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摄影师焦冬子:独行西部,为贫困百姓拍全家福
2016-02-27星辰
星辰
女摄影师焦冬子:独行西部,为贫困百姓拍全家福
星辰
焦冬子是一位普通的河南女子。8年前,她在宁夏西海固采风时,发现那里的人们极少拍照,更不要说照张全家福了,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张遗像,一代人走了,再没有任何影像方面的纪念。作为一名摄影师,焦冬子萌生出给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的人们送张全家福、给老人们拍张照片的想法。
为了实施“我们在一起”的公益计划,焦冬子辞职后一连4年奔走在荒凉贫困的西部地区,为那里的人们拍下一张张带着温度的照片。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些照片传播开来后,衍生出巨大的公益力量,引发人们对西部边远地区献爱心的热潮
河南女孩情牵西海固,辞职启动公益拍照计划
焦冬子第一次知道西海固是在2006年。那年暑假,在辽宁一所大学读大二的她通过广播听到了《马燕日记》,15岁小姑娘马燕的故乡就在西海固。
西海固是宁夏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泾原、隆德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马燕在日记里讲她特别喜欢上学,但家贫随时面临失学的可能,平时,她不但要帮爸妈干农活,还要帮着带两个弟弟。焦冬子来自河南的一个偏僻乡村,家里情况也很困难,她在学校里勤工俭学养活自己,《马燕日记》让焦冬子知道,自己的情况并不算太惨。从那时起,她就一直关注西海固。
2008年冬天,面临大学毕业的焦冬子要做毕业设计,其中一组是纪实类摄影作品。当时学校发给她一笔5000元的奖学金,她放假回家过完小年,不顾亲人的阻拦,背着一部佳能400D相机从河南的家里出发,然后被春运回家的人流裹挟着,坐火车换汽车,用了两天时间到达宁夏固原。
焦冬子先是去一个回族村庄蹲点,在当地支教的几名网友带着她挨家挨户串门聊天,熟悉村里的情况。焦冬子拜访一户人家时,炕上躺着位老奶奶,病得奄奄一息,男主人看焦冬子背着相机,就问能不能给他母亲照张相,老人一辈子没有照过相,有个照片也能留个念想。
焦冬子欣然应允,拍照时,家人把老奶奶从炕上扶起来,让她靠着被子坐着,老奶奶昏沉沉的,家人喊了半天,老人的眼睛才睁大了点儿,焦冬子按动快门,拍了好多张,才拍到一张她睁开眼睛的照片。后来,焦冬子把照片洗好后寄了过去,而那位患病的老奶奶则长时间停留在焦冬子的记忆里。
大学毕业后,焦冬子成了北京一家网站的摄影记者。有一次,她到青海出差,一连走了许多贫困农村,她发现,结婚20多年的夫妇很少拥有一张属于他们的生活照,放羊的孩子们更从未有过城里孩子一样的满月照、百日照、周岁纪念照。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张遗像,一代人走了,再没有任何影像方面的纪念。
在青海泽库县草原,年轻的牧民妈妈兴奋地把儿子拽到小牦牛上,让焦冬子给孩子拍照,妈妈说这是儿子第一次拍照,照完后,小男孩很好奇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但焦冬子那时用的是胶片相机,没办法直接看,只能回到北京后寄给他们。牧民妈妈失望地说,冬夏草场不在一处,他们很快就要换草场,可能收不到照片了。
看到年轻妈妈的失望表情,再想到此前在固原所拍到的病危时的老奶奶,焦冬子突然生出了为西部的贫困乡亲做些什么的想法,她没有多余的钱捐给他们,也没有好的资源扶持他们,力所能及的也就是送他们一张照片,为他们保留岁月的痕迹,让他们在想念亲人或者被亲人想念的时候,能有哪怕只是方寸的慰藉。
2012年6月,焦冬子决定辞职,她想带上全套设备走进西部,为那里的人们照张全家福或给没拍过照的人拍张照片。按最初的拍摄计划,焦冬子要去西海固下辖的同心、西吉、隆德、泾源、彭阳、海原六个县的农村,时间两个月,为西海固的300个家庭拍全家福照片。她初步计算了一下,购置设备的费用以及路费等大概需要几万元,超出了焦冬子的积蓄。一个朋友给她出主意,说可以到网站众筹。焦冬子为自己的公益行动取名为“我们在一起”,然后发布在众筹平台上。众筹目标是两万五千元,却仅筹到了一万一千元。
当焦冬子为资金短缺发愁时,有位热心朋友建议她参加公益大赛,说获奖后有奖金。朋友看焦冬子处在犹豫之中,鼓励她说,参加大赛有无希望不知道,但不参加就一定没有希望,这句话打动了她。
焦冬子开始按流程参加公益大赛,项目表提交后,她也没抱希望,没想到7月初接到了深圳主办方的电话,说她的公益项目入选了银奖,要去现场角逐金奖。
参加决赛那天,焦冬子抱着一台打印机和一个以前拍过的全家福照片上了台。现场有个才艺表演的环节,焦冬子啥都不会,她灵机一动,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什么力量,能够留住旧日美好时光?如果有一张照片,让一瞬凝成永恒。在我想你的时候,可以看你,可以看我们在一起时的模样,那该多好!”没想到,这首诗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大赛最后,焦冬子如愿夺得金奖,获得了“我们在一起”公益项目所需要的38627元的资金。
为贫困老人送上人生第一张照片,300张“全家福”传递团圆梦
2012年8月,焦冬子开始了与西海固的再次约会。这一次,她不但带齐全套摄影设备,还带上了打印机、耗材和画框等,目的是现场拍照后打印出来赠送给拍照者。
然而,焦冬子拍照的过程并不顺利。尽管她在西海固走了很多地方,可当她到了陌生的村落,提出要免费给村民们拍摄全家福并免费赠送时,乡亲们却流露出警惕的目光。有人告诉焦冬子,这几年常有一些和尚、尼姑之类的人员进村行骗,村民们对免费拍照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敢相信了。
焦冬子啃着馒头咬牙坚持着。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先说服一两户村民拍照,村民拍照时,围观的人很多,当看到拍照的人果真没有交钱后,他们终于相信了焦冬子拍照不要钱的话,于是,局面慢慢打开了。
这次来西海固,焦冬子还有个特殊的任务。当初,她在网站发布“我们在一起”公益拍照行动众筹计划时,第一个资助者是杭州的吕先生。吕先生同时也是隆德县女孩妮妮的资助者,在他的资助下,妮妮上了大学,他一直都想看看妮妮的样子,但生长在西海固的妮妮从未有过一张属于自己的生活照。于是,吕先生在众筹平台上资助了焦冬子1000元,请求她为妮妮拍张照片寄给他。
趁着高校还未开学的间隙,焦冬子找到了宁夏隆德县一个叫太联的小山村,妮妮就生活在这里。太联村距离最近的联财镇也有几十里的山路,妮妮的家翻山越岭后还要穿过玉米地、胡麻地和糜子地。焦冬子找到妮妮时,这个脸庞被西部阳光晒得黝黑的女孩正和家人在胡麻地里忙活。焦冬子说明来意,妮妮既欣喜又有些羞怯。
焦冬子为妮妮拍摄了她在田里劳作和做家务时的多张生活照,还为她的家人拍摄了全家福。此后,在妮妮的引领下,焦冬子为太联村的多户村民拍摄了全家福。当她把现场打印出来的照片装上框送给村民时,乡亲们都十分开心,他们虽然不善表达,但都不约而同地感叹:“拍得真清楚啊!”老人们用手摩挲着照片,专注地凝视着相片上的自己,高兴得喜泪横流,这样的情景让焦冬子深深感到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
在海原县,焦冬子遇到一个叫马志英的老人,她瘫痪多年,双目几近失明,眼睛仅有丁点儿的光感,只能爬着走。焦冬子陪着她聊天,说出想给她和老伴拍张合影照的想法。老人想了想,说,第二天再拍吧!焦冬子猜测,老人可能想拍张体面点儿的照片,因为每个人在镜头前都希望比较体面而又被尊重。
第二天一早,焦冬子就来到马志英家,老人不在家。邻居说,她爬到儿子家去了,儿子家里可能有事情。下午,焦冬子又过来找她,马志英回来了,她的老伴却又出去放羊了。焦冬子征得老人同意,按她说的方位去找她的老伴。在村外的山坡上,马志英的老伴正坐在一块石头上,边看着羊儿吃草,边在那儿哼着听不懂的民谣。焦冬子说明来意,老汉爽快地同意了,焦冬子帮着他把羊赶了回来。
在马志英的指挥下,老伴翻箱倒柜,找出了两人最好看的衣服,然后来到院子外面的草地上。老两口坐在草地上,焦冬子逗他们笑,没想到两位老人照片里笑得挺好。草很绿,天很蓝,衣服也挺新,没人能看出马志英老人的疾病和她的痛苦。
照片出来后,马志英对装上相框的夫妻合影照爱不释手,像捧着个宝贝一样。老人的神情让焦冬子内心产生了很大的满足。
姬文渊老人的家在西海固彭阳县,他常年生病,老两口和一个没结婚的儿子生活在一起。焦冬子去拍照时,他们的儿子刚刚生病住院,所以全家福没有拍成。焦冬子灵机一动,在两位老人中间加了把椅子,象征着一家三口的团圆。捧着清晰、温馨的照片,姬文渊老人怎么也看不够。
焦冬子的第二次西海固之行从8月开始,按计划走遍了6个县、数十个村庄,送出了683张照片,其中含300多张全家福。这些村民的全家福都是第一次拍,老人的照片也都是第一次拍。焦冬子觉得,一张全家福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团圆梦。每张全家福,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种精神寄托。
让焦冬子遗憾的是,因为经费限制,加之又是第一次做,有些细节考虑不周。比如,她去的时候带的是国产墨盒,给乡亲们打印的相片不到一年就掉了颜色。第二年,焦冬子再进行公益拍照的时候,所使用的都是原装墨盒,而且还会给照片过塑,再加上一层保护。
偶然成了孤寡老人的造梦师,照片延伸的力量让她自豪
从西海固回来后,焦冬子无法停止自己公益的脚步。她把在宁夏拍摄的照片以画册的形式作为成果展示,同时制作出与之相关的笔记本和明信片放到网上售卖,来筹集下一期的活动资金。
经过精心的准备,焦冬子背着大包小包又出发了。随后的三年,她走遍了青海、贵州、四川和内蒙古等边远贫困地区。
走的地方多了,焦冬子发现,地域不同,民俗也有差异。在内蒙古一些村子,60多岁的老人对拍个人照片有些忌讳,他们觉得不需要这么早拍遗像,还有就是不拍A4大照片,按他们的说法,上了年纪的人拍这么大的照片,就是遗像。70岁以上的老人则乐意要大照片,一些想得开又头脑清醒的老人,还专门交代焦冬子,要拍那种大头的半身的大照片,有的子女也会特别交代,就按遗像的要求去拍。
在西部,焦冬子还经常往敬老院跑,陪老人们聊天,给他们拍照。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大多终身未娶,有的娶过后又离异,焦冬子问他们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有一个老人想了半天,说没有什么遗憾。因为聊得特别深,焦冬子就逗他:没有老婆算不算最大的遗憾?老人嘿嘿笑着说,就是,就是,当然算。
敬老院里的老人大都没出过远门,焦冬子问他们喜欢去哪儿?很多老人说想去北京天安门,焦冬子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里恰巧有个软件,可以直接给照片换背景。于是,她就想给老人们拍一组照片,他们想要什么背景就P上去。
挑选照片背景的场面很有趣,有的老人挑选天安门为背景,有想和领导人合影的,也有要和明星合影的。老汉们选的女明星大多是小燕子赵薇还有董卿,老太太们选的明星大都是天王刘德华。有的老人见过世面,说想去华盛顿,还有个老人说想去南极考察站,有人说想去巴黎。
有个爱逗乐的老汉说想和奥巴马合影,于是,焦冬子给他拍了张摸着正在办公的奥巴马的头的照片,摆的姿势特别逗,大家看到照片吓唬他说,你敢摸人家美国总统的头,小心他看到了打你。那老汉有些害怕了,问焦冬子,奥巴马会不会打他?焦冬子说,你要听话,乖乖的,他就不会来打你了,那老汉才放了心。后来,焦冬子把这个照片放到网上,影响很大。
焦冬子发现,所拍的老人中,虽然每个人经历不同,但他们的记忆中有人性、有历史、有民间技艺,每一个都是一座宝库。当焦冬子把所拍的照片送给他们后,老人们大都把照片摆放到推门就能看见的地方,可见照片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在西部奔走了三年,焦冬子有时是和同伴,大多时间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因为预算有限,她把吃住的标准压到了最低。走在荒凉的村庄,有时她会被群狗围追堵截,饿极了,她和同伴在河边烤土豆,吃着从几千里之外背来的煎饼。尽管很苦,但她心里的公益梦坚定而不动摇。
2014年夏,焦冬子在青海做公益,很多地方的班车都是一天一趟,而她又大都在傍晚干完活儿,常常赶不上去下一个地方的班车,焦冬子只能尝试着搭顺风车赶路。一天傍晚,她要从玛多县花石峡镇回县城,十几辆车从她身边疾驶而过,没有一辆停下来,眼看天越来越黑,终于有一辆车停了下来,车上坐着两男一女。上车之后,听说这些人是要到玉树的,焦冬子一想反正自己在玛多也只停一天就要去玉树,还不如直接和他们过去呢,就这样,他们一行四人直奔玉树。
走了没多久,就开始下雪,后来雪又变成雨,与她同行的人有些晕车,车子只能走走停停,深夜一点多才到玉树。这样的事情在焦冬子的采风过程中数不胜数,讲起来云淡风轻,听的人却胆战心惊。庆幸焦冬子遇到的都是好人,有些人不仅让她搭车,到了目的地之后还帮她找住的地方……
让焦冬子欣慰的是,她所拍的照片广泛传开后,竟引起了巨大反响。当深圳电视台主持人邓璐、杭州爱心人士昕晨以及更多的人找到她,想要为她拍过照的老人和孩子捐款时,焦冬子才意识到自己的照片还可以有其他的力量。更让她高兴的是,很多老人和孩子真的收到了捐赠,瘫痪多年的马志英奶奶也有了自己的轮椅,不用爬着走路了,这样的好消息让焦冬子感到特别幸福。
2016年,已经成为一个孩子妈妈的焦冬子最大的心愿是除了继续自己的公益项目外,再找一份工作,之前辞职更多是为了不违背内心的想法和对于理想的追求。而现在,有过人生历练的她愈加成熟,她要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那样,才能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公益梦。
(责任编辑:刘晓)
E-mail:liuxiao3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