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媒体大环境下的新闻宣传发展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互动性新闻宣传受众

茹 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高校新媒体大环境下的新闻宣传发展

茹 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高校内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快,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需求。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参与度高,受众面广。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新闻宣传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新闻宣传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仍然处于一个不可取代的位置。那么在新媒体大环境下新闻宣传应该如何发展呢?本文将结合高校网站新闻宣传、纸质媒体等新闻传播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新闻宣传发展创新方法。

新媒体;新闻宣传;高校

新媒体这一概念源于美国,即New Media,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包括媒体硬件和媒体软件在内,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标准,向广大民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的媒体,在高校内主要体现为QQ、微信、微博、易班、飞信等软件的使用。

新媒体的高时效性、高互动性以及丰富多样的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使其在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中备受推崇。CSM媒介研究近年来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的研究数据显示,在受众接触各类媒介的比例中,接触互联网的受众比例上升最快,在2009年这一数据是28%,而到了2011年,仅两年时间内这一比例就上升至50.8%。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发展迅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遍及全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新媒体的发展在高校内更有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新媒体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需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参与度高、受众面广,加上学校对新媒体发展的大力支持,使得新媒体已然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高校内的新闻宣传,包括新闻网站以及纸质媒体,由于时效性、互动性相对新媒体较弱,因此与蒸蒸日上的新媒体相比,传统高校新闻宣传则显得较为弱势。那么,在高校内新闻宣传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呢?接下来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相对于新闻宣传的优势

(一)实效性优势

时效性是判断新闻传播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宣传,新媒体的时效性明显更强,在高校内当天发生的事件或举办的某一活动,第一时间就可以传播出去,而新闻宣传由于需要准备文字材料,需要事件发生现场的详细报道和记录,就使得新闻宣传滞后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

(二)互动性优势

新媒体的互动性传播方式让亲临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有的事件在发生的同时就可以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看到关于这个事件的消息,高校内的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是信息传播的参与者甚至是发起者、监督者和回应者。而新闻宣传中,新闻的制造者只有少部分记者、编辑,广大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消息。

(三)内容优势

传统新闻宣传是单纯的文字叙述加上有限的几张平面图片,而利用新媒体手段,可以综合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传播新闻事件,如微信推文、微博九图以及小视频等,从而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四)形式优势

微博、微信、QQ等软件成为信息发布平台,电脑、手机等成为信息的接收平台,发布和接收之间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互换角色,增加了趣味性和未知性,实现了主动性和交互性。同时,新媒体可以具体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以及延展内容,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详细的展现。

二、新媒体的不足之处

(一)虚假消息、垃圾信息的滋生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快速,同时一些垃圾信息、虚假消息也借机蔓延开来,我们从中受益的同时也受到了伤害。虚假消息、不良信息等都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隐患。

(二)开放平台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新媒体大环境下的个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显得很困难,在我们转发消息时,可能使用了别人创作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这样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但是从个人意识到社会大环境,再到国家立法,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没有展开相关的立法工作。

(三)信息量过大

受众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容易接受过多的信息量,造成信息过载,增加受众寻找目标信息的难度。海量的信息中,高校大学生陷入其中难以分辨与选择,不仅浪费了时间,也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变得浮躁。

三、高校新闻宣传的创新点与应对策略

(一)与新媒体结合,加强媒介间的合作

利用新媒体资源,从新媒体传播方式中寻找新闻线索。比如在QQ空间中根据大家热烈讨论的问题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深度报道。2005年7月,伦敦连环爆炸案事件中,在场的遭袭击者与事件目击者中有人用手机拍下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并上传到网上,而BBC在其网站的最显著位置展示了这些图片,《卫报》、MSNBC等专业新闻媒体也都开设了专栏,鼓励民众发布新闻资源。有评论者认为,“这一事件标志着全民记者的诞生”。

(二)自媒体的运用

将自媒体形式运用到平时的新闻宣传当中。自媒体运营者可以自主推送新闻消息,其加强了个人在新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很好地适应了新媒体大环境下互动性增强的趋势,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可以推进学生记者自媒体的运营工作。

(三)形式创新

在高校新闻网站中可以增设评论区域,打破传统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增强互动性,给新闻受众提意见、讲看法的渠道。同时,还可以在新闻发布网页附上新闻专题以及相似的新闻链接等,供读者深入了解、扩展阅读。

(四)强化新闻思想内涵

新闻宣传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提供信息,另一个是提供思想,既然在信息提供方面新闻宣传相对弱于新媒体,那么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将重心放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有思想内涵的新闻上来,多采用对在校大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新闻,强化思想引导,以观点取胜。

(五)突出固有优势

发挥新闻宣传的固有优势: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宣传要创新发展,就要杜绝虚假信息,增强新闻宣传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坚持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使新闻报道保持客观性,杜绝虚假、哗众取宠的新闻。

(六)抓住大学生的心理

面向读者,抓住读者的心理,在不散布虚假消息、不炒作的前提下,以读者的心理为切入点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在发布新闻时,使新闻内容尽可能贴合受众的阅读习惯,可以对新闻的发布时间和种类进行区分,方便受众查找。

四、结语

在新媒体大环境下,高校的新闻宣传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势,将其放大,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要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特点,不断创新新闻宣传的形式和内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对现有新闻宣传方式进行改革。

新媒体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当下人们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新事物。高校新闻传播要想突破本身的局限,进行创新,就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13-14.

[2] 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3-67.

[3]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7-119.

[4] 大学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N].光明日报,2013-02-02.

[5] 袁敬舒.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5(5):45.

G206.2

A

1674-8883(2016)22-0087-01

茹义(1996—),男,河北廊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在读。

猜你喜欢

互动性新闻宣传受众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