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出发谈高职教育信息化
2016-02-28包靓靓
包靓靓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从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出发谈高职教育信息化
包靓靓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笔者借助SATI、Ucinet等工具进行可视化的数据分析,明确了近年信息技术影响下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找到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应用”和“课程改革”两类调研方向,并以所在高校为研究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在翻转课堂改革实践中显现出来的现实性问题,从而得到目前高职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信息技术;高职;翻转课堂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堂在线、MOOC中国等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平台不断涌现,慕课、微课、在线开放课等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正在经历一个不断革新和不断突破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的关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教中学”反转为“学中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观看一些短小的教学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前预习,教师可以提前知晓学生对各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师生在课堂上重点围绕大家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很多教育者一直致力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作。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在里面的应用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根据翻转课堂中不同环节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选择。
(一)宏观层面
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发布。《纲要》明确了要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要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更指出了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具体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质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建立适应性的网络学习空间,建立网络化学习模式,建设大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省也已纷纷出台有关政策和文件,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浙江省为例,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20年形成教育信息化体系、建成智慧教育技术环境等,教育信息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微观层面
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在线教育平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采用。其最突出的特点:一是资源高度共享;二是教学实现“P2P”(可理解为Person to Person,从个人到个人,也可理解为Peer to Peer,从点到点),能够缓解诸如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等的问题。这是传统网络学校的升级,是师生交流方式的一种改变,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基础。现阶段在线教育平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除传统的网校外,还诞生了百度传课、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YY教育、微教育、淘宝同学、腾讯微课堂等。归结起来,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均具备以下功能:从学生角度来说,可以进行教学录像(直播)的观看、学习资料的下载,及与教师和同学的在线交流等;从教师角度可以进行教学录像的发布、公开课的直播、线上作业布置和批阅、学生评价、学生学情的分析等。
二、国内高校基于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的研究热点
(一)研究对象
笔者对近年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跨度限定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 年9月30日,以“翻转课堂”和“信息技术”为关键词,以“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层次,共检索得到文献220篇。继续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剔除“中国会议”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后确定151篇论文纳入最终研究范围,其中2015年77篇,2016年74篇。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提取151篇文献的题录数据(包括关键词、摘要等),采用共词分析法进行量化研究。
第一步,高频关键词量化分析。
使用工具SAT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kit for Informetrics)得到关键词词频排序,共发现367个关键词,将词频数大于3的关键词进行降序排列,得到表1。
第二步,共词分析和相异分析。
继续使用工具SATI,以20×20的大小生成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得到附表1;以同样规格大小生成相异矩阵,得到附表2。在相异性判断中,对附表2内数值来说,越接近1表示相异性越大,越接近0表示相异性越小。
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第三步,聚类分析。
使用Ucinet工具对相异矩阵做凝聚子群分析,采用CONCOR法绘制聚类图。通过凝聚子群分析结果,将近年国内高等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研究主题类别确定为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等四类,见附表3。
(三)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近年基于信息技术研究翻转课堂的现状是既注重理论研究也注重实践研究,尤其是教学模式、教学应用、课程改革和学习模式四个方面的研究为热点。经过笔者二次分析,以上述关键词为线索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明确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更注重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探究;在实践研究方面,国内学者更注重教学应用和课程改革的研究。
三、基于高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融合的现状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笔者以所在高职院校(以下简称“学院”)为样本,对高职院校的翻转课堂现状做进一步研究。从信息化的角度,重点围绕“教学应用”和“课程改革”这两类,更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和高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情况下具备哪些特点及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采用调查法中的单纯随机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全校专任教师中随机抽取62名进行问卷调查。
(一)教学应用情况
1.抽样情况
经统计,样本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群体为主(分别占抽样教师总数的58.06%和40.32%),性别比例为2:3,职称结构以中级职称为主(61.29%),任教课程以专业课为主(93.58%)。
2.调查结果
(1)调查显示,有77%的教师正在尝试翻转课堂,但只有6.45%的教师已经实现,另外有20.97%的教师认为条件不具备,无法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有1.61%的教师不打算采用。说明翻转课堂的概念对高职教师来说不陌生,但是从具体实施的角度上看,程度还不够深,真正完全实现的课程还不多。
(2)调查发现,有95.16%的教师认为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很有必要。此外,有82.26%的教师基本或完全符合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技术”;有75.81%的教师基本或完全符合条件“经常让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和选择信息”;有72.58%的教师基本或完全符合条件“使用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资源或素材”,说明“应该使用信息化手段”这一教学理念是目前教师的共识,而且大部分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教学活动,并尝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3)调查显示,驱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更多信息技术手段的动力在于“能提高教学效果”和“个人兴趣”,这两类原因分别占统计总数的74.19%和27.42%;另外有6.45%的教师属于被动接受,原因是“领导的要求”;有6.45%的教师上课时不曾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4)在对各类辅助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时发现,掌握程度最高的是OFFICE软件(包括Word、Excel、PPT),有88.71%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图像处理软件(41.94%)、电脑屏幕录像软件(29.03%)、教师视频录像软件(19.35%),掌握程度最低的是动画制作软件,只有8.06%的人选择此项。说明对多数老师来讲,信息技术的手段还是比较单一的,仅能操作一般的办公软件,而对于较复杂的视频编辑、动画制作软件比较生疏。
(5)调查发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主要障碍在于“教学、学生工作等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不够”(66.13%)和“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不足”(53.23%),有22.58%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找到或者缺少合适的课件和资料”,有6.45%的教师“不善于将教学意图用计算机来实现”。
(二)课程改革情况
1.调查对象
选取学院2013年至2016年间所有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课程为调查对象。
2.调查结果
高职翻转课堂的特色鲜明,即强调学生的技能培养;目的明确,即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或水平;效果明显,将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改变为以学为主,学生主体地位凸显。下面列举学院三类课程的翻转课堂实例:
公共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翻转课堂改革实例:借助网上聊天工具,从教师备课开始,学生即参与当中去,师生共同探讨授课大纲,教师回应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现实关切;课堂授课阶段,将前期备课时提出相近问题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加以针对性辅导;课后在微信群内布置阅读任务(指定书目或内容),师生共同分享阅读体会,教师有针对性地点评学生的反馈。
专业必修课《商务现场口译》翻转课堂改革实例: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在课前将课件和视频上传,并布置相关的问题及任务,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教师重点讲解练习方法和练习效果,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将课内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做技能训练,并要求学生现场录音;课后由教师逐一复听并将点评反馈给学生,学生采取针对性巩固与提高的方法。
专业任选课《Linux网络服务》翻转课堂改革实例:借助电脑屏幕录像软件,教师课前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单元,进一步整合教学案例,并将其制作成微课,要求学生提前学习微课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将其划分为三个群体:好、中、一般;课堂授课阶段,教师根据三个学生群体实施分层教学;课后,教师利用网上聊天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并对学生的考证情况做进一步跟踪,以此来检验改革效果。
四、从翻转课堂看高职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有近1/4的教师虽认为有必要用信息技术,但是没有或很少在教学时使用信息化手段;有近1/3的教师没有或很少让学生使用更加信息化的学习模式;有近1/3的教师没有或很少使用信息技术整理教学资源。这反映出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当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虽带有普遍性,但是信息化的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将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较好地结合起来并真正实现还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方面,高职教师由于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另一方面,在目前主流的线上教育平台上找不到所需资源,而要开发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数字化资源,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高投入。
(一)教师本身信息技术程度不高
高职教师很多都是来自行业、企业或是生产一线,其专业技能过硬,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十分熟悉,或使用手段还不是很丰富。就如调查发现的:会用图像软件的教师仅是会用办公软件的教师人数的1/2,而会用更复杂的视频制作软件的教师人数仅是会用办公软件的教师人数的1/4,会用动画制作软件的教师人数比例则进一步降至1/11。有不到1/2的教师能自己制作简单课件,更多的教师使用的课件是在原作者基础上修改而来(占抽查教师总数的51.61%)。
(二)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目前,国内的线上教育平台非常多,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教育主管部门鉴于此推出了优质资源平台供社会使用,如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浙江省教育厅建设的“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等。但在这些平台上,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的入驻率还不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在爱课程网的“中国职教MOOC”栏目中,已结束的课程仅78门,这当中还有一部分课程属于中等职业教育。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有其专门性和职业性,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差异,因此,同专业间课程体系也就不同,相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也就不同。所以,现有的平台资源还远远满足不了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十分缺少优质的线上资源。
(三)基础设施建设待完善
在抽样调查中,有超过半数(53.23%)的教师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是影响现阶段高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重要因素。要支撑起全过程的信息化,从而实现高质量的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比如:需要建设一个校级云平台,用于存储各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电子教案、演示文稿、微视频、试题库等);需要打造一支技术型师资队伍,用于进行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如微视频的录制、图形图像的处理、影视后期制作等);需要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教室、宿舍网络接入),特别是要求有较好的移动网络环境;需要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等。就目前而言,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逐渐开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但是建设的水平还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需求。
五、解决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信息化环境的打造是能否实现高质量翻转课堂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网络、网络设备、硬件服务器、一卡通、各类应用软件系统等,学校现有信息化部门要加强专业人员建设,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集成现有应用软件系统,积极引导数字资源建设,以应用为导向,打造数字教学资源网络云,实现教学、管理的互联网化。
(二)开展教师示范观摩课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师是关键。教师既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又是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因此,要使教师全面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懂得如何获取信息,懂得信息的处理;对高职教师来说,要懂得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情境展现、工作过程再现、工作项目呈现等。开展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观摩是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通过观摩学习,教师可以亲身体验到翻转课堂的全过程,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变化;通过课后评议,交流教师的设计理念、制作方法等,使教师们了解教学信息化的途径和方法等。这种观摩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不善于将教学意图用计算机来实现”和“不知道如何找到或者缺少合适的课件和资料”的两个困惑。
(三)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
除了教师相互观摩以外,聘请有关专家、业内人士到校举办讲座及开展技术培训是实现教师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的有效办法。通过专家的讲解,进一步培养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关键意识:获取信息的意识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业内人士的技术指导,更是直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的能力,增加了教师在教学内容展示、教学动画制作、教学视频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手段。再通过优秀教师的观摩学习,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不善于将教学意图用计算机来实现”的问题。
(四)教学平台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很多高职院校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这些网站已经放置了不少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比如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演示文稿等,但是这些资源的标准不一,质量高低不均,利用率很低。所以,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二次加工”,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增加网站的功能等;另一方面更要加大校级教学平台的建设。要以应用为目的,以良好体验为标准,将教学平台的建设纳入到数字化校园或智慧校园的建设工程中去。平台的设计应立足本校的实际,要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来解决所有信息的标准化问题,还要使用客观且自动化的线上评价系统来解决开放环境下生师比过高的问题(线上平台的学习者数量可能远远高于教师数量),更要实现所有资源的共享共用。
参考文献:
[1]任路.信息技术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9):3-4.
[2]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DB/OL].http://www. gov.cn,2016-07-27.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B/OL].http://www.zjedu.gov.cn,2016-09-18.
[4]刘启元,叶鹰.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以中外图书情报学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1):50-58.
[5]潘宇.构建网络平台,推动专题互动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以高职院校“概论”课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5):215-216.
[6]徐月成.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商务现场口译》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教师,2016(12):25-29.
[7]杨波.探析高校教育信息化[J].信息化建设,2016(9): 59-62.
附表1 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部分)
附表2 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附表3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主题类别
G718.5
A
1673-0046(2016)12-0001-04
本文系“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院级课题”(项目编号:16JG02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