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

2016-02-28冀婉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眼球策划受众

冀婉玉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浅析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

冀婉玉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闻策划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现象一直是我国新闻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媒体越来越关注,新闻策划更是吸引了各大媒体的眼球。但近年出现了一种炒作行为,对新闻的公信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新闻策划的作用以及炒作产生的原因入手,对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炒作行为的出现进行分析。

新闻策划;作用;炒作行为;原因

一、新闻策划与炒作

一般来说,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某一时段内,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传播效果,对已经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做的前期的策划。比如对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的斟酌、调整,从多个方案中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进行报道,即记者对将要采访的新闻事实所做的谋划或筹划。

炒作是新闻策划的一种异化形式,近几年,各大媒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得读者,实现效益最大化,新闻炒作现象愈演愈烈。新闻炒作其实是新闻竞争的产物。通常以新闻中的“卖点”为目的,吸引受众的注意,以扩大自身的影响,从而获取更多的济效益。

二、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不同

(一)对客观事实的报道程度不同

新闻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注重客观性。新闻策划主要以客观的新闻事实为依据,虽然有时候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但还是以新闻的客观性为主,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但是新闻炒作却不同,它经常借着客观存在的新闻为缘由,在不知情的前提下主动的“做新闻”,主要是以受众感兴趣的点进行报道,并且由点及面在各大媒体进行传播,迎合商业的要求以及受众的好奇心,吸引受众的眼球。这显然不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

(二)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不同

虽然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都是以对事件的报道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新闻策划更注重新闻事实带来的社会效果,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新闻策划须以客观事实为中心来指引大众。但是新闻炒作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经常制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吸引受众,人为制造“卖点”,追求短期的商业利益,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茶水发炎”事件、明星家庭不和事件等。

(三)题材选择有所不同

新闻策划题材的选择一般都比较重大,选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希望通过策划更好地引导大众。新闻炒作一般都是选择类似于“小道消息”之类的新闻,偏重于轰动效应,选材通常是娱乐新闻、明星隐私等通俗题材。

三、新闻炒作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

新闻炒作是新闻竞争的产物,在各大媒体竞相发展的今天,谁掌握的第一手新闻资料多,谁就占有主动权,这就使得新闻传播事业走向了市场化,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而想方设法以新奇的新闻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因此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就是新闻炒作产生的根本原因。电视需要眼球关注,因为只有收视率才能保证电视台的经济效益,杂志需要眼球,因为发行量是杂志社的经济命根,网站更需要眼球,因为点击率是网站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新闻炒作应运而生。例如,假新闻《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情节太过离奇,稍加思考就知道是炒作,但是此篇文章不仅没有被禁转,而且在各网站虚拟社区广为传播,就连全国级的大报网站、相当一部分省级新闻网站也作为新闻转载,给上海世博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转载此新闻的网站的点击率一时间直线上升,赚足了人气。

(二)名人效应

名人作为公众人物,是神秘的化身,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受众对他们的评价,而如今人们又具有较强的窥视心理,所以一部分人比较关注名人的私生活,希望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研究者指出,“社会经济地位低、文化程度低,在现实生活中不太成功的青少年较容易认同传媒中的行为,最终发生模仿、甚至犯罪行为”。对名人隐私的需求使得新闻炒作愈演愈烈,类似于“某某明星出轨、某某明星整容”的事件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官方认证的新闻,有些甚至是虚假新闻,给社会和大众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新闻炒作

(一)弄清新闻事实,用事实说话

在新闻策划之前一定要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好资料后,要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去伪存真,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新闻来源的真实可靠。从采访到写稿,每个字、每句话都要仔细检查,不能有一点马虎,有时候会因为一个字的错误就扭曲原文的意思,从而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对新闻的报道坚持适度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就会弄巧成拙。姚贝娜病逝本来就是一个令家人们伤痛的事情,但各大媒体不顾后果,就在姚贝娜最后进入手术室时还有人混进手术室进行拍摄,并将其遗体曝光,这种缺乏职业规范的行为是让人唾弃的。对于马加爵杀人案的报道,很多媒体更是变本加厉,一桩残暴的凶杀案在个别媒体的策划下演变成一场带有娱乐化倾向的新闻,使受众反感。

(三)杜绝虚假新闻

新闻讲求真实性,虚假性的新闻使新闻炒作愈演愈烈。对此,应该建立完善的稿、片审查制度,建立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触犯法律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新闻炒作事件的发生。

[1] 李楠.论新闻策划在实践中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D].西北大学,2014:9-10.

[2] 张大革.新闻炒作之弊[J].记者摇篮,2008(12):33.

[3] 郑昀.浅析当前新闻策划中的误区及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04(12):38.

G211

A

1674-8883(2016)24-0106-01

冀婉玉,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

猜你喜欢

眼球策划受众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