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在微信和微博上自我呈现的差异研究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个体社交群体

孙 行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大学生群体在微信和微博上自我呈现的差异研究

孙 行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网络平台的发展给予了大众更丰富的传播空间和更广阔的展示舞台,自我呈现也随之更加复杂多样。本次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主要探讨这一群体在两大社交平台——微信和微博上自我呈现的差异。分析了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并由此对大学生群体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心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自我呈现;微信;微博

自我呈现是个体社会生存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人了解个体的重要途径,自我呈现的内容和效果都对个体的形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网络社交的出现则赋予了个体更大的呈现舞台与更复杂的呈现方式和心理。

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又被称为自我表现、印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对该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个体或群体在与他人互动时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产生和维持符合自己或他人期望的理想形象。”

近年来,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不断扩大,改变了个体或群体“表演”的舞台,也影响了个体或群体自我呈现的行为和心理。

学者在探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自我呈现的关系时,得出的结论是“网络的虚拟并非是绝对的虚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真实”。[1]《网络空间自我呈现过程中的工具利用——以QQ空间为例》研究中也发现:“与在现实生活中相似,网络空间中人们的自我呈现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走向模仿。”[2]正如陈晓婧所认为的那样,“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特征及人际关系已越来越多地映射到网络,真实社会与虚拟网络相互交织”。[3]

同时,学者们还提出,“网络使得自我呈现前台扩大,后台压缩。”戈夫曼“戏剧论”中提出前台和后台的概念,认为“表演要想成功,就需要协调好前台和后台的关系。”而如今,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兴起,大家都争相将自己生活的点滴呈现给别人。人们“自愿放弃在后台的放松,而选择了时刻进行表演。后台的空间在不断缩小,致使前后台的界限相当模糊”。[4]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在微信和微博这两大社交平台的自我呈现情况,笔者在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www.sojump.com)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25份。

一、主要差异表现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群体在微信和微博上自我呈现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者都以熟人好友为主,微博中陌生网友更多。在微信好友中,位列第一的是“同学、熟人”,“陌生网友”极少;微博粉丝中占比最大的虽然也是“同学、熟人”,但“陌生网友”位列第二。

朋友圈的内容以生活为主,微博上的内容更加多元。大学生在朋友圈发布的主要内容中,“分享生活”和“表达心情”在所有选项中分别排第一和第二,被选率分别是76%和66.77%;微博中各项内容则分布得十分均匀——“分享生活”“表达心情”“共享信息”和“转帖”的被选率都在50%以上。

大学生在发布微博时更加果断。22.15%的用户在发布朋友圈时从不犹豫,37.85%的用户在更新微博时从不犹豫,而38.15%的大学生也承认自己在发布微博时更加果断;50.77%的大学生用户在发布朋友圈时从不会设置分组可见,而微博中这一比例达到了75.38%。因此,大学生在朋友圈中自我呈现时会有更多的考虑,在微博上则更加果断、随性。

情绪表达的差异。对于现实生活中不敢或不愿表达的内容,大学生会选择在微博上呈现或干脆不对任何人表达。由此可见,在部分大学生看来,微博与现实生活的界限和区分更加明晰,更有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自我呈现舞台。

二、原因分析

自我呈现是复杂多样的,大学生群体在微信和微博上自我呈现的差异也因此略显散乱,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仅尝试从两个网络平台本身特性的差异和用户的心理这两个方面来做一些分析。

(一)微信和微博特性的差异

微信和微博虽然都是用户自我呈现的重要网络平台,但两者在功能设计、主导诉求、功能价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这些区别主要源于两者本身特性的不同。

微博以信息的广泛和共享著称,主打全民传播,注重的是信息的发散状流动。这是微博的开创性,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微信则是介于微博和QQ之间的一个传播媒介。它在原有QQ的基础上加入了“微信公众号”这一功能,使之也具有了信息传播的价值。但总体来看,微信注重的还是点对点的流动,是小范围内的信息传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偏向于媒体化,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交流平台,观看的是大千世界;而微信偏向于社交化,是一个闭环传播,观看的是周边生活。

根据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网络用户传媒接触行为的发生条件之一就是媒介印象,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因此,大学生的媒介印象与两大平台的触媒特性相匹配,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两个平台上的自我呈现自然就会有诸多差异。

本次研究中大学生在自我呈现对象和内容上的两大差异就源于此。

从自我呈现的对象来看,微博中熟人好友的比例明显小于微信,而陌生好友的占比要远远超过微信。顺着平台特性的引导,大学生群体在微信上呈现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我们在朋友圈关注朋友们生活的点滴,也向朋友们展示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想。这是双方不用言明就能达成的默契;微博则不同,它赋予普通大众更多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使每个人都成为“记者”,因此微博上“共享信息”和“转帖”的内容都远超过朋友圈。

然而,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微博虽然向来以媒体化传播著称,但用户在平台上的自我呈现却与其并不十分一致。“共享信息”和“转帖”这样的公共信息传播固然占比很大,但“分享生活”和“表达心情”这些内容所占的比例与之不相上下。这是微博在进行用户引导时走入的误区——社交网络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交媒体开始分工,社交网络的用户也被分化,但微博的定位似乎并不是那么准确和坚定。

(二)社交心理因素的影响

自我呈现处于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倾向对于自我呈现的作用不容小觑。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使用网络社交的动机主要包括两种:自我展示和获取归属感。人们进行自我呈现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提高自己的受欢迎程度。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个体就会尽量在自我呈现时展示一个符合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形象,也就是戈夫曼所提出的“印象管理”(也称“戏剧论”)。

大学生群体之所以在网络自我呈现时出现犹豫不决、设置分组可见、避免负面情绪等情况,就是基于“印象管理”的考虑。

当某件事或某个情绪出现的时候,大家会有自我展示和获取归属感的动机,想要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大家。但从组织语言到选择图片,再到最后按下“发送”键,有一部分人会略显犹豫和纠结。而这一过程就是个体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印象管理”——这件事是否符合我给大家的已有印象?语言是否准确、有趣?图片是否足够引人注意?等等,这些都可能是个体网络自我呈现前犹豫的事情。

虽然从一般思维来看,朋友圈的关怀等社会支持能有效抵御伤痛,但实际情况并不与之相符。

“熟人社交”的亲密度处在陌生人和亲密朋友之间,个体对它的信任度也处于这两者之间。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那样,当把自己的失落表现出来时,要么“朋友一扫而过,没有给予任何回应,更挫败”,要么“朋友给予回应,给你来一碗鸡汤,实际上也帮不了你什么”。因此,对于生活中的挫败,大多数用户还是会寻求亲密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或者宁愿将其展示给生活中没有交集的陌生网友。

因此,网络用户,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总是能清晰地意识到平台环境的差异,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管理好自己的社交网络形象。“熟人社交”并没有带来更真实的自我呈现,相反,出于“印象管理”的需要,为了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体在微信朋友圈中呈现的是精心选择、慎重考虑后的自我。

[1] 沙艳.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中自我呈现的差异性——以J大学新浪微博达人为例[D].吉林大学,2014.

[2] 谢榕.网络空间自我呈现过程中的工具利用——以QQ空间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3):21-23.

[3] 陈晓婧.新网络社交时代的自我呈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2):243-247.

[4] 罗丹妮,罗丽.微博中的自我呈现:读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J].黑河学刊,2014(2):56-58.

G206.3

A

1674-8883(2016)22-0084-01

猜你喜欢

个体社交群体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