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鲍德里亚的传播思想看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以央视新闻人物专访《面对面》节目为例
2016-02-28王烨
王 烨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从鲍德里亚的传播思想看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以央视新闻人物专访《面对面》节目为例
王 烨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电视被看作是具有后现代性的典型媒体,电视传播的瞬间性、信息快捷的周转、消解与现实的距离感、把现实转化为图像等特性是电视逐步具有后现代特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一些传播思想来分别论述央视新闻人物专访《面对面》栏目中如:节目内容形式、主持人形象、语言符号和画面与图像技术、新闻叙事模式等内容的特征,并对上述内容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
电视新闻;特征;鲍德里亚;《面对面》
后现代思想家的鲍德里亚,针对全球性的消费意识膨胀、信息的内爆、人类主体性的沦丧、视觉影像的仿真、瞬时性等等方面,提出了自身关于媒介的传播理论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让·鲍德里亚认为,电视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营造了一个超越真实的仿真世界。电视新闻传播者通过对现实事件内容的重构和编码,使受众置身于符号的意义中并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解码产生受众脑海中的“现实”。本文将从“仿真性”“去历史性”“符号消费”等鲍德里亚针对电视这一后现代性媒介所提出的传播理论,分析电视新闻人物专访节目的内容和特征。
1 《面对面》的节目内容形式
新闻人物专访节目多选用具备较强故事性的新闻事件当事人,通过与主持人进行一问一答的对话,来向观众呈现出一件新闻事件,或者通过一系列新闻当事人与主持人的对话和现场情景仿真再现让观众身临其境去感受新闻事件。而《面对面》在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的选择上主要有三种形式,通过这三种形式内容在电视中的播出,以获得观众对于节目的关注度与节目内容中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认知和认可。①通过一系列新闻事件展示一个新闻人物的人生经历,这个“新闻人物的人生经历”也许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写照,也可能代表一种社会面貌或一代人成长的路程等,这些都与观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人物经历的回顾如同对历史的重现与思考;②通过对一系列新闻人物的采访,向受众呈现一件新闻事件。节目通过以对话的形式来对新闻事件进行陈述,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或受众所迫切关注与需要关注的社会话题,也揭示了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心理和生存状态,来引发观众的思考;③通过采访一个新闻人物来呈现一段故事或者新闻事件。
从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消费社会景观的特点看,上述的节目内容形式,多具有迎合受众求知欲与窥探欲的特征,观众在“去历史性”的电视节目中满足了对于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求快、求新、求异的欲望。新闻具有“商品性”,《面对面》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囊括了时下的热点社会问题、重大事故灾难、热点人物经历、当下国家政策与面貌等等,实现了与观众日常生活信息需求的对接。而人们观看节目更多的是发现新闻背后的人物故事、事件原因以及节目内容设置的符号意义。《面对面》涉及更多的是新闻事件,但对于人物经历的采访不免给节目带来了一定的消费主义色彩,使观众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对人物的崇拜、深度窥探。
2 《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让·鲍德里亚提出,“消费社会的符号消费逻辑使得对视觉享受的要求重新占据了对意义的要求。”电视这一后现代传媒,使得其他媒介不能逾越的距离感和虚拟感消失。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主持人如同与自身对话的对象,心中的信息求知欲和视觉的享受被无尽的挖掘和满足。本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面对面》中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2.1节目主持人的采访风格
采访的形式一般决定了观众对于采访内容买不买单,传播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甚至高过预期,节目的影响力与收视率是否能提升等等方面。《面对面》节目中,在嘉宾与主持人的对话中,主持人通常会采用“质疑”方式对嘉宾“步步紧逼”,实现深层信息、深度新闻、新闻背后故事的挖掘。主持人不会迎合嘉宾的态度,而是站在怀疑者的角度对话采访对象。而通过这种访谈方式,为观众营造了紧张激烈的心理交锋环境,满足了观众迫切知道真相的快感。其次,在对待采访对象的态度上,主持人采取“平视”的方法消除访谈双方的地位差异性,尽量以不卑不亢的倾听方式平衡了交谈双方的心理状态以此为基础产生互动,使嘉宾慢慢消除心理防线。最终采访对象以接近真实、平凡的口吻诉说心中的故事,与此同时,场外的观众已对此产生共鸣,仿佛自身也经历了一次新闻事件。
2.2节目主持人形象的设计
电视是一个感官致胜的技术产物,人们面对眼花缭乱的画面和图像,通常会产生只注重感官享受而忽略信息内容的现象。主持人的形象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节目的效果。在《面对面》的节目中,主持人的着装朴素简单,把观众提前带入一个严肃真实的拟态环境中,潜意识诉说新闻事件将要呈现的背景,从视觉上说服观众。并且在节目中,让观众的注意力停留在采访对象的神情、行为表现上,让受众的关注点更多的被新闻事件和故事吸引。这样的形象效果,使得观众对主持人所说的话与提出的问题深信不疑,对于节目的严肃性真实性无所质疑,最终受众变成了对于节目的忠实消费者。
2.3主持人品牌化
前《面对面》主持人王志以其自身严肃、踏实、平易近人的形象在观众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的节目主持人董倩、张泉灵、古兵等都延续了之前王志的主持特点,带给节目以真实、客观、中立、严肃的特点。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主持人类别品牌化的趋势。人们接触有关《面对面》的信息,就会联想到这一系列品牌化了的主持人。那么经过了品牌化的主持人就会形成一种“明星效应”。主持人品牌化符合鲍德里亚所定义的消费主义的概念,人们所消费的已经超越了基本物质需要,转而到了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观众对于主持人品牌形象的买单正是对主持人品牌化符号化之后带来的象征意义,即节目内容的定位与内容的传播目的。所以,不仅仅是《面对面》决定了主持人的风格、形象、定位等,主持人同样将节目一起带入一个符号化象征化的语境中,让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身临其境仿佛与主持人、采访对象在一同对话,并在时间与空间的融合状态下见证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历史的回顾。
3 节目中的语言符号和图像与画面技术
3.1语言符号的去教化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提到,“各类新闻中的伪善煽情都用种种灾难符号(死亡、凶杀、强暴、革命)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平静,而符号的这种冗长煽情随处可见。”《面对面》在语言符号的构建和设置时规避了伪善和煽情,节目的宗旨是“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用对话记录历史,以人物解读新闻。”《面对面》打破了传统的说教与灌输形式,使人物和主持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让人物的话语符号产生意义与象征进行语言的碰撞,以此发现新闻背后的真相与现实。
3.2图像与画面技术的仿真性
鲍德里亚看来,“电视蒙太奇式的剪辑信息就是失去所指的能指的无尽指涉。在消费社会的符号结构中,电视反映的现实并不是真正的现实,而是超现实,一种真实和非真实内爆的现实。”《面对面》对于无法回到新闻现场的新闻事件会通过图像的合成与后期视频的剪辑,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新闻背景图像,向受众提供一个电视所反映出的现实而不是现场真实的现实。在2015年8月9日播出的节目《航班上的隐情》中,节目在图像处理方面,对飞机舱室内进行拍摄以及将当时现场凌乱感的再现、当事人手机视频的剪辑、对事件发生后的照片挑选等,最终与人物采访过程合并一体,随着一个人物的采访话语终止,画面立刻切入对当时新闻场景的重现,在节目内容的最后向观众呈现了拍摄的事故现场照片。这一系列的图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让观众把拟像当做了现实,在真实与虚拟中徘徊。
4 节目的叙事模式
21世纪后人们在心理上对电视的依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这是消费主义逻辑在媒介层面上的延展。人们在电视中渴望得到真实,甚至是超越真实的真相,人们对电视的认识达到了空前,同时电视也改变了人们判别真相的认知模式。电视新闻对内容的叙事模式则决定了观众对事件和人物的心理感受和认知结构,受众在对意义的消费中获得解码后的感悟。
《面对面》的叙事模式首先是突出对话性的冲突,但并不是与采访对象进行争吵时的沟通,而是通过对采访对象话语的“质疑”和“追问”,让采访对象产生激烈的心理活动和迫切说出真相与心里话的冲动。主持人希望通过制造对话的“冲突点”、制造相反的假设来挖掘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向观众呈现观众想知道的和不能知道的,满足了受众的窥探欲和求新欲的同时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和吸引力。
其次是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故事化,使要陈述的内容连贯、完整,如同将一部纪实片呈现给观众。《面对面》中的节目内容形态其中最具有故事性的是通过一个事物对新闻人物的人生经历进行呈现的形式。如2014年5月18日的节目《张艺谋:选择归来》和节目内容中提到的《舌尖上的中国》,都是通过一部电影和纪录片来展现了一个人物的特征和经历,用采访对象的话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和事实。
5 结语
“在媒介时代,我们从视觉形象中接受的刺激越是丰富,越是强烈,我们对这些视觉形象的感知越是麻木和无动于衷。”作为后现代思想家的让·鲍德里亚无疑对电视媒介有着批判的态度,电视技术将短暂、快速、零散的信息聚合在一个屏幕中,让人们享受着文化快餐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随之分解出多元异质的形态,在视觉的刺激和冲刷中进行“狂欢”。电视新闻人物专访节目正是站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广场上,对传统的权威话语、逻辑形式、绝对化中心、精英统领意识等等传统进行着颠覆和改变。当然,技术的变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新闻内容的煽情化、消费符号的植入、营销手段对新闻文体的侵蚀、故事统领新闻真相等等现象都不得不引起电视人、媒体人的重视和反思。电视内容的编码营造了超越真实的仿真世界,人们生活在真实中的真实,并且在拟像中解码来自现实的意义和符号以获得新的“现实”。
[1]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汪德宁.“超真实”的符号世界——鲍德里亚的文化理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罗小凤.超真实的后现代话语——让·博德里亚拟像理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4]王卓慧.伯明翰学派的电视观[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蔡骐,全燕.后现代法则与电视新闻[J].现代传播,2004(4).
王烨(1992-),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