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如何挖掘新闻点

2016-02-28吴志霞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报道记者

吴志霞

(作者单位:长治广播电视台)



记者如何挖掘新闻点

吴志霞

(作者单位:长治广播电视台)

摘 要:记者要做好新闻报道,就必须抓住新闻点。对于如何挖掘新闻点,本文从全天候职业态度与全方位视角解读两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主要涉及到工作态度与方法,第二方面强调新闻角度的多方位与特色,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应予以关注。

关键词:新闻点;记者;报道

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自然对记者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面对每天众多的新闻事件,记者需要快速挖掘新闻点。作为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笔者,每天接触到的新闻人物与事件都是新鲜的,进行新闻线索追踪与新闻信息报道已成为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但如今要多方面进行新闻点挖掘才是真正为新闻服务。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认为要挖掘新闻点,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全天候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新闻是瞬间就发生的,它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若延误了时机,新闻就会变成旧闻,这样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就无从谈起。要获得第一手新闻信息必须忘却时间与身份的概念,不畏艰辛深入基层,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时间维度上讲,全天候就是记者必须24小时都处在警戒状态;从空间维度上来说,就是要具有开阔视野。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高度的新闻洞察力与分析力,通过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身新闻素养。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对采访对象涉猎的领域也有所了解,这样记者与其沟通时才能最快进入有效状态。例如,对采矿企业进行采访时,需要对企业本身进行了解,这样在和工人与干部聊天的过程中不至于没有话题,深入到他们工作与生活的真实环境中,才能感受到他们的内心状态,挖掘最真实的新闻素材。及时掌握新闻线索是记者能力水平的反映,记者在寻找到一条线索时需要对其真伪进行辨析,若潜藏一定价值,就要对这条新闻线索进行扩充。练就这一本领,记者才能报道独家新闻。当然,这种职业态度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进行锤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体现出来的。所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记者自身的职业态度才是最根本的关键点。

2 全方位的视角解读

对新闻进行多角度的内涵解析就能获得所需的新闻点,更好地吸引广大受众的目光,发挥新闻的社会功能。同时,要对多个新闻事实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从共性中再找出个性,这样新闻的角度才会新颖。新闻报道的基础是客观真实的事件,为了保障这点,新闻工作者必须最大范围进行采访,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新闻事件的中心任务进行报道。比如,我们要报道某个人或是某事件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听说,需要从中心事件与中心人物扩展开来,同事、朋友等都是可以具体采访的对象,只有这样深入进行调查,才可以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产生最详细的认知,同时,这样可以为新闻报道提供十分详细的新闻素材,便于新闻写作时细节更加生动,最大程度地将事件与人物真实还原出来。

新闻能否成功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新闻视角,要突出某个具体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就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新闻元素。换句话说,就是新闻的吸引力,这需要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从各角度挖掘素材,这样才能确保在每次的采访与写作中保持与众不同的视角,成为创新性新闻活动。新闻报道的全新视角,就是要深入挖掘新闻事件中不同的东西,还原事实是一种基本要求,但不能将剩下的东西全部丢弃,而要寻找有价值的细节线索,这样才可创作出成功的新闻。例如,在传统新闻报道中,矿工都是又累又脏的形象,但随着采矿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一些采矿企业开始注意对工人进行现代化装备,他们之前的形象已经开始被现代化的学习精神所掩盖,这就是采矿工人报道方面的全新亮点,我们需要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突出这一改变,这样才能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光荣责任。

挖掘新闻点要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做起,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小事都不能忽略,这就需要记者培养自身的新闻敏感性,从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去发现那些有价值意义的新闻线索。同时,记者需要从不同角度来抓住人物与事件的主要特征,使之具备相关能力与素养。此外,记者还需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找出独特的变化之处,这些都可能成为新闻报道中所需要的新闻点。总的来说,新闻点一定是具体的、形象的,能够让受众感觉到新鲜且易懂,最短时间与之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玉森.浅议新闻工作者如何挖掘新闻线索[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1).

[2]孙宏,邓丹丹.关于记者应该如何挖掘新闻点的几点看法[J].才智,2013(29).

[3]唐海涛.企业新闻采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1).

[4]孙小临.人品与文品俱类——和青年朋友谈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J].中国记者,2004(9).

猜你喜欢

报道记者
从“儿童走失事件”报道看地方晚报突发事件中的报网互动
透过水情汛情看防汛抗洪采访报道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