进行统计,得出:“人民日报”总共推出7篇相关文章,“澎湃新闻”总共推出8篇文章。“澎湃新闻”在大选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关的推送文章,而“人民日报”微信平台在大选初期即总统候选人产生阶段没有相关推送;两家媒体都将报道重点放在新任总统产生之后的时间段。在“人民日报”微信平台推出的7篇文章中,有4篇报道是在北京时间11月9日及之后的时间内推出的,占比57.1%(保留一位小数);在“澎湃新闻”推出的8篇文章中,有3篇报道是在北京时间11月9日及之后的时间内推出的,占比37.5%。

虽然两家媒体在对于美国大选的报道中都扮演了“观察家”的角色,但是“澎湃新闻”对此次大选全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在客观真实再现大选进程的同时针对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其记录的功能更为明显。而“人民日报”对于大选的报道在时间段上有所选择,并非面面俱到,其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更为明显。

二、文章标题

在以移动互联技术为背景的微时代中,受众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来说,“题好一半文”的认知也越来越成为判别新媒体平台中文章好坏的基础。

本文所调查的15篇文章全部使用了“单式题”的标题形式,即简短的一行字的形式。可见,两家媒体在标题的制作上一改报纸新闻标题“复式题”冗长复杂的形式,将标题简化,便于受众理解新闻的主要信息,同时便于新闻内容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眼球。

在标题的感情色彩上,相较于“澎湃新闻”较为冷静的思考形式,“人民日报”标题的感情色彩更为强烈。“人民日报”的7篇文章标题中有4篇文章都使用了问号,并有2篇文章综合运用了感叹号和问号。“澎湃新闻”在所推送的8篇文章中,有5篇采用问号。问号和感叹号的运用有增强标题语气的作用,相较于陈述句,更能够引人注目。虽然两家媒体在关于此次大选的推送中都频繁使用了问号,但是“澎湃新闻”在运用问号的同时多配合冒号,其标题形式多为“提出现象:探究问题”。例如,2016年11月14日,“澎湃新闻”推出的文章标题为《特朗普胜选总统背后:民调不靠谱的真相是什么?》。而“人民日报”则在使用感情强烈的标点符号的同时多次使用语气词,进一步增强标题的感情,如对“惊呆”“太可怕”等词语的使用。

三、文章来源

从两家微信公众号关于“2016年美国大选”文章的消息来源可以看出两家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相关内容生产方式的特点。笔者把所调查的两家媒体总共15篇报道的文章来源归纳为三类:整合报道、媒体原创、转载。“人民日报”对此次大选的报道形式倾向于整合报道,而“澎湃新闻”微信平台中以原创新闻为主。所调查的“人民日报”的7篇文章中,有6篇为整合报道,其余1篇为转载《环球时报》的一篇社论。其整合报道多整合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其他新闻网站以及电视媒体的报道,来源较为广泛。“人民日报”利用自己传统媒体强大的公信力,凝聚各方媒体声音,实现资源整合,而“澎湃新闻”的8篇文章全部为原创新闻。“澎湃新闻”坚守新闻专业性,其保持原创新闻的做法,同时也体现出其在强化媒体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四、文章体裁

“澎湃新闻”以多种新闻形式报道此次大选,所调查的8篇文章中有3篇通讯,4篇新闻评论,1篇解释性报道,其在客观呈现新闻事实的同时注重对关键议题的深入探讨。“澎湃新闻”关于此次美国大选的平均单篇文章浏览量为26070次,所显示的平均单篇文章评论量为3(保留整数)条。而“人民日报”偏向于以分析评论的形式报道“2016美国大选”,所调查的7篇文章中有6篇为分析评论类文章,占比85.7%(保留一位小数),评论类文章观点鲜明,易引发受众的关注与讨论。“人民日报”关于此次美国大选的单篇文章浏览量均超过100000次,所显示的平均单篇文章评论量为10(保留整数)条,远超过“澎湃新闻”。

五、文章内容

从文章内部插入的图片来看,“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两家媒体几乎在每篇推送文章内部都插入了摄影图,多为两位候选人的人物摄影图,“人民日报”对于此类时政新闻的报道依旧保留了报纸新闻插图的原始风格;“澎湃新闻”更注重在文章内使用数据图。在所调查的“澎湃新闻”的8篇文章中,有2篇新闻使用了数据图。例如,在2016年11月9日“澎湃新闻”推出的文章《“局外人”特朗普的美国大选之路》中,所使用的数据图展现了美国民调机构皮尤所做的两位总统候选人支持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候选人各自的支持者们对美国未来发展所持有的态度的统计数据。“澎湃新闻”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方式,不仅能够清晰客观地呈现新闻事实,同时体现了报道的深度。此外,“澎湃新闻”在其文章内部的插图上都标有白色的“澎湃”二字,图片标识的使用有利于强化品牌形象,增强用户黏度。此外,两家媒体都注重在文章中使用漫画图,将“美国大选”这一严肃的时政类新闻趣味化。

从视频的使用情况来看,“澎湃新闻”更倾向于在文章内插入视频,在调查的8篇文章中有2篇文章内部插入了视频。例如,在“澎湃新闻”微信平台2016年11月7日推送的文章《从美剧看懂美国大选:为何美国大选拿下这些州就算赢了?》中,插入的视频截取自美剧《纸牌屋》的片段,增添了文章的娱乐性。而“人民日报”推出的7篇相关文章中,有1篇文章插入视频,截取央视CCTV4频道的一部分报道,内容为美国人民在大选中陷入尴尬境地。

从背景材料使用情况来看,“人民日报”使用背景材料的情况少于“澎湃新闻”。所调查的8篇“澎湃新闻”文章全部引用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背景材料的使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同时更深刻、客观。就美国大选的微信推送文章来说,必要的背景材料能够加深受众对大选背后深层次问题的理解。

六、结语

时政类新闻本身具有严肃性,利用新媒体特性将此类新闻软化是传统报纸媒体在新媒体平台发声时值得注意的问题,但同时要平衡好新闻专业主义与娱乐化,避免泛娱乐化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削弱。对于刚刚迈入转型期的传统媒体来说,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提升用户黏度至关重要。

[1] 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发布[DB/OL] .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324/c14677-28222730.html,2016-03-24.

[2] 关于澎湃. http://www.thepaper.cn/about paper.jsp[DB/OL] .澎湃新闻网,2015-11-18.

G206.3

A

1674-8883(2016)22-0088-01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篇文章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