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文艺节目文艺作品文艺

柳 璐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浅谈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

柳璐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面对市场化的巨大竞争压力,不少电视文艺节目过分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导致电视文艺事业缺乏创意和创新;盲目跟风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粗制滥造缺乏文化引导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紧随社会主流精神,勇于创新,创造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的优秀电视文艺节目,推进文艺工作的创新发展。

电视文艺;文化;创新

电视文艺节目已经成为广大观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内容、质量以及呈现方式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一、何为电视文艺节目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文艺节目,指“电视文学与电视艺术的统称,它涵盖了电视屏幕上的一切电视文学与艺术的节目样式。人们运用电视的审美思维,用电视的手段表现客观世界的文学和各种表演艺术,以塑造鲜明的电视屏幕文学与艺术形象,达到以情恋人的目的,并给观众以文学与艺术的审美享受”。[1]

电视文艺节目是伴随着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相比于国外,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相对较晚,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电视文艺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节目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视文艺更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已经成为深入日常的潮流。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现状

自1990年央视的综艺节目《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成功开播以后,综艺节目不断得到丰富发展,但是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

(一)电视文艺节目原创力不足

2012年,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热播之后,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数量呈现井喷之势。但是总体看来,这些占据我国电视文艺节目重要地位的综艺节目绝大多数是引进的海外节目模式,国内原创成功的寥寥无几。在当今这个以争取收视率为主的时代,各大电视台不得不寻找捷径以求得最大利益,于是,海外众多经过市场检验的现成节目模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青睐。但是,这样的节目即使再成功也仅仅是模仿而已。各类海外引进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原创节目的发展和生存。

(二)电视文艺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电视文艺节目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随着电视节目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近几年,各地电视台推出的专业电视综艺晚会和电视文艺栏目数量明显较少,代之以各种非专业的娱乐性综艺节目,并形成多档现象级节目。这些节目的成功,以及背后带来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得电视文艺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时间跟风、模仿盛行,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很多节目在节目流程、规则等方面都基本雷同,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对电视文艺的创新毫无益处可言。

(三)电视文艺节目过度娱乐化

娱乐性是电视文艺节目的重要特性之一,但是面对当下巨大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文艺节目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电视文艺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本应立足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断推进文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但是,目前不少文艺节目缺乏文化定位,一味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眼球。这些节目虽然会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获得视觉上的冲击和身心上娱乐的快感,但是在看过之后却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文化内涵,甚至会觉得笑完之后更加空虚乏味。文艺作品贴近生活、实现通俗化并不等于低俗、恶俗和过度娱乐。

三、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途径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电视文艺节目要想成为优秀的作品,必须经过创新,立足于当代生活的实际,融入传统文化的精华,给广大观众带来趣味、放松和美的享受。

首先,电视文艺节目要“走出去”。提升电视文艺节目的原创力不仅仅是创新,更要将成功打造出来的文艺作品推向世界。在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上,我们已经成功做到了“引进来”,各大电视台自海外引进的节目模式经过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造,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只是模仿基础上的创新。要真正实现原创,还是要将目光放到国际市场,让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形成我们国家自己的模式。对于这一点,央视的《中国好歌曲》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该节目是中国首档走向海外的原创综艺节目,也是世界第一档获得成功的以原创歌曲为核心模式的节目。

其次,电视文艺节目要体现出一定的情怀。电视文艺节目或者是以文艺作品的形式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或者是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受到启迪和引发思考,或者是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突显民族文化。总之,情怀就是在文艺作品中体现出情感的共鸣。

第三,电视文艺节目要有文化定位。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电视文艺作品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必然会充满生命力。对于文艺节目的创新,不仅仅是在内容、节目模式、电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更是要着眼于对文艺作品的文化定位。“电视作为当今具有影响力和普及性的大众传播媒介,集多种艺术手段和表现方式于一体,为普及传统文化提供了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改变了人们以往接受传统文化成果的单一的模式,因此,电视成为弘扬和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电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而,通过优秀的电视文艺作品传播中华文化也是大势所趋。电视是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电视文艺节目的成功并不需要哗众取宠,而是要真正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内涵,各个方面都实现创新,贴近广大观众的生活,有内涵,有趣味。

文艺工作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创造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

[1] 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电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4.

[2] 俞冰.传统文化电视传播的思考[J].视听纵横,2015(03):41.

G222.3

A

1674-8883(2016)13-0106-01

猜你喜欢

文艺节目文艺作品文艺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文艺节目的思考
□文艺范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办好地方电视文艺节目的策略探讨
电视文艺导演的能力素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