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梁赞诺夫的命运三部曲论喜剧的讽刺性

2016-02-28梁志刚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李老板喜剧电影喜剧

梁志刚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从梁赞诺夫的命运三部曲论喜剧的讽刺性

梁志刚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喜剧作为当今电影界喜闻乐见的一种电影类型,深受大众喜爱。但是,提及喜剧的讽刺性,很多人却知之甚少,很多人都认为喜剧就是段子的罗列,是笑料的集合,却往往不知道喜剧真正的艺术价值——讽刺性。本文从分析梁赞诺夫的喜剧电影风格入手,结合喜剧与讽刺性的历史渊源,并与当今的电影进行对比,从而反映出当今喜剧电影在讽刺效果、讽刺力度两方面的不足和进步。

喜剧;讽刺;梁赞诺夫;影视;比较

一、梁赞诺夫喜剧的风格

梁赞诺夫是苏联现实主义喜剧大师,“写实”一直是他喜剧电影的最大亮点。现实主义(Realism),又称“写实主义”,即否定一切理想精神,立足于实际,是不需要理想指导的唯物主义论,也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1]梁赞诺夫的喜剧电影即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为表现对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不足,并通过这种矛盾和不足来阐发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思考。

现今,很多喜剧,脱离写实,他们力求夸大人物本身的缺点,使之展露出可笑的一面。例如,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在周星驰的电影里,主角往往是异常的百里挑一的人,不论是《大话西游》中孙悟空转世的至尊宝,还是《无敌幸运星》中的总是化险为夷的幸运星,主角总是带着常人所没有的劣根性。然而,须知现实中是有丑恶的一面的,人的行为本来就有可笑的地方。[2]梁赞诺夫便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他运用写实主义在不扭曲现实的前提下,描写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他笔下的人都是常人,就在你我身边,故事也都是寻常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曲折和离奇。但恰恰是这样的故事和主人公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它是如此真实,如此靠近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我们可能会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二、喜剧与讽刺性的渊源

喜剧就是讽刺。

最早的喜剧出现在古希腊,它原是市民阶级为讽刺当时腐朽的政治生活而出现的,在当时,喜剧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相较于悲剧,它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它被贬低,成为市井小民自娱自乐的业余活动。

所以,喜剧自出现便一直带有讽刺性。讽刺性是喜剧的固有属性,也正是因为有了讽刺性,喜剧才被称之为喜剧。有“喜剧之父”之称的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的喜剧作品多涉及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他的喜剧作品多是通过犀利、嘲讽的语句和主人公夸张的表现,来讽刺当时社会的弊病,旨在发挥当时文学的教化作用,引导人们崇尚真善。事实上,在这一点上,他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致在苏联喜剧家梁赞诺夫的作品《命运的捉弄》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为了讽刺当时苏联城市建设中千篇一律的布置,梁赞诺夫让莫斯科的男主人公热尼亚“回”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列宁格勒的另一个“家”中,同样的街道名称、相同的家具、通用的钥匙,热尼亚仿佛就是这个“家”的主人,而这个家中真正的女主人娜佳回到家,在与热尼亚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和巧合后,对热尼亚产生了深深的爱意。最后,热尼亚回到莫斯科,娜佳按照自己在列宁格勒的街道名找到了莫斯科的热尼亚,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乍看之下,雷同的城市布景似乎对个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喜剧中,这种影响在戏剧化的效果下被夸大,在现实生活中,雷同的社会布景让城市之间的个性消失,使得各城市间的区分度变小,城市自己的特色荡然无存。虽然剧中仍不乏搞笑的桥段,但在其巨大的讽刺的前提下,这种笑料便显得十分令人尴尬,让人难以笑对。

三、讽刺效果的对比

调侃和讽刺。

提及喜剧之间讽刺效果的对比,相较而言,还是有明显差距的。以近年较为火爆的徐峥的电影《人在囧途》为例,故事发生在春节,为了赶回家和妻子离婚的出轨男李老板,在回家途中偶遇了四处讨薪的农民工牛耿,从误解到理解,他所讽刺的是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当今社会成功是什么?是外表的充实还是内心的富足?《人在囧途》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但作为国产喜剧的代表,徐峥的电影更多是以段子的罗列推动故事的发展,与梁赞诺夫的喜剧风格不同,徐峥的喜剧电影更像是一种调侃,在他的喜剧中,讽刺效果被弱化,人们关注到的更多的是喜剧的桥段,而非讽刺的现实生活。例如,我们会记住《人在囧途》中的牛耿和李老板跳车时的前扑,会记得一身鸡毛的他们出现在商场,会记得两人共处一室,被锁在门外的李老板挨了一宿的冻的种种搞笑桥段,但如果我们不静下心来仔细沉淀,却极难发现其讽刺的现实意义。

但在梁赞诺夫的命运三部曲中,这种讽刺却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他的喜剧《两个人的车站》中,男主人公普拉东是一个为妻子顶罪的音乐家,在审罪之前,他回家去看望父亲,却在途中偶遇了列车餐厅的女服务员维拉,二人在两天短暂的相识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出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两人又不得不分开,直到若干年后,普拉东的妻子要来看望普拉东,但出现的人却是当年的列车服务员维拉。电影《两个人的车站》中虽不乏搞笑的桥段,但相较于其讽刺的现实意义,段子便不再那么好笑,甚至有些可悲,出于对爱人的呵护而锒铛入狱,自己的爱人却毫不领情,而真正爱他的人为他付出全部,他却无法给予她任何呵护,谁才是他真正的妻子?是法律的名义还是人心的评断?

相较于二者来说,两部影片都是喜剧中的翘楚,但对于讽刺效果而言,梁赞诺夫的喜剧可谓更胜一筹,徐峥的《人在囧途》虽然在调侃和自嘲中可以阐发许多思考,但终归回归到了好人有好报的亘古不变的话题终点。它对主体的升华是通过在故事最后设定某些特定的情节来拔高故事的深层意义来实现的,例如,在故事结尾处李老板没有和妻子离婚,而是选择了回归家庭,承担起作为丈夫的责任,为了感谢牛耿,李老板让人伪装债主,将钱交于牛耿。而《两个人的车站》的升华则在叙事中,一步一个台阶,让观众慢慢沉入其中,慢慢产生思考,使受众在对爱情认识的颠覆和摇摆中树立自己新的价值观,而故事最后,所谓的妻子的出现,回答了前面所有的问题,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所以就讽刺的效果而言,《两个人的车站》要比《人在囧途》更胜一筹。

四、讽刺力度的变化

从浅入深的抨击。

不得不说,讽刺的事物的变化是喜剧电影进步的标志,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矛盾与社会的不足,开始学会指正,学会批评,学会用其自身内在的矛盾来制造笑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在梁赞诺夫的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外表男性化的女强人上司卢金娜局长,外表强势的她内心却极度空虚,手下诺沃谢,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实的统计员,也是人到中年的单身父亲,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生活的重压让其一直盼望着升职,为了这个目的,他接近上司卢金娜,却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女人的迷人之处,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两人也因此擦出了爱的火花。影片讽刺了当时的俄国新贵,他们以成功人士自居,外表光鲜,内心却极度空虚,他们用工作伪装自己,让自己看上去仿佛十分强大,刀枪不入、百毒不侵,但殊不知,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成功的背后是漫漫长夜带来的无限的孤单和寂寞,他们渴望人的接近,却又不想放下高傲的身段和优越感,这种矛盾伴随着他们。就讽刺高度而言,《办公室的故事》讽刺的是当时经济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发达的物质条件下掩盖的空虚的精神生活。整体来说,他讽刺的层面会比较高,讽刺的深度也比较浅,他所揭示的社会的黑暗面更为表面,而这与现在的喜剧题材的选择有极大的不同。例如,前段时间火爆的电影《疯狂的石头》,故事从一块工厂厕所发现的翡翠说起,为了挽救连连亏损的工厂,厂领导决定把翡翠以天价卖出,但这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却被两拨人盯上,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调包、争夺和设计陷害后,被调包后的假翡翠被以天价卖出,而真翡翠却被兢兢业业的民警作为不值钱的礼物送给了妻子,电影讽刺了当今社会有眼无珠的现代人。可以说,他所涉及的层面更为广泛,而且,揭发社会黑暗面的程度更为深入,可以说,对人们的警醒更为深刻。

其实谈及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20世纪的苏联,刚刚起步的经济社会,人们还没有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生活,他们还有梦想,还有更为纯粹的追求。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私有心理变得更为强烈,人们开始为了一己私利而开始腐败自己的内心,昧着良心做事,人面兽心地做人,这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结语

当今社会,物质的发展总要先于精神领域的进步,二者总无法达到亦步亦趋的程度,而正是这种情况,矛盾被凸显,看到这种矛盾,并认识改正这种矛盾正是喜剧的意义所在。随着20世纪无厘头式的喜剧电影的兴起,喜剧本身的讽刺效果正在被渐渐弱化,更多人去看喜剧,只是为了瞬间的快乐,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也让喜剧电影导演的价值观开始出现动摇,他们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而偏离了最初的方向。虽然现在很多的喜剧被定义为轻喜剧,很多导演也更愿意拍摄轻喜剧,但作为电影中重要的一环,真正有意义的喜剧电影依然需要被发扬光大,只有多元化的发展,电影才会更为繁荣,电影界才会有更多元素注入。

[1] [DB/OL]http://baike.sogou.com/v171476.htm,2016-04-20. [2] 缪朗山.西方文艺理论史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72.

[3] 朱雷,崔博.论喜剧教父梁赞诺夫的影视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1(19):57-58.

[4] 康宁.中俄喜剧电影的比较[J].世纪桥,2007(4):137-138.

I01

A

1674-8883(2016)13-0190-02

梁志刚,男,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李老板喜剧电影喜剧
吃货
聪明的光头强
一个不得罪
从《羞羞的铁拳》看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与革新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绝鉴
爆笑喜剧
喜剧世界
2017年法国喜剧电影回顾展开幕在即
回眸2015中国电影:喜剧电影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