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女性媒介形象的探讨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时期

李 娜

(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山西 运城 044000)



新时期女性媒介形象的探讨

李 娜

(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我国新时期女性媒介形象的诞生与成长是在借助大众传媒的良好发展势头下逐渐形成并受到全社会关注的。为了能够使女性形象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反映,本文在分析目前女性媒介形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措施,旨在为重塑我国新时期女性媒介的良好形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女性媒介形象;两性平等

一、引言

我国的女性媒介发展起始于“五四”时期,经过了不同时期、不同思想的影响。新时期的女性媒介与原本的女性媒介不同,新时期的女性媒介弱化了具体的某一种媒介形式,而是以结果为主,通过传播女性关注的话题、以女性作为传播主体,研究服务于各个层次的女性的先进性别观念、性别舆论环境的专业化大众媒介,包含了以女性为议题的媒介作品。通过上述媒介形式为大众树立女性媒介形象,不同时期女性的媒介形象受到思想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而新时期下的女性媒介形象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二、新时期我国女性媒介形象的现状

(一)性别歧视

虽然目前社会大部分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并不是大众传媒的刻意所为,但是仍然反映出传媒性别意识的缺失。[1]例如,某些报道车祸事故的发生,总是以“女司机”作为标题,像“郑州女司机开车撞上BRT站台,工作间墙壁被撞穿”、“监拍女司机开车走神轿车失控翻滚,四脚朝天滑行数米远”、“安徽一女司机上午刚拿驾照,下午开车撞倒两人”等新闻均会在标题中重点指出女性,这些媒体都是为了提高点击率,但是实际上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

还有在各种女性期刊中,刻画出女性不愿意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者做出牺牲就会被人说三道四的现象。还有部分期刊总是报道女性遭受迫害的事件。虽然新时期的性别歧视弱化明显,但是仍然存在。[2]

(二)消费主义倾向严重

女性消费的服装、护肤品、化妆品等多种产品广泛充斥在市场上,使得女性被定义为消费动物。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在女性媒介传播的内容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各种针对女性的身体消费、化妆品消费等的内容充斥其中。在电视节目中也主要以时尚类节目、谈话类节目、幼教类节目、女性剧场为主,大量的信息都在促进女性的消费欲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消费,但是给其他坚守女性立场的女性媒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传播内容低俗

新时期的女性媒介,大都离不开时尚、化妆、美容、护肤、情感、饮食等方面,而对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话题涉及比较少。[3]在一些女性网站中,仍然以时新服饰、化妆品等为主,缺乏对女性事业、多元化需求的关注。例如,以女性为主要目标群体的《知音》等女性生活杂志,由于在内容选择上出现偏差导致逐渐失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重塑我国新时期女性媒介良好形象的措施

(一)采取多元化的报道策略

新时期下,传统的主妇形象以及花瓶形象已经不能被现代女性接受,新时期的女性更加愿意去掌握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内涵,实现在社会中的独立生存与发展。因此,我国女性媒介应该积极拓宽更加具有价值的内容,不能总是停留在护肤、化妆等方面,还应该适当增加能够彰显出新时期女性的独立之美的一些社会性话题,通过这种话题的延展有效地为女性提供一个全新的价值维度。从女性的现实需求出发,去拓展更加积极、广阔的社会话语空间,让新时期的女性能够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同样也可以从商业、教育、体育、科技等多个方面融合女性方面的话语呈现出一个不同的粉色特质。

(二)消除性别歧视

消除性别歧视首先需要从制度上消除性别的不平等。从目前我国的相关制度现状来看,虽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但是也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抵制性别歧视。我国在2016年3月1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这一法案并不仅仅只是对家庭中女性的保护,还包含了对其他受暴力危害的成员的保护。

新时期应该从观念上消除性别歧视,通过利用大众传媒以一个平等的视角去展现女性,同时不能为了提高收视率、点击率、关注度发表一些轻视女性的信息,女性媒介更加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新时期女性的形象,最终确立一个丰富多样、平等公正、独立自主的女性媒介形象。

另外提高媒介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对树立良好的女性媒介形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4]本身媒介工作者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新闻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在性别意识的培养方面相对缺失。通过加强媒介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让媒介工作者既能够具有良好的社会行为敏感意识,又具备一个较强的性别平等意识。

(三)强化新时期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

新时期下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已经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部分女性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在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中的主体意识。社会中频发的各类事件,如“女员工怀孕7个月突遭辞退 公司:未婚先孕”、“女子因怀孕被单位辞退 心情低落致流产”等事件,要求女性在特殊时刻必须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同时还需要不断强化女性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一些媒介可以适当报道一些成功女性,通过这种方式为广大的女性同胞树立一个榜样,帮助普通女性成就自我。

四、结语

女性的不平等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大众媒介作为传播的一个平台应该作为体现性别文化的一个窗口。大众媒介应该传播一种积极向上、具有良好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期女性形象,将社会性别意识与女性媒介形象结合,通过各种正面、积极的报道促进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自律,确保两性平等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有效实现新时期良好女性媒介形象的树立。

参考文献:

[1]孙玉双,曹振宝.中国女性媒介的现状探析[J].现代视听,2009,11(03):65-67.

[2]黄海红.从媒介女性形象传播视角看文革时期海报中的女性形象[J].东南传播,2009,29(08):96-97.

[3]王蕾.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J].新闻记者,2011,25(12):87-92.

[4]韩敏.“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妇女媒介形象研究——新妇女的想象共同体[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33 (06):61-6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156-01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