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革命先辈精神 创小班化教育特色
2016-02-27费聿玲
费聿玲
[摘要]黑河小学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用王肃司令员的气质,成就每一位师生的思想自由;以王肃精神为导向,用王肃司令员的人格魅力,塑造一个又一个踏司令员足迹、尚德天下的“小王肃”。
[关键词]革命精神;传承;小班化;特色
黑河小学自建校之日起,提出科研兴校内涵发展的战略,以革命先辈敢闯新路的精神,砥砺前行,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初步形成了小班化教育的办学特色。
一、承敢闯新路精神,开科研兴校之路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学校进行了小班化教育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在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个别化教育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探索出“双四”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每位教师结合学情,依照《小班操作规程》,坚持“四备”的备课模式,在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教研组内教学观摩、观课议课,形成了四人一课同课异构、一人四课循环实证的“双四”教研模式,为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平台。
(二)推行后“茶馆式”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学校教师依据《小班化操作规程实践研究》,在课堂上借鉴后“茶馆式”教学——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的教学,并依据地域、学情、学校特点,每个学科全面铺开。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推行分层作业,转变学习方式
通过对小班化科研课题的研究,学校教师加强教学设计时的针对性,依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实行分层作业,留不同形式的作业,如预习作业、分层作业、体验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二、承实事求是精神,建课程体系之本
实事求是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的精华,黑河小学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学生发展和地域实情出发,以课程改革为基础,构建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一)实施课程统整,深化课堂改革
学校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将京剧、合唱、口风琴、竖笛、剪纸融入不同年级的音乐、美术课堂。突出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将武术操、跆拳道、篮球融入体育课教学,强化学生的体质健康;3-6年级将电子小报制作,个人学习空间、机器人融入信息课教学;将种植、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融入科学课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英语语言类学科开展分级阅读与拓展阅读,夯实学生的文化素养;数学学科侧重益智类教具、一题多解和错题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推行“长短”课时,增强课堂活力
学校打破每堂课40分钟的惯例,实施“长短”课结合的“弹性课程”。根据学科内容,长课40分钟,讲述知识量大、技法性较强的学科,如语文、数学,大多安排在上午;短课35分钟,讲述富操作性、实践性的内容并安排学生动手实践,大多安排在下午,如科学、美术等,既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又轻松、有效。
(三)实行儿童课程,丰富课堂内容
学校开设了晨诵、午写、暮读等儿童课程,引领学生读好书、写好中国字。晨诵:每天早上晨读十分钟,用诵读开启新的一天;午写:每天下午书写一刻钟,写好中国汉字;暮读:每天晚上读书半小时,用经典书籍滋养童年。
(四)开展节日课程,拓宽课堂内涵
实施以“四节”(即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感恩节)为主线的节日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系列化、童趣化、群体性、参与性的显著特点,凸显活动育人的学校文化特色,成为学校德育和艺体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五)挖掘课外课程,拓展课堂外延
学校在大教育观的引领下,积极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成立少年军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红色之旅,绿色军营”夏令营,带领学生走进军营,参观军事演习,观摩部队的内务卫生、军事训练、队列表演等,参与军营生活,体验做一名军人的责任感、自豪感和神圣感。
三、承敢于变革精神,造个性发展之林
教育的发展需要变革,黑河小学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加强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学生个性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一)学生自主,评价自我
为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设立了阅读之星、卫生星、爱校星、背诵之星、进步之星等奖项,运用奖状、喜报、成长币等不同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家校合作,共同评价
学校在寒暑假开展了家庭养成教育“登上成功岛”主题评价活动,制作“登上成功岛”笑脸表,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家庭养成教育的目标”,在家长的监督下学生每天针对自己完成情况将笑脸涂成红色或黑色,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养成好习惯的目的。
(三)过程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学校每学期都通过各种竞赛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所有的评价都融合在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平台中,用信息化的手段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此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给学生一个展示、锻炼、挑战自我的平台。
四、承勤俭奉献精神,立建校发展之魂
黑河小学建立之初,困难重重,但全校师生牢记革命先辈勤俭创业的精神,精心规划,科学布局,使学校的软件、硬件建设实现了高标准、高科技、高发展。校园环境美化绿化,达到了和谐整洁、优美舒适的标准;校园植物覆盖面积和人均活动空间、含氧量达到全国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的要求,教学楼外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楼内的育人主题展示相得益彰。
在校园建设方面,做到了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引进OA在线办公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引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平台,实现家校互动网络新模式,每位教师配备最新配置笔记本;学校所有的教学班均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建立了学科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论文库等教学资源库。同时,学校严格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岗制管理,因人而异,设置教师岗位,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局面,养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涵养;推行校务公开,发挥教职工大会决策机制,定期发放《我为黑河小学建言献策》征求意见表,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有了这种制度的保障,在学校需要的时候,每个教师都能挺身而出,不叫苦、不叫累、不计报酬,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以为学校做贡献为荣。
学校的年轻教师较多,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家在外地,在学校维修改造最艰苦的时期,首当其冲的是全校男教师,他们连续几个假期不能回家,有的已经订好了回家的车票,但听说学校有临时工作,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悄悄退了票,主动要求学校领导给分配工作,放弃假期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有的男教师干脆把行李搬到学校,全身心投入学校的维修改造工作,随时为学校服务。女教师也毫不示弱,放弃休息时间到学校搞卫生、整理图书、运送图书,汗流浃背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工作是大家干的,荣誉是大家得的。”这是学校教师常说的一句话,这样一句话的背后是8年间学校教师让出年末记功奖励60余次,近5万余元绩效奖金献给学校发展建设之用的高尚品质。
五、承服务群众精神,引教师成长之源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革命先辈取得胜利的法宝。教育是一项为人民服务的工程,是为百姓造福的工程。为了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我们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为导向,开展了“青蓝工程”“希望工程”和“名师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个工程,构建师德管理体系,实行家校互访机制,督促教师的专业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树立师德教育,建立教师形象
为了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管理,近年来,学校召开了“强师德、树师风、塑形象”活动动员会、民主生活会、教职工大会、群众路线教育等百余次议,带领全校教职工以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学习百余次,自学记录上千余次,每学期都与全体教师庄严宣誓并认真签署“黑河小学教师承诺书”“安全责任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不断加强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拓宽联系渠道,深化家访活动
黑河小学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教师座谈,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下发征求意见表千余份,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百余次,征求意见上千条。同时针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了整改,为师生及家长共办了百余件实事;积极开展“访千家”活动,通过填写家访记录,了解了家长所需所求。几年来,共填写家访记录1000余份,成立家长学校,通过中小学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实现了开放办学,各班建立了QQ群、邮箱、博客,加强了家校、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三)“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提升教师的素养
黑河小学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不断缩小与名校的距离,提高教师的素养。学校先后邀请了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俄罗斯布市25中校长等高层次的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从2010年开始,学校全体教师在国培项目中分批次赴南通、长春、济南、北京、上海、郑州、深圳等地学习培训,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中接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最前沿的教学方式的培训。教师把自己所收获的经验带回了学校,在实践中研磨、创新,不断地提升了自身的素养,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培训学习的提升和历练,使学校教师在参加各级竞赛中捷报频传,共获国家级奖项50余次,省级奖项200余次,市级奖项300余次。
先辈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励精图治,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生态道德教育示范校、全国语文特色校、黑龙江省首批标准化先进校等荣誉称号。如今,我们继续传承革命先辈精神,迈着坚定的步伐,在探索小班化教育特色之路上,在大同的教育下创造着大不同!
参考文献:
[1]蔡世忠,王亚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经验[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11.
[2]宋芳.学校文化建设的提高途径[J].高教研究,2000.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