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16-02-28马炜玮
马炜玮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马炜玮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本文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和教育专业人才,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新媒体;网络传播人才;高校;教育与培养
1 当前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1.1 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结构设计失衡
通过国内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教育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业务指导还是行政管理,基本上都是将专业、课程设置在传播学范畴,课程安排也沿袭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内容。从师资力量上来看,这一专业的代课老师,多为新闻传播专业,无法体现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特点。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标定位不准确、不清晰,且课程结构设计失衡,导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含金量少、重理论轻技术,甚至缺乏具体的培养方向。
1.2 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从当前行业及学术界来看,真正研究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并不多,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高校老师多来自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及信息技术学等学科教学阵营。但传统的学科和教育教学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与新的专业融会贯通,尤其是一些课程的设置与新型人才的培养期待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未能完全打通,导致学生变为老师的“忠实听众”,机械、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凸显新课程的特色。
1.3 实验设施不配套,缺少实践基地和条件
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且对摄、录、编和播等要求非常高,实验室、配套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但调查发现,除少数一本院校具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外,其他多数高校教学配套设施不全或根本没有配套教学设施,仅有的一些设备也因硬件缺乏、教学设备老化,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教育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二三线城市中的高校理工科院校内部设置的文科院系,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办学资金严重不足,加之投入不够,缺乏实践基地等,教学难见成效。
2 加强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丰富和健全课程内容体系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传统模式上的厚基础、宽口径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有效适应现代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强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为此,各类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应当立足本校特色、优势及办学传统和宗旨,强化、细化和深化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目标,重点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其主要依托于广告学院办学的优势,在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上立足于新媒体广告策划及营销;其中,汉口学院的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重点课程是素描、色彩、透视及三维动画和摄影等,致力于培养学生新媒体领域的艺术创作和研究能力。
2.2 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力度,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形势下,国内各类高校均应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尤其要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基层进行实践和锻炼,协调好教学与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实行统一管理,强化院媒之间的互动。在聘请专家时,应当适当降低学历门槛,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授课、讲座及技能培训和相关项目合作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和模式,大胆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完成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课题作为目标,并将课题理论层面的知识结合实际技能。选取的项目应当结合多个知识点和层面,具有实用性、综合性。例如,数字报刊编排及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自主选取,并自定义相关主题文字和图片等内容;同时,要与文案写作、摄影和PS处理等课程关联起来,做好学科之间的交叉,使各学科的教学成为一个整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对实践操作的要求非常高,多媒体实验室和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笔者建议,高校之间可以进行跨校、跨院合作,多种专业共用,打通教学和实验平台。例如,本专业可以与新闻学、广告学专业共建共用摄影摄像室、虚拟演播室,并与信息技术专业共建共享网络实验室等。除适当增设实验实训室及相关设备外,还要加强课程合作以及项目合作,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处及记者团等校内机构和社团作为实践基地。
3 结语
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传媒从业人员供需存在着失衡现象,美工、编辑、设计、APP研发及新媒体运营和推广人才短缺。高校应当立足实际,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1]夏莉霞.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新闻传播,2016(3).
[2]刘艳娥.大数据时代网络新媒体专业整合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与基本定位研究[J].云梦学刊,2016(3).
马炜玮(1984-),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