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文化认同对国产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2016-08-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韩国国家

张 转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浅议文化认同对国产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张转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大众传媒时代,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视剧有充裕的叙事时间来展现风俗习惯、审美追求、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形态,所以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是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但是,国产电视剧出口数量相对较少且收视率好坏不一,原因大致为制作标准、品牌理念、市场运作等方面。本文重点论述“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跨文化传播国产电视剧;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传播是重要而又普遍的现象。跨文化传播存在“不对称”现象,指的是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国之间在相互文化传播中的不平衡情况。比如引进文化要素的总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总量,外来文化所带的影响力度大于本国文化所能产生的对外国的影响力度。以电视剧为例,其作为精神性的文化产品,是将国家的精祌信仰、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文化内涵跨越民族、地域而向外输出的重要路径。但国家之间的电视剧跨文化传播是“不对称”的,中国每年都会花大价钱引进外国电视剧,而国产剧“走出去”的道路却并不顺。

一、跨文化传播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1959年首次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他针对人类各项研究中存在单一文化研究的缺陷,指出了研究可以在文化间进行接触与沟通的一种新的角度。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将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植入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之上,分析如何更好地扩大国产电视剧的海外销售及中华文明的传播。[1]跨文化传播的模式被称7W,[2]即

Who→What→With A Code→Which Channel ↓To whom→With B Code→What Effect

第一行代表作品的生产国家,第三行代表作品的购买国家,中间的箭头表示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这是两个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尽相同的国家,文化传播有一定难度。在电视剧领域,目前我国来降低或者消除难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两个国家合拍电视剧,这样可以顾及双方的接受与认知;二是“卖方”自身创作的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买方”的审美,主动接受购买。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是本国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有很大程度的认可。

二、国产剧类型出口面临的问题

网络媒体平台相对于电视剧,在传统电视平台的播放上少了许多限制,进而也成为国外电视剧在我国的重要播放平台,对国产剧的内容设置及制作发行产生影响。以至于国产电视剧出现一种现象:流行什么“翻拍”什么。现在大量的电视剧中的白领及学生一族,简直就是“咖啡”“日本料理”“啤酒炸鸡”的活广告,体现的是对国外生活的追求,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借鉴是可以,但要学到精髓,不能把“美式汉堡”学到一半就急于出口到美国,同时还希望得到一致认可,这一点是说不通的。

我们国家是“电视剧大国”而非“电视剧强国”,严重的“供大于求”。“高产”不等于“优质”,“走出去”的国产剧数量少且类型有限。

国产古装历史剧《还珠格格》《三国演义》《红楼梦》《唐明皇》《甄嬛传》《琅琊榜》等作品,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日本与韩国吸收中国文化养分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核心“礼”的内容也随着文化交流涌入两国,尤其是源自我国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许多日本人和韩国人行事的准则。“文化认同”是我国电视剧较多出口日韩,以及韩剧能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本质原因。韩剧《太阳的后裔》更是以23万美元一集的“天价”卖到中国,刷新《来自星星的你》每集4万美元的价格。韩国的电视剧在中国的收视及影响不容小觑,于是文章《几个〈琅琊榜〉才能填上〈太阳的后裔〉的文化逆差?》引起热议。

近几年也有几部家庭剧走出国门。以《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例,其在非洲播放后,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对此反响强烈。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副台长乔·卢加拉巴姆表示:“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是:原来现在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虽然坦中两国有文化上的差异,但婆媳之间、家庭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有很大的共性,因此《媳妇的美好时代》引起了坦桑尼亚观众的强烈共鸣。”[3]这为国产电视剧的输出提供新的思路,现代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收视主体,相对父辈观众没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反而讲述现代社会的情感、伦理和生活的作品更能得到认知。

电视剧的输出其实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交流,首先要对本国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其次把眼光投向国际。《来自星星的你》第一集里,千颂伊曾跟都教授说:“您认为亚洲为什么成为一体呢?我觉得是因为韩流的关系,是文化让我们成为一体。”这几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却一语道破了韩剧的文化野心,最重要的是对于“文化认同”深层理解。

三、文化认同的影响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这其中的含义有两层,简单说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及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同。前者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后者相对的会破坏甚至瓦解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电视剧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反映时代环境,关注人的生存,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侧重感官愉悦、精神放松,作为主流文化承载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所以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都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国外电视剧毋庸置疑会带有他国的文化特色,我们在观看与理解时类似于带着自己的“前结构”①去解读相应电视剧背后承载的意识形态,与自己相近的文化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日韩两国的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且吸收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习俗在日韩两国一直都有保持。韩剧《大长今》涉及的“药膳”更是将韩国料理提升到新的高度,体现的是韩国人对本国传统饮食的认可与推崇。日韩两国非常重视“礼仪”,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有着严格

的规范,晚辈或下级要说敬语,一定不能大呼小叫。而国产剧中的“婆媳剧”却是另一番景象,过于夸大婆媳之间“恶劣”的关系,整个相处过程甚至“鸡飞狗跳”“家破人亡”,就算有的电视剧会编排一个“大团圆结局”,即使这样也不能弥补人们心中的“余悸”。所以,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怎么会“跨文化传播”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剧跨文化传播已相当普遍,面对来自其他国家文化方面的挑战,如何通过文化认同来增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影视作品是很好的途径,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共同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公平正义、真善美是相通的。虽然不同国家所处环境不同,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理念,而且这些“不同”会一直存在,但“仁”“和”,这不仅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其他国家也有高度认同。我们要承认并且接受各国间文化差异的存在,但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共通的文化理念,这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据统计,2012年中国电视剧产量为506部,总计17703集,事实上国内电视剧的需求量也就在8000集左右。[4]由此来看,浪费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浪费电视剧的题材资源。国内的电视剧制作者要把视野扩展到国外市场,在这一点上,韩国电视剧就是很好的例子。韩国在2012年出口额达到46.12亿美元,同比增长7.2%,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达29.38亿美元。据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联手发布的《韩国文化产业对外输出促进方案》预测,韩国文化产业整体对外出口额将在2017年达到100亿美元。[5]韩国文化对外输出中电视剧占有很大比重,电视剧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得韩国的音乐、旅游、餐饮、时尚等一起走出国门,火遍亚洲。

时代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中国的历史典故、帝王风云在年轻观众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他们更愿意接受“青春校园剧”“行业剧”“家庭剧”“情景喜剧”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剧。我们的确应该注意到新时代新题材电视剧市场的需求,但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国产剧要立足中国优秀文化,不断深思与反思,不能一味地追求“个性与矛盾冲突”却丢掉中国文化中的“仁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引起世界共鸣,从而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注释:①“前结构”,本义是说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必然带有一定的先验的主观性,即在接受某个艺术信息之前,人的大脑中已经有了理解这一信息的各种结构或条件。

[1] 何晓燕.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2] 李宇.中国电视国际化与对外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45.

[3] 屠立萍,丁洁.浅析文化相融背景下中剧国外热播的原因[J]. 传播与版权,2014(1):57-58.

[4] 阙政.从“甄嬛”出口看国剧[J].新民周刊,2013(13):70-72.

[5] 范周.中韩文化贸易逆差何在[N].国际商报,2016-03-25.

G206

A

1674-8883(2016)13-0173-01

猜你喜欢

跨文化韩国国家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在韩国走马观花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