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新放在湖北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6-02-28◆白洁
◆白 洁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科技湖北”、“创新强省”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十三五”时期,把创新发展放在湖北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从湖北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把创新放在湖北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时代的要求和现实选择
突出创新发展的核心地位,是湖北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不创新只能被时代抛弃。湖北要紧紧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就必须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发展由“后发赶超”向“先发引领”加快转变。
突出创新发展的核心地位,是湖北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从我省的省情来看,2015年,我省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GDP总量逼近3万亿。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实现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更加突出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为实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四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创新发展的核心地位,是湖北厚植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北是科教大省,但资源优势不等于发展优势。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和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服务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不够先进。“十三五”时期,湖北要在全国发展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关键在于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将我省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生产力优势。
二、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障碍,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实施。加快构建由企业牵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激励企业创新来完善金融、税收、财政等政策措施。
坚持以集聚创新人才为首要支撑。用好用活人才,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贯彻落实 “科技十条”、“黄金十条”、“创业十条”、“新九条”等政策,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围绕“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黄鹤英才计划”、“3551人才计划”、“隆中人才支持计划”等中央、省、市级引才工程,集聚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为重要保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要求,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要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三、落实创新发展的核心地位,要聚焦“六大任务”
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大经济结构性改革力度,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需求引领,扩大消费需求、有效投资和对外出口。更加注重发挥改革开放、创新创业、生态民生“新三驾马车”的作用,不断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切实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整合。积极争创国家科技中心,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加快创新人才强省建设。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督等创新服务转变。
加快推进产业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制定湖北行动规划。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智能制造高地。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建成一批百亿园区和千亿集群。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商贸物流、健康养生、创意设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推进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
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造审批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省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培育更具活力的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系列政策,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加快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做大做强做活金融。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速集聚和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持武汉开展全方位、全体系、全区域、全领域的全面创新改革,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育成区、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统筹推进“两圈两带”协同创新发展。
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新引擎,打造全国创新创业高地,建设创新型社会。积极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培育创客文化。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建设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等新型服务平台。落实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政策,完善省级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