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在全媒体时代的新内容生产
2016-02-28梁尚丽
梁尚丽
(玉溪广播电视台,云南 玉溪 653100)
广播电视在全媒体时代的新内容生产
梁尚丽
(玉溪广播电视台,云南 玉溪 653100)
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已经向着多元化发展,并逐步走进了全新的媒体时代。在新的时代,我国广电行业正经历着全媒体的变迁,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以“传者本位”为主题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受“本位”形式的影响,广播电视新闻面临更多的要求。对此,需要从根本上优化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将全媒体的特点充分融入新闻媒体,正确面对不同阶段的变化,从而寻求有效的突围和发展。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创新;内容产生
以手机为主体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注重的是更加快捷的发展,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形式愈发丰富,且节目富有互动性和吸引性;同时还拓展了电视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丰富了用户的表达符号和互动感受,充分体现了全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的崛起使用户的行为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性、普遍化的内容传播模式,如何进行内容转型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重大课题。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截至2016年4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8.32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58亿。新媒体具有海量性的特点,各式各样的新闻充斥着网络,使得负面新闻容易被迅速发酵、扩大,这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导向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一、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内容产生的新变化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除了基本的传递信息外,还存在舆论引导、教育、监督的功能,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全媒体时代的语境对广播电视新闻提出了互动性和民主化的要求,因此,我国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对其栏目的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来源非常广,海量的信息是提供内容的基础;其被转化为广播电视新闻的数据流,不再受播出的限制,而变为观众随时随地就能听到、看到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个性化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更多强调的是信息的传播双向互动、新的视听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对碎片化和快餐式的文化进行梳理,使内容可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在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框架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从根本上利用好网络信息、信息技术等内容,以极具优势的形式来挖掘新闻内容的最大价值,就必须突破新闻内容的固定模式,逐步变革新闻内容的生产模式,促使节目的价值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产生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全新的新闻模式,呈现出新闻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新闻产品的形态也呈现多种状态的变化,传播的渠道也发挥出传统优势。在应用中,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从根本上把握新媒体的特征,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的传统优势,从而使内容整合达到一个更新的层次,实现信息的全面融合。
(一)多元化认知跨界信息使其达到共享
以往的广播电视媒体需要进行策划和制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制作出精品的新闻内容。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下为用户提供各种新闻信息的制作模式,其信息资源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已经不适合全媒体发展的要求。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广播电视新闻的各项功能也在逐渐变化。由于受到全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新闻行业需要整合自身资源、加强自身独特性的设置以及提升自己在媒体中的竞争地位。此外,其还要注重加强与媒介之间的跨界合作,将其他媒体作为合作伙伴,以衍生出更多的跨界媒体资源,实现跨界信息的共享。
当跨界信息可以共享的时候,有利于集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丰富新闻节目的内容、构建新的制作模式、对新闻节目内容进行精心制作等,并最终形成广播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二)提高受众意识,注重民生关怀
以往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都是政策、会议或者领导讲话,大多是以国内、国外的大事为主,很少有民生报道,更少有涉及生活的。广播电视新闻对民生报道较少且热点事件不结合民众生活,必然很难吸引受众。新媒体时代提供的新闻信息非常广泛,其涵盖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需要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对内容的编辑,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以民生新闻《都市条形码》为例,其新闻大多以民生为主,并加入了微博、微信的互动方式,既吸引了广大的新闻受众,又体现了人文关怀。
(三)多元化挖掘受众信息,推动价值产生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信息是一个很大的系统数据库,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利用好大量的数据,深度分析用户信息,从而推动新闻信息价值的产生。在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和用户之间存在共同的兴趣点。其利用电话、博客、自拍、微信等客户端提供留言信息以及上传音频和视频功能,实现了节目与大众的互动;在新闻播报中,插入主持人的口播语言,可以将个性化的新闻呈现给大众,且新闻的节奏感、逻辑性、表达节奏等更适合时代的发展;将受众话题的观点、立场做数据统计,当受众间不同观点、立场的统计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作为专题或话题进行推送,从而以数字呈现的方式把广播新闻的舆论价值和导向传递给广大受众。
(四)全面解读,增强媒体的权威性
目前,我国新闻发展的时代属于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强对新闻内容的解读,从而增强媒体的权威性。由于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中衍生了更多的标题党,娱乐新闻也成为新闻的一道风景线。不过,极端的娱乐新闻也会导致伦理道德的缺失,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广播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是受众看重的基础,因此,广播电视工作者在制作中还需要关注这些内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新闻更具有权威性,为新闻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新闻媒体的内容和载体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从本质上看,内容产生才是新闻节目的核心,渠道是内容承载的介质。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产生需要考虑内容和载体,只有秉承“内容为主”的发展战略,建立以大众为核心的新闻形式,有效地利用渠道新闻资源来推进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才能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时代发展中突破瓶颈,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久生存、突飞猛进。
[1] 陈丽君.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生存策略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
[2] 胡祖军.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新闻内容生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8):27-28.
G222
A
1674-8883(2016)24-0142-01
梁尚丽(1979—),女,云南通海人,本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