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2016-02-28齐晴天李德春李安琦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齐晴天 李德春 李安琦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齐晴天 李德春 李安琦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新闻事业正处于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腐败行为以及失范现象开始出现,导致新闻媒体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地位有所动摇,并且直接而快速地体现和映射于整个社会系统。新闻传播和社会友好互动主要在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精神,所以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对新闻工作者尤其重要。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市场经济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在新闻事业和记者职业道德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从事新闻工作的工作者都会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从而保证我国新闻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国家经济形势的改变以及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因为我国现阶段新闻职业道德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

新闻工作者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建立完善的法律约束制度,是我国新闻事业首先要引起重视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出现有偿新闻

某些企业单位、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他们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如车马费、劳务费、误餐费等形式的红包。于是,新闻工作者遇到对被报道对象不利的负面信息时,接受了对方好处,故意隐瞒或者歪曲报道,以消除或降低被采访对象面临的舆论压力。

(二)产生不正当竞争

新闻从业者用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由此损了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例如,干扰其他记者采访,攻击同行,剽窃、篡改他人的新闻作品。

(三)故意新闻逼视

记者带目的性地特意选择一些符合社会公众情绪偏好的事件,在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条件下,通过密集而持续的过度报道,营造“围观”和“逼视”的舆论氛围,让新闻事件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

新闻事业逐步趋向商业化是现在新闻媒体发展的特点之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诱惑以及媒体发展竞争的背景下,有些新闻记者为了满足和迎合社会公众的心理偏好,有意报道虚假新闻,让公司获得显著的收益。此外,有的新闻从事人员认为新闻采访是一项比较辛苦劳神的工作,所以想趁着自己年轻多挣一些钱。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面前,这部分人选择了眼前的短暂利益,从而降低了自己的职业要求,做出了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职业素质和责任意识的缺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人进入新闻记者行业。从好的方面看,他们确实为我国新闻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这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会存在一些缺乏基本常识与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媒体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很有可能会促使新闻编辑不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不在乎那些精彩奇特的“新闻”是否真实可靠。

现在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有的工作人员比较浮躁。有一部分记者,一些新闻事件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也就是道听途说,根本不去认真仔细地核实,严重缺少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踏实工作作风。有的工作人员甚至还会夸大事实真相或者捕风捉影,缺乏一名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求真求实的职业精神。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有一些新闻主管部门对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存在一些盲点,如监督不严、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等。另外,现在进入新闻行业工作的要求降低,有很多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非新闻专业人员也可以从事新闻类的工作。其中可能有一些人并不了解新闻媒体工作的基本操作规范,有的人甚至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还有一些媒体领导对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都缺乏重视。

四、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及途径

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须加强对新闻记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新闻记者只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采访作风和报道内容,才能全方面提升道德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学习,提升道德水平

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第一步就是要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记者要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筑牢拒绝腐败的道德防线,牢记新闻工作的宗旨和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各级新闻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科学理论,并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同时,新闻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打牢从事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这样才能保持政治立场上的坚定与清醒,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利用采访报道之便以任何形式牟取私利,达到真正地服从社会利益。

(二)强化管理机制,完善监管体制

当前,我国很多媒体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新闻职业道德监管体制,只有当新闻从业者的道德失范行为被曝光后,领导才会追究其责任,并惩罚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由此可见,我国新闻业目前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管机制。我们要重视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并加大对监督结果的处罚。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高道德修养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克服自己思想上的弱点,还要经常性地反省自己,用严格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新闻工作者自身的道德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业的发展和公众形象。因此,加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意义重大。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独善其身,在新闻报道中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真实全面地报道新闻。

[1] 哈艳秋,齐亚宁.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J].新闻爱好者,2013.

[2] 郑保卫.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状况及对策[J].新闻传播,2005(01).

[3] 杜辉.论新闻职业道德的层次[J].新闻知识,2005(07):62-63.

G210

A

1674-8883(2016)13-0098-01

齐晴天(1994—),男,甘肃武威人,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