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
2016-02-28徐剑锋
徐剑锋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浅析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
徐剑锋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本文提出、分析了四个方面的思路,即明白并确立个人的“传播者”身份定位,正确认识新闻的本质和使命,确立前瞻性、宏观性的策略以及熟悉运用不同类型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并阐述了培养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策略和思路。
高效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培养
在高教改革的发展背景下,教育部不断加强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2015年,要求高校设立新闻发言人。2016年初,教育部公布了教育系统和直属高校新闻发言人的信息,要求新闻发言人根据授权发布信息、阐述立场,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和公众关切的问题。
设立新闻发言人是促进高校公开、透明办学,满足师生和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举措。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推动了高校新闻发布的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一些高校的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师生和公众关注的问题上,态度积极、措施到位,改变了以往被动、消极的形象,与媒体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纵观全国,仍存在一些高校新闻发言人几乎“禁言”的情况,尤其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其表现差强人意,致使高校陷入舆论危机中。可见,培养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培养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呢?
一、确立“传播者”的身份定位
新闻发言人本质上是传导信息、沟通舆情的传播者,其发布行为是获得了校方授权的。他们代表学校对外发布信息,告知公众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以及反映民情的任务。最终推动高校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如果发言人没有明确自身“传播者”的身份定位,“事必请示”,就失去了自身的职能认证,很难做好发布工作。尤其是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其缺乏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的能力,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新闻发言人要努力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为自身赢得足够的处理新闻事务的空间。新闻发言人只有认识自己的职能和角色定位,才能遵循讲政治、有担当、懂业务、沟通好的原则,根据授权发布信息、阐述立场。
二、认识新闻的本质和使命
“新闻信息是什么”是新闻发言人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说:“新闻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显著相关的、打破常态的事实的传播,它的使命是用来减少和消除人们认知上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社会提供信息安全保障。”他的阐释很好地揭示了新闻的本质和使命。新闻是一种非常态的事实,是环境的“守望者”;它不单单扮演了宣传者的角色,更肩负着保障受众信息安全和知情权的重大使命。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发言人所担负的发布信息、解疑释惑的职责,与新闻的本质和使命异曲同工。因此,新闻发言人只有认识到新闻的本质和使命才能深刻意识到自己“向社会大众公布信息”的使命和义务,才能做到迅速、准确地提供事实,减少和消除公众对高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这也是评判一个新闻发言人角色和职能的重要指标。
三、确立前瞻性、宏观性的策略
目前,新闻发言人队伍日益壮大,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活动也日益增多。但是对发言人的培训更重视技能,尤其体现在如何应对记者提问、如何着装、如何与媒体沟通、如何调整应答时的语态等细节方面,这种导向使新闻发言人对发布活动的认识仅仅流于细枝末节的技术层面,难以站在宏观性、前瞻性的高度来把握新闻发布行为。那么,确立前瞻性、系统性、宏观性策略的意义何在呢?实践证明,前瞻性、宏观性的策略有利于新闻发言人形成把握新闻发布活动全局的眼光,使其能在事件发生后,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预见该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对信息的扩散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媒体以及公众信息需求的准备,打有备之战。此外,前瞻性、宏观性策略也有利于人员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及时、全面地收集信息;有利于发布渠道的畅通;有利于快速及时地反馈信息以及准确评估发布效果,使发布活动处于高效、高质量的水平。
四、熟悉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规律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发布形式发生了变化,新闻发言人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这就要求新闻发言人首先要了解不同的媒体,尤其要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这是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发布的重要突破口。新闻发言人不但要熟悉不同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而且要根据这些特点事先制订科学的新闻发布计划。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站等的信息需求各不相同,纸媒的信息要尽量详细。新闻发言人当面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要乐于接受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镜头时,要努力提高所播报信息的可信度和受众认可度;另外,面对新媒体时,更要统筹好线上和线下的新闻发布工作。目前,已有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信平台,其中有73所高校开设了官方微博。高校要切实发挥这些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如微博、微信、APP等,都应该成为新闻发言人的日常工作平台。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新媒体在真正代表学校履行新闻发布职责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总之,无论怎么应对不同的媒体,高校新闻发言人都应结合媒体特点和传播规律进行事前规划,这也是体现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最 重要的内容。高校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以促进学校开放、公开办学,从而推进学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而新闻发言人只有不断提升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角色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培养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发言人在日常发布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确校内各类事务的议事原则,为新闻发言人拓宽空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7.
[2] 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40-141.
[3] 闻学峰.论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素养[J].宁波大学学报,2007(5):18-19.
[4] 何通. 2008年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新闻发言人[J].领导科学,2008(6):31-32.
[5] 喻国明.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发言人[J].郑州大学学报,2014(9):26-27.
G206
A
1674-8883(2016)24-0036-01
本论文为西安航空学院2015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研究”(项目编号:2015ky2220)的最终成果
徐剑锋(1976—),女,陕西西安人,讲师,西安航空学院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研究方向:大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