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马山房丛著》刊行时间考

2016-02-27吉顺平��

图书馆界 2015年4期

吉顺平��

[摘 要] 《天马山房丛著》为马叙伦自撰小丛书,收其成于清末及民国之著作六种。是书为线装铅印本,无牌记和版权页等标志,故刊行时间不明,而各家著录、引用所题时间也众说纷纭,皆不准确。通过相关文献之考证,该书实由马氏刊行于民国十四年十月。

[关键词] 天马山房丛著;马叙伦;刊行时间;文献著录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4-0030-03

《天马山房丛著》(下简称“《丛著》”)收有马叙伦《庄子年表》《庄子佚文》《邓析子校录》《列子伪书考》《修辞九论》和《天马山房文存》六种著作,《中国丛书综录·汇编》中著录至“独撰类”下[1],以独撰丛书目之。《丛著》为单册线装本,铅字排印,无牌记和版权页等标志。各家图书馆及文献对其刊行时间之著录,颇有舛误,现结合相关材料,稍作考述订正。

1 《丛著》刊行时间的诸种说法

《丛著》之刊行,虽然至今不足百年,然诸家著录、引用时对其刊行时间却众说纷纭,大体可概括为四种,且在丛书目录中至今尚无一种做出准确著录者。

第一种为1923年说。有关《丛著》刊行时间的说法中最早者为民国十二年(1923),如1958年四川省图书馆编印《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1·总部》第134页著录为:“民国一二年(一九二三)北京排印本。”而通过“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检索得知,《丛著》在十九所大学中有收藏,其中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北大考古中心则明确著录为民国十二年[2]。

第二种为1924年说。施廷镛编撰《中国丛书综录续编·汇编·独撰类》著录为:“《天马山房丛书》,马叙伦撰,一九二四年杭县马氏铅印本……是书书衣及书签均题‘天马山房丛著总卷,前总目题‘天马山房丛书,但书仅刻有六种,抑系丛书指全部而言,丛著指此六种而言。书衣题丛著所刻六种,于书名上加○志之。”[3]

第三种为1933年说,也是在几种传记中采用较广泛的一种说法。郑懿德在《马叙伦传略》所附《马叙伦语言学论著目录》中,题为1933年家刻本[4],周德恒《马叙伦传略》题“1933年自印本”[5],时间较第一种提法晚了十年。

第四种为民国说,是一种比较笼统而广泛的说法。《中国丛书综录·汇编·独撰类》[6]、李锐清《日本见藏中国丛书目初编·汇编·杂纂类·独撰门民国》[7]、阳海清《中国丛书综录补正》 [8]、《中国古籍总目·丛书部》[9]、《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10]、《山西省图书馆普通线装书目录》皆著录为民国排印或铅印[11],而“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各成员馆所藏刊行时间大都题为民国间 [2],只有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于附注中注明“书中纪年最晚为民国乙丑(民国十四年,1925)”,可以给读者提供一点线索。

除以上四种之外,尚有不题刊行时间者,如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1994年编印的《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普通古籍目录》第254页之著录,以及《山西大学图书馆线装书目录》之著录等[12],当为不确定刊行时间而省耳。

2 《丛著》刊行时间考辨

鉴于《丛著》刊行时间众说纷纭及各种舛误,笔者通过《丛著》中序跋及各篇目的撰写时间及其他文献中的记载来考证其刊行时间。

2.1 《丛著》中的序跋及各篇目之撰写时间

《丛著》中《庄子佚文辑录序》落款为:“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九月七日,马叙伦写于京师。”《邓析子校录后序》落款为“中华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天马山房文存题辞》中,张尔田言庚申(1920)审定全稿,定为“取论学诸作编为内篇,而以叙事写景者入之外篇”。《文存》共收文30篇,其中最早者为外篇之《游景星山宾旸洞题记》(1906),而最晚者为《陈先生墓表》(1925),除《毛诗正韵后序》《丁竹筠先生传》为1924年外,其余皆为1920年以前所撰,亦当为张尔田所言“庚申审定全稿”部分,后正式刊行时,马氏又增三篇新作。

由此观之,则此书之刊印时间上限当在1925年。上举1923年之说当为只据《庄子佚文辑录序》和《邓析子校录后序》落款时间所定,未详审书中其他内容而致误。而施廷镛《中国丛书综录续编》中著录的1924年,或依文中《毛诗正韵后序》与《丁竹筠先生传》而误判。

2.2 《丛著》刊行当年之文献记载

(1)《北京大学日刊》1925年9月26日(1768号)第二版刊有马叙伦《天马山房丛书》总目:“……庄子义正三十三卷、△年表一卷佚文一卷、△邓析子校录一卷、△列子伪书考一卷、古书疑义举例三补一卷、▲校录一卷、△修辞九论一卷、△天马山房文丛二卷、▲读书小记一卷续记卷(已成八卷)。凡▲者已出版,△者十月内出版。”从“△者十月内出版”可知,现《丛著》中所收六种文献预备在1925年10月出版。

(2)笔者有幸在鲁迅1925年10月30日的日记中发现这样一条记载:“三十日,晴。上午寄季市信。往大中讲,买《天马山房丛著》一本,一元二角。”[13]这也证实了《丛著》在1925年10月已刊行。

(3)除了前两处记载,尚有一种文献也是唯一一处明确记录《丛著》刊行时间者,即《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5年第一卷第四期(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版)十八面《新书介绍》之记载:“《天马山房丛著》一册,十四年铅印本。马叙伦撰,马氏究心经史训诂之学,于老庄治之尤勤,前著有《庄子义正》《老子覈诂》诸书,承学之士,多奉为圭臬,近又将其著述六种……续为一编,名《天马山房丛著》。”[14]

因此,通过文本内部的分析以及其他文献的记载,可以确知《丛著》刊行于民国十四年(1925)十月无疑。

2.3 《丛著》刊行后之民国文献记载

从以上论证,已明《丛著》刊印于1925年10月。此外,笔者还检索到《丛著》刊行后几种民国文献之记载,亦可从侧面证明《丛著》刊行情况。

(1)《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1929年第2期所载《保管部收到赠送图书登记》(民国十七年七月至十八年六月)云:“天马山房丛著六种八卷一册,今人杭县马叙伦著,马叙伦先生赠(以上十八年二月收到)。”[15]

(2)吴虞在1929年10月11日的日记中(农历九月初九)写道:“饭后至成大看吴芳吉。上海所买书恰运到……外又取……《天马山房丛著》一册,遂雇车归……周晓和来函,索余所取之书……《天马山房丛著》一册均交来人携回。”[16]

(3)马叙伦以“屡承同学以拙著为询,今列于后以当简复”为说明,在1930年3月30日《北京大学日刊》(第2594号第3版)上刊登启事,公布著作目录:“……《邓析子校录一卷》(已刊)、《列子伪书考》(已刊)、《修辞九论》(已刊)、《天马山房文存二卷》(已刊),以上四种合庄子年表庄子佚文为《天马山房丛著》……”

以上三条记录所载日期分别为1928年、1929年、1930年,这些记录都早于上举第三种刊行时间之1933年,不知持此说者何所据也。

3 结 语

关于《丛著》之刊行时间,论之已明。关于其刊行地点,根据其行迹,1923至1925年间,马叙伦一直在京任教育次长或在北大教书[17],其刊行地为北京无疑,上举文献中亦有言及者。但具体之排版印刷处,则无直接证据,或谓北京景山书社,然查景山书社(北平朴社)出版的书目并无此书[18]。谓景山书社者,当是将景山书社所售书目《景山书社中文书籍目录》中所载《丛著》误为出版书目所致[19]。综上,《丛著》之正确著录当为“天马山房丛著六种,马叙伦撰,民国十四年(1925)马氏北京铅印本。庄子年表一卷、庄子佚文一卷、邓析子校录一卷、列子伪书考一卷、修辞九论一卷、天马山房文存二卷”。

[参考文献]

[1] 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89.

[2] 高校古文献资源库[DB/OL].[2015-04-20].http://rbsc.calis.edu.cn.

[3] 施廷镛.中国丛书综录续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79.

[4] 《中国语言学家》编写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2分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178.

[5] 北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编辑部,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编辑部.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6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22.

[6] 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9:589.

[7] 李锐清.日本见藏中国丛书目初编[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249.

[8] 阳海清,蒋孝达.中国丛书综录补正[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144.

[9] 阳海清.中国古籍总目·丛书部[M].北京:中华书局,2010:1323—1324.

[10] 湖南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M].北京:线装书局,2007:496.

[11]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普通线装书目录[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1014.

[12] 山西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线装书目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255.

[13] 鲁 迅.鲁迅日记(第1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589.

[14] 赵俊玲.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90.

[15] 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保管部收到赠送图书登记(十七年七月至十八年六月)[J].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二年刊,1929(2):7.

[16] 吴 虞.吴虞日记(下)[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475.

[17]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74—85.

[18] 庄文亚.全国文化机关一览[M].世界书局,1934:501—502.

[19] 景山书社.景山书社第6期中文图书目录[M].北平:景山书社,19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