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情怀(散文)

2016-02-27路漫漫

农村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放电影孩童情怀

路漫漫

电影情怀(散文)

路漫漫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白天忙于公事,夜晚伏案捉笔,平日还要应酬朋友和家务,难得稍有空闲。虽然如此,我仍然坚持每月偷份闲情走进影院,和家人静心观赏一部新片。当然,我不是喜欢追星或追捧大片,而是为了追寻萦绕心间的那缕电影情怀。

老家在中原南部,位于伏牛山与南阳盆地的接连处,遍布山坡丘陵,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村乡下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看电影了。

那时候,村里还没有电视机,有时连基本生活用电都很难保证,看电影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新奇事、热闹事。电影放映队一般都是由村委请来,或者哪家哪户操办喜事时也请他们放场电影,以热闹和烘托气氛。

每次放电影的时候,那天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放映队在村小学的操场上摆开场子,支起银幕,不一会儿工夫,孩童们便急急奔走相告,消息迅速传遍三乡五里。运粪施肥的,整垄培土的,放羊牧牛的,见了都会乐呵呵提醒一句:早点收工吧,今黑儿(夜晚)有电影。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们也会早早收了工回家,比往日更麻利地做好饭,全家人匆匆吃罢,就扛凳抄椅来到电影场等待。一般都是孩童们来得早,各自画地为营,或用土坯或用砖头为家人占着靠前的最佳观赏位置。那时的我还小,也曾和其他孩童为争地盘吵闹红脸,哭鼻甩泪,但等大人来了,见他们客客气气的相互让坐,于是抹了眼泪,大家在大人的训斥、哄劝声中拉手一笑,皆大欢喜。

放映电影前的调试镜头时间,是我们最高兴的杂耍节目。我们在光柱里伸手胡乱做些狗啊兔啊四不像的手影,大家哄笑着,乐呵着,等到广播里喊叫:大家各自就坐,开始放映了。这才算闹够了,正式坐下看电影。接下来,在电影的轰轰隆隆的枪炮声里,在刀来剑往的拳风脚影里,大人们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而我们一个个早已呼天大睡,电影散场后迷迷糊糊地跟着大人回家。

那时候为了能看上一场电影,我们结伙拉伴到邻村、邻乡,远的走二三十里也在所不惜,没有自行车,全凭两条腿在黑夜里摸索。曾有几次找不到路,闯进乱葬坟园,当踩着高高低低的坟堆,摸到墓碑才醒悟过来,大家吓得四散逃遁。为看电影,我淋过雨,被狗追过,饿过肚皮,丢过鞋子,还曾多次掉进河里和池塘里,甚至有一次差点掉进茅厕,这些都是为了能看一场电影。那个时候,年少的我为单纯的看电影凑热闹跑来跑去,而村庄里的青年男女,早已把看电影的行动演绎成了“西厢记”,享受着结伴看电影才有的甜蜜。

很多年过去了,如今我早已有儿有女。时代在变迁,生活条件好了,电脑家庭化,手机也多得成灾了,看电影似乎成了现代生活中一件寻常之极的小消遣。如今虽说电视上有付费电影,央视有免费电影频道,电脑上有各类电影网站,但我仍然喜欢到电影院观看。牵着儿女,带着欢笑,一家人乐呵呵去看。看新出的大片,看爆炒的名片,看票房高口碑好的热片。孩子爱看喜剧片,哈哈笑声中,一家人爱意融融。坐在新潮舒适的影院里,喝着饮料吃着爆米花,给孩子讲我少年时的电影往事,他们似信非信如听天书,他们乐不可支,又听得分外有趣。

妻子说,每次咱们社区放电影都是闹哄哄的,好好的电影最后看得不明所以,只有在电影院才有看电影的味道,配上这地道的音响、灯光、氛围,四平八稳坐下来,放松自己放松心情,静静地观赏,这才是真正地看电影。

或许妻子说的对,但她不会知道,在我心里并不仅仅因为这些才到影院去看,我在为往逝的时光感伤,为追寻依稀难觅的少年电影情怀。在文化娱乐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光影娱乐,可能早已悄然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但在我心中,曾经的少年时光,电影是我成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那满山沟追随放映队足迹的夜晚,那不惜路途忍饥挨饿的跋涉,那份切切追逐向往的电影情怀,永远都不会随着岁月历久而淡去,只会酝酿得愈加浓烈、香醇。

(责任编辑:刘涌)

猜你喜欢

放电影孩童情怀
Do Softly Pray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孩童之道
叙事如同放电影,多个镜头巧切换
“我要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
他放映电影两万五千场 ,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
教会学生“放电影”帮助掌握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