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的俄语时政新闻翻译实践

2016-02-28甘晓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时政新闻目的论

甘晓强

(新疆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的俄语时政新闻翻译实践

甘晓强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摘 要: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任何新闻事件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以功能翻译学派目的论为起点,以俄语新闻翻译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指导,开展对时政新闻翻译的研究将有效提高新闻材料价值的利用。本文以俄语时政新闻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实践经验总结梳理了俄语时政新闻的词汇特点及翻译观念,列举翻译实例细致剖析翻译过程中可采用的翻译方法,以求译文能够遵循目的论原则,具体、简明、扼要地传达原语信息。

关键词:目的论;时政新闻;翻译实践

一、引言

新闻翻译在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而时政新闻作为新闻体裁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动向、政策实施、国情变化等情况,最直接地体现出了国家意志和对象国的社会动态。本文试图在功能翻译学派目的论的视阈下来对俄语时政新闻的翻译进行研究与剖析。

二、俄语时政新闻概述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时政”,即时事政治的简称,《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当时的政治情况”。[1]时政新闻——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动向、政策实施、国情变化等状况,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出国家意志和国家社会动态,具有明显的“风向标”、“信号旗”的作用。

(二)俄语时政新闻的语言特点

1.词汇特点。(1)大量使用政治术语。时政新闻中报道的事件和传递的信息绝大多数与政治活动相关,政治活动总是具有特殊的政治性、重要性、严肃性和正规性,对于此类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往往才用专门的政治用语,即政治术语。(2)大量使用缩略语。缩略语是俄语名词的一种特有现象,它由构成该词组的各个单词的缩略部分组合而成。俄语缩略语中包含大量信息,缩略词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并且已经非常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俄语时政新闻报道中也不例外地大量使用了缩略语。(3)大量使用抽象名词。抽象名词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指并非是眼见为实的客体,而是指人脑认识客观世界之后形成的抽象概念,这一特点使得抽象名词的意义显得十分虚泛,不便于理解。在俄语时政新闻中广泛出现的抽象名词多是带-ность和-ство后缀,这些抽象名词的使用能够提高时政文本的修辞效果。

2.语法特点。(1)频繁使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使用能够有效地突出句中的重点要素,易于读者更加迅速地抓住重点,同时也能省略一些不必要的冗余信息,使新闻报道更加简洁明了,因此该用法频繁出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中。(2)频繁使用复合句式。俄语时政新闻中大量使用由短句组成的复合句,即通过小块的语言信息来组成整体的、复合的语言信息。复合句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将诸多内容相关,但却非常零散的信息叠加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之中,节省了后续再次对同一内容的重复说明。(3)频繁使用倒装语序。俄语时政新闻中常见“先引其言,再闻其名”或是“先述事件,再说出处”的行文方式,这种行文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先抛出重点信息,再叙述次重点信息,这也符合时政新闻一贯的突出重点的原则。

三、目的论视阈下俄语时政新闻的翻译

(一)翻译目的

新闻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让译文受众准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最终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交际效果”,[2]而在目的论视阈下对新闻翻译开展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突出译文受众的目标定位,即以译文受众获取最新新闻资讯为新闻翻译目的,从海量的新闻报道中发掘出最具现实指导效用的信息,以最小化的时间及人力成本换取最大化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用明确的翻译目标指导新闻翻译的实践活动。

(二)新闻翻译的价值核心

原语新闻所蕴含的一切价值都是以原语言为载体,以原语新闻文本和内容为表现形式,原语受众作为原语新闻的第一受众,可以无障碍地接受原语新闻所传递的信息及内涵,充分利用新闻中蕴含的全部价值。而对于译语受众来说,基于原语言的新闻信息及内涵在认知和接受乃至价值利用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障碍。新闻翻译的存在就是为了打破这种障碍,为译语受众认知和接受原语新闻信息、利用新闻信息价值创造条件,使新闻资讯信息在目的语中再次实现有效传播。

(三)翻译方法

勒费维尔指出,翻译方法学不应由一系列规范组成,应该描述翻译者能够采用且已用过的一切可能的策略,如直译、意译、自由译、改译、等效翻译等,全是翻译者能够采用且已用过的策略。黄忠廉教授在《科学翻译学》一书中指出,翻译策略的描述并不在于为译者开出处方,硬性规定必须如此这般地译,而在于为实践者提供思路,实践中可能用一种策略,也可多种方式综合使用,还可创出新的翻译策略。[3]以目的论为牵引的新闻翻译主要服务于新闻译文受众,旨在达到原始新闻信息内容的再传播,最终获得一定的交际效果。

1.对译法。又称为直译法,这种翻译方法既能够保留原文的基本行文格式、句型句式,又能够准确而不失形象地表达原文内容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文的遣词造句基本能与原文形成一一对应的形式。

例1:Мы должны развивать предсказуему ю пенсионную систему,и естественно заниматься ее 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ем,оптимизациеряда пенсионных механизмов.

译文:我们应该发展起一个预期的养恤金体系,然后使之完善,优化一系列的养老金制度。

例1的前半句Мы должны развивать преск азуемую пенсионную систему与汉语的语法表达习惯完全形成了一一对应,主语мы对应翻译成“我们”、谓语развивать对应翻译成“发展”、宾语пенс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对应翻译成“养恤金体系”,同时再补充上用来修饰谓语动词的副词должны对应翻译成“应该”、用来修饰宾语的形容词предсказуемый对应翻译成“预期的”,总体上呈现出了“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型结构,因此直接采取对译法进行翻译。

上述翻译实例基本上都使用了对译法来进行翻译,这主要是因为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近似于或大致等同于译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基本上呈现出了“主语+谓语+宾语”再辅以副词和形容词进行修饰的形式,语言信息的表达是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出现的。对译是翻译过程中最为直接、典型的翻译方法,只需要根据原文词句对照翻译,逐词逐句进行翻译即可。

2.增减法。即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适当及合理地增加补充一些关键信息点、删除一些冗余繁复之处,来达到更加清晰、准确、简洁地表达原文内容意义的目的。例如:

译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联系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恢复起来。

例1中涉及我国主权问题。台湾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翻译过程中并不能直接出现“台湾”,而要称为台湾地区,如在本例中出现涉及海峡两岸问题,对Тайванем的翻译应该进行补充,翻译为台湾地区,此处的КНР и Та йванем 翻译也应该遵循我国“一个中国”的政治主张,翻译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

总体来看,增减法多用于补充说明和去除有可能影响语言表达的冗余信息,使得译文翻译出来能够更好地让读者理解,更便于译文读者提取原文的实质内容。

3.转换法。由于中俄两种语言各有各的语言特点、语法形式和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俄语表达方式与汉语表达方式出现偏差,如果直接将俄语翻译成汉语可能会造成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即通常所说的“翻译腔”。要将俄语原文真正翻译成汉语译文少不了对原文进行一定的转换,有的是在句型结构上进行转换,有的是在词汇意义上进行转换,但终归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便于译文受众更加方便地阅读和提取信息。

4.分合法。前文讲到了俄语时政新闻中常用复合句式,在翻译这种复合句时应该注意在分离句子形式或重新组合句子形式的同时,保持句子意义的完整无损。翻译中,应以译文表达习惯为参照,以符合译文受众的阅读习惯为目的对原文句式结构进行语表层面的分合。

例1:В ходе сегодняшней «Прямой линии с Владимиром Путиным» вопросы и просьбы глав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адресовали не только взрослые.

译文:在今天举行的与俄罗斯总统“直接连线”的节目中,向国家元首提出问题和请求不仅包括成年人。

例1中,原文仅通过一句话就交代了事件背景及事件内容,但是翻译成译文时,如果仅用一句话来表达信息量如此巨大的语句就会使译语显得非常拖沓繁琐,不利于译文读者的阅读与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其分成两句话来表达,首先交代时间和事件背景情况“在今天举行的与俄罗斯总统‘直接连线’的节目中”,然后再表达出事件的主体内容“向国家元首出问题和请求的人不仅都是成年人”。

例2: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на церемонии открытия II Всемирн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по управлению интернетом в китайском Учжене заявил о поддержке «курса на усиление роли мирового сообщества в управлении интернетом» и о суверенном праве на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х сегментов глобальной сети.

译文:在中国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管理大会开幕式上,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表示支持“加强国际社会在互联网管理中作用的方针”,支持国家在管理全球网络本国网络方面的主权。

例2同例1类似,原文仅用了一句话就传递出了说话人、背景条件、两个说话内容,但是译文的行文方式和语言习惯无法在一句话里传达出如此复杂的信息,因此必须要将原句进行分化重新组合,首先交代背景情况на церемонии открытия II Всемирн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по управлению интернетом в китайском Учжене(在中国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管理大会开幕式上),然后点出说话人的行为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заявил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表示),最后将其所表达的两个内容分别罗列出来о поддержке «курса на усиление роли мирового сообщества в управлении интернетом»(支持“加强国际社会在互联网管理中作用的方针”)和о суверенном праве на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х сегментов глобальной сети.(支持国家在管理全球网络本国网络方面的主权。)如此进行分化将更加有利于译文受众理解新闻内容,挖掘新闻价值。

复合句的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难点,在俄语新闻翻译过程中常常会碰到长句、复句、难句,对这种句子的拆分与重组都必须考虑到原语内容的完整与准确,利用分合法能够有效破解长句、复句翻译的困难。

四、结语

以目的论为牵引的新闻翻译主要服务于新闻译文受众,旨在达到原始新闻信息内容的再传播。翻译工作是一项主动性、主观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不仅仅语言词汇转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原语新闻中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以最精确、最简洁、最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广大译文受众,这才是目的论翻译原则的根本。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78.

[2]刘立.跨文化视角的新闻翻译的标准和策略[J].新闻界,2012(13):80.

[3]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9.

[4]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04.

[5]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267.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03300--0022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时政新闻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翻译活动中母语的重要性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