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2016-02-28苏微微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新闻媒体传统

苏微微

(岚县广播电视台,山西 吕梁 033500)

浅谈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苏微微

(岚县广播电视台,山西 吕梁 033500)

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使网络传播成了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并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了正负两方面的巨大影响。新闻媒体的采编方面也不例外,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新闻从业者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先对网络传播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进行归纳总结,为信息时代新闻采编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因此,本文从两方面深入分析了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网络传播;新闻采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在世界各国快速普及,并以其在信息时代强大的影响力促进了众多新兴领域的出现与传统行业的转型。从新闻采编的角度看,网络传播造成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发达的网络技术迫使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出改变,同时也给新闻采编方面的开拓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说,要直面这些机遇与挑战、推动传闻新闻媒体进一步发展,就要对网络传播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本文着眼于新闻采编事业,对网络传播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进行探讨。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积极影响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兼具传统媒体优点的同时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对于新闻采编事业来说,网络传播弥补了传统新闻采编的诸多不足之处,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新闻采编的时效性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效率相对网络传播来说较低,所以在新闻素材的收集方面时效性也较差,因为事件的发生到新闻采编完成往往要耗费数小时、数天,甚至更长时间。而网络传播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信息的生产、录入、储存与传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第一时间送达互联网可拓展到的各个地点。因此,利用网络传播进行新闻采编,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工作周期更短、效率更高、时效性也更强。

(二)新闻采编更加多媒体化和立体化

由于客观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较为单一,通常局限于文字和声音。相比之下,网络传播不仅更多地以图像、动画、视频等更为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还能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与众多新形式结合利用,如使用文字、图像与动画的组合来更全面地表达丰富的信息内涵。在这种创新方法的影响下,新闻采编呈现出更加多媒体化与立体化的发展趋势。新闻素材由于各种先进设备的出现变得更加多样,整合加工的过程也借助近年开发出的各种实用软件有了更多思路可供选择,总体呈现多媒体化、立体化的倾向。

(三)突破传统信息传播载体的容量限制

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往往因为篇幅与频道时长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容量限制,从而只能挑拣新闻事件的主要部分进行剪接编辑,难以详尽地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示新闻事件的全貌。而网络以其巨大的容量边界突破了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这种限制,其可传递的信息量有了大幅提升,让新闻采编在取材与加工上都有了更多元的形式与可发挥的空间。借助网络传播的渠道,新闻采编可以更贴近全面完整的事实,从而树立自己的风格,以真实性吸引更多的受众。

三、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消极影响

尽管网络传播以其高效、多元、容量大的特点给新闻采编行业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由于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空间,且网络本身存在着受众素质参差不齐、维权相关法规不完备等种种弊端,也给新闻采编带来了以下几点消极影响:

(一)新闻的严谨性受到动摇

严谨性作为新闻区别于其他信息形式的本质特征之一,可以说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网络传播的迅速快捷与海量信息在推动新闻产业进一步商业化的同时,无可避免地造成了新闻报道泛娱乐化的负面影响。新闻采编方面的快餐化趋势使得新闻的严谨性受到动摇,这在现在相当一部分新闻的行文结构、用字措辞中就可以看出来。新闻采编部门承担着新闻事件从取材到整合制作成报道的重要职责,在随着网络时代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忽视了新闻的质量,使作为新闻本质特征之一的严谨性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媒体见解的肤浅化倾向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出现之前,我国的传统新闻媒体尚拥有较为完善的新闻评价机制,采编部门不仅负责新闻素材的收集加工,准确地传达新闻要表达的信 息,还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担任新闻评论员的职务。然而,信息时代的新闻行业相比从前浮躁,虽然借助网络传播获得了更高的效率与收益,却在新闻评论方面出现了肤浅化的倒退趋势。尽管网络提升了公众的互动性,但受知识与经验水平所限,整体而言不能与专业的新闻评论相比。

(三)新闻素材的可信度降低

新闻素材的可信度对于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领域中诚信是必须遵守的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传统新闻媒体对素材的审核较为严格,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可信度,杜绝了虚假新闻的出现。然而,网络传播带来的广大受众群体在提升了新闻媒体影响力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新闻采编部门的素材审核难度,新闻素材的可信度再难得到保障。某些新闻事件在传播中由于发布者的主观情感因素而呈现出片面的视角与特定的立场,损害了素材应有的客观性,更有甚者恶意编造不实信息,为了制造所谓的热点,使得新闻素材的可信度下降。

四、结语

信息社会中,网络传播给新闻采编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媒体之间的媒介融合使新闻采编方面迎来了变革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也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威胁,新闻采编面临着新时代带来的挑战。如何在新闻采编中利用好网络,将会是传统媒体最大的挑战。

[1] 旦增加措.论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44.

[2] 刘珊伊.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5(7):77-78.

[3] 赵龙.浅析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移动信息,2015(11):85.

G206.3

A

1674-8883(2016)24-0200-01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新闻媒体传统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