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时代重大事件报道新突破

2016-02-28汪学香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9期
关键词:重大事件媒介受众

汪学香

(作者单位:银川日报社)

媒介融合时代重大事件报道新突破

汪学香

(作者单位:银川日报社)

媒介融合时代对我国传媒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对营销策略、宣传设计、广告投放、娱乐节目以及影视制作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对重大事件报道技能技巧的新突破也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媒介融合时代重大事件报道新突破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相关行业人士以参考。

媒介融合;重大事件;报道;新突破

重大事件报道之所以需要新突破,第一,重大事件报道都关系着广大群众切身的生活,关系到整体社会秩序,极具谨慎性、重要性,报道本身难度就较大;第二,传统重大事件报道需要充足的人力、先进的技术、充裕的新闻资源;第三,重大事件报道的价值与意义的指向都需要从业者进行非常深刻地观察与思考才能捕捉到,稍不注意就会误导群众舆论,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

通常情况下,重大事件的报道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对重大的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第二,对重大活动进行报道,例如杭州G20峰会及里约奥运会;第三,对具有宣传以及纪念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例如党庆、国庆等。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通过多媒体手段开展新闻报道,例如手机、网站、电视台、电台及报纸等不同媒体,集中于统一操作平台,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及统一策划,根据受众特点以及媒体特点,针对重大事件进行信息加工,发挥各自优势,将重大事件具体以及全面地呈现给受众,进而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2]。

1 传播主体与事件信源结构出现变化

传统的新闻媒介几乎垄断了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而提供给新闻媒介事件信息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及政府机构,媒体承担了发布、采集新闻的主要工作。普通群众虽然是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相关者,但是却无法提供事件信源,只能作为被报道对象出现。

在媒介实现融合后,普通群众也获得了以往所没有的信息传播便利,群众可以借助BBS、微信、微博、博客及手机等形式,提供信源并且对重大新闻发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前我国新闻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称为“全民新闻”,对于与自身密切联系的新闻事件,普通群众可以直接参与到报道中,可以提供信源,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3]。由于各大媒体精力及人力十分有限,在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其关注点和角度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普通群众的参与则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同时也在社会上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例如:玉树地震中,很多灾难现场的画面就是被普通群众用相机或者手机拍下,进而提供给媒体使用,其通过不同的视角为人们传递了温情和力量。因此,每个普通的社会公民都可以成为事件的传播者和发布者,同时,更多的草根记者也加入事件信息的采集工作中,拿起手中的手机及摄像机,记录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新闻。

2 新闻事件的呈现方式出现变化

2.1 从以往的单兵作战到现在的多媒体联动

在媒介没有实现融合之前,针对各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基本采用单兵作战的形式,媒体之间各自为政,各个媒介基本没有互动。由于不同媒体的报道方案及策划不同,因此无法形成报道合力。在媒介实现融合之后,对于一个重大事件,各个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跨媒体报道[4]。例如:里约奥运会,央视与新浪就实现了联合报道,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奥运会的参与程度,同时也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力,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2.2 从报道过去时到报道进行时

借助网络通讯的手机APP、电脑客户端及PAD客户端都是属于即时交流、通讯工具,具有瞬时性及动态性,可以对重大事件进行跟进,进而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以及动态发展[5]。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要加强对手机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利用,例如发送即时短信以及进行网站同步报道等,同时,传统媒体也要转变栏目形式,要通过直播的形式对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以最快的速度、最早的时间提供给受众相关信息。例如,在报道汶川地震中,央视就通过全天24小时直播的形式,为受众播放灾区的第一手新闻;又如,玉树地震中,央视及人民广播都采取了直播的形式为受众通告灾情以及救灾信息。

2.3 自媒体形式的出现

当前随着网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受众拥有了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工具,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供自主发布信息。通过微博以及博客,受众获取重大事件信息的渠道已经不仅仅限于媒体报道,而是通过身边朋友的自媒体,查看信息并且关注朋友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受众也可以通过自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新闻的呈现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化的报道中,同时也通过个性化面孔展现给受众。

3 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变化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单一的报道形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因此,集视频、音频、图片及文字为一体的报道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例如:收听广播过程中,获取最简单的新闻信息;在翻阅报纸过程中,详尽了解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观看电视过程中,看到事件的动态影像;在浏览网页过程中,看到事件的高清图片。全地点覆盖、全时段报道及全信息传播,受众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得该事件的相关信息[6]。

同时,由于受众要求重大事件的报道透析式、立体化及全面化,因此,新闻记者也要从传统单一的摄影记者或者文字记者向全能记者方面发展。

4 新闻反馈方式出现变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下,媒介占据了新闻传播的主导地位,普通受众基本参与不到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责任意识及参与意识不断强化,一些关乎公民切身利益的事件,公民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同时,媒介也更加关注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并且通过下列方式开展:第一,通过受众投票等方式,由受众自己选择报道主题;第二,受众可以直接提供事件信息;第三,受众直接参与到新闻调查中;第四,受众可以进行评论进而影响舆论。

在媒介没有实现融合之前,虽然一些重大事件与受众具有密切关系,但是受众却缺乏表达权和参与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形式的创新为受众和媒介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受众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重大事件主要是指社会关注程度高,与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其重大在于舆论传播、受众参与及媒介联动,这些都是通过媒介融合而实现的。

5 结语

媒介融合突破了各个传播技术的界限,突破地域及时空的限制,实现对重大事件全面、立体的报道,深入拓展报道视野,但是媒介融合并没有改变信息实质,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依然没有改变。因此,我国新闻从业者一定要充分认清时代形势,针对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通过准确把控重大事件报道方向,实现重大事件的报道形式和内容的创新,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进而树立良好的媒介公众形象。

[1]孙佳乐,谢峥嵘.媒介融合时代重大事件报道新突破[J].青年记者,2010(20).

[2]曾军辉.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和新浪微博为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3]罗雪蕾.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直播活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

[4]邓晓璇.媒介融合中网络新闻专题的突破与创新——以新浪网2010与2011两会专题为例[J].青年记者,2011(27).

[5]李弋.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直播的商业盈利模式[J].声屏世界,2010(2).

[6]陶忻玥.试论媒介融合下的媒介事件报道策略——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上海世博会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0(11).

猜你喜欢

重大事件媒介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本周重大事件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浅析重大事件中的新闻策划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