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的“软实力”与“硬标准”
——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与发展

2016-02-28田勇刚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时代特色软实力

田勇刚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 周口 450000)



传统媒体的“软实力”与“硬标准”
——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与发展

田勇刚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周口450000)

摘 要: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指出问题,承认危机,不是否定和倒退,而是向更高层次和境界的提升。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发展也是如此。

关键词:语言功力;时代特色;传媒整合;融合式发展

一、回顾既往——传承的信念引领我们前行

新中国的广播从1940年发展至今,70多年间,老一辈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声音的训练和探索上,用自己的毕生心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齐越、夏青、葛兰、铁城、方明、雅坤、林如、虹云等一代又一代老播音员就像一面面旗帜,矗立在我们面前,让人敬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趋向不断提升,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价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节目中的智慧型、专家型、亲切型、幽默型等富有个性特色的主持人,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有些年轻的主持人由于自身欠缺素质,阅历贫乏,学识不足,使得节目内容的深刻性和形式的创新性不够;有的主持人以追求“小资情调”为时尚,陶醉于少数低龄听众的追捧,盲目自我欣赏;有些娱乐节目主持人受港台文化影响,满嘴港台腔,一些媚俗甚至低俗的节目时有出现;一些节目主持人废话多、水词多,言不及义,语无伦次,缺少信息量,也缺少对听众的真诚服务,被听众归纳为“一无见解,二无热情”的“甜蜜噪音”,越来越受到听众的反感。

面对危机,如何应对?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对广播人才选拔机制和节目的制作、播出管理方式等进行深入的改革。当务之急,还需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岗主持人学习、培训机制,让每天疲于奔命的主持人有机会充电。而在语言传播方面,要引导主持人重新回到《中国播音学》所阐述的语言艺术创作道路上来。

呼唤《中国播音学》的回归,不是要恢复到以前“三大件”的状态,而是要紧密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节目形态和主持人业务状况,把播音学的精髓与当前广播节目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学习和实践《中国广播学》阐明的语言艺术创作道路和方法,全面提升主持人的语言功力,从而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颂指出:语言功力不是“语言的功力”,它比语言的功力广泛、深刻得多。语言功力从观察力开始,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回馈力都在语言功力里。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将播音主持创作过程概括为“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与听众”。要让主持人理解这一创作过程以及“内部技巧”、“外部技巧”的各项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还要训练主持人的新闻播音能力。近年来,广播节目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新闻节目的样式,消息稿件的写作形式,导语加主体、背景的结构特点,精炼准确、言简意赅的文字风格等,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就要求新闻消息的播音仍然要符合稿件的风格特点,以准确、清晰、明快的播报语言为主调,并结合播音语言技巧。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播音对重音、连停的把握有更高的要求。

二、直面现实——创新引领我们再铸辉煌

就传媒产业而言,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及传媒产业。CNN、BBC等境外强势媒体资本雄厚、资源丰富、经验老到,并且在国际舞台上掌握着主流世界的话语权,他们带来的压力就在眼前。在技术进步的猛烈推动下,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传媒发展重心出现了转移:从“渠道霸权”竞争到“软实力”较量;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的转变;从市场占有率到个人占有率的转型;从“巨内容”打造到“微内容”利用的延伸,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

面对当今传媒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要真正适应全球化发展大势,跟上世界传媒产业发展的步伐,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直面现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谋求更新、更快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改革创新,不但是局部的,而且是全局的;不但是当前的,而且是长远的。

要处理好尊重规律与勇于跨越的关系。要改革创新就不能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要培养未来需要的高素质播音员、主持人,就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及时跟上当今传媒的步伐。我们的改革创新,一方面要从细微入手,小心求证,进行战术层面的钻研;另一方面要着眼大局,大胆设想,开拓战略层面的视野。只有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才能抓住竞争中的先机和主动权,变生存挑战为发展机遇,快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播音员、主持人应分为两个标准区别对待。播音员是标准的语言工作者,要具备播音员的职业素养和语言功力,要运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普通话(一甲甚至超一甲),流畅、准确、无误地完成对稿件的播报。优秀的主持人则侧重主持、交流和驾驭的能力,要有观点和分析,具备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具备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一个人的专业性、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均特别出色,那么对其标准普通话的要求,甚至对其音色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当然以能让人听明白和不讨厌为最起码的条件)。这样,很可能会诞生更多的优秀主持人。反之,则会将不少职业素质非常高的主持人挡在门外。播音员应该更加注重标准语言及语音的表达功力,主持人则应更加注意专业知识和其在专业领域里的权威性。

三、展望未来——探索传统媒体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进步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收听工具愈发现代化和多样化。尤其是手机广播和网络广播等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形式的出现,不仅扩展了新的传播途径,也突破了以往收听电台的地域和终端限制,使得广播的伴随性特点愈发明显,互动性也更强。广播的伴随性特点也令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成为广播的忠实听众。

但在广播广告市场“尚好”的背后,传统广播的收听率与收听行为却呈下降态势。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浏览信息、听音乐和玩游戏,挤占了以往用来收听广播的时间。资深广播人一致认为,新媒体对于广播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确实分流了广播受众,瓜分了广告市场;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是继汽车之后的又一个广播拯救者,它延展了广播的空间和时间,为广播迎来了新的曙光。看上去,新媒体对于广播是“狼来了”,但新媒体又可以看做是广播汲取养分的“娘来了”。

新媒体克服了广播的传输弱点,强化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技术、新应用,增强了广播与听众的互动,活动营销也更为便利,这些都是新媒体给予传统广播的红利。从移动互联的角度看广播,能看到更多的机遇。目前,多终端收听广播的趋势已经形成,以往最主要的终端——收音机的收听率在下降,mp3、mp4的收听率也在下降,手机、ipad、车载广播、数字电视广播、互联网收听在增加,收听终端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移动化的特点。

广播市场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电台、电台官方网站、电台官方APP、各类网络电台APP、微电台、微信电台、音频定制产品等目不暇接,广播的收听行为发生变化,收听时段发生迁移,收听人群也发生了变化。新媒体给广播提供了多平台发展渠道,广播人如何通过车载移动、微信、微博、APP、电脑网络等平台,多角度、多维度、多终端地延伸和拓展传统广播的传播路径,根据终端的不同,实现内容的差异化、碎片化、专业化发布,是新媒体时代广播抓住机遇的关键所在。

广播的自身优势,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它可以与手机融合,开展手机广播服务,也可以与互联网结合,开展网络在线直播或点播服务,从而实现与其他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互补、差异化内容的互补以及服务模式的互补。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其独立发展之外,一定会交互、交叉融合发展,或许新的媒介也将由此产生。总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只有尽力扩张“声音”范围,才能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巨大的社会需求的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只有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未来才能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范玮.广播节目声音质量评估现状及问题[J].中国广播,2014(03):12-13.

[2]胡正荣,曹路,雷跃捷.广播的创新与发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5-18.

[3]杨英法,苗方朔.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融合模式研究[J].新闻战线,2007(6):23-24.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126-02

作者简介:田勇刚(1967—),男,辽宁锦州人,播音名皓然,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总监助理、主任播音员,1992年就职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播音主持23年,2006年被河南省广电局评为首席节目主持人,2008年获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名播音员”称号,2000年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10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提名奖获得者,2012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目前担任具有60年历史的时政性优秀栏目《河南新闻》及《河南新闻联播》主播,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

猜你喜欢

时代特色软实力
时代特色
浅论中国梦的内涵和特色
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打造时代音乐教学特色
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民族文化与时代特色的完美融合
浅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时代特色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