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成都市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视角

2016-02-27蔡石赞陆松新梅婉婧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互联网+

兰 虹 蔡石赞 陆松新 梅婉婧 杨 洋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促进成都市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视角

兰虹蔡石赞陆松新梅婉婧杨洋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财政投入机制影响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而传统线下的财政投入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的视角下,文章分析了成都市将如何通过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来推动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财政投入机制;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不可或缺的经济主体,其发展影响着整个经济甚至是社会的发展。吴敬琏(2001)认为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小微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小微企业对于税收、GDP等量化指标都有突出的贡献,小微企业能否繁荣发展是成都市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白景明(2009)认为“融资难”问题是困扰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小微企业发展受阻的背景下,改革现行财政投入机制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如P2P、O2O已经在飞快发展。刘斌(2015)认为“互联网+”将高效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的新发展。

政府呼吁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这势必需要小微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增加,更需要在质量上提高。但传统财政投入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探索“互联网+”时代下成都市财政投入机制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成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张文彬(2011)认为政府的财政投入机制对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小微企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大环境下,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政府调整金融资源市场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实行相关财政政策来进行,本文基于“互联网+”的角度分析了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可以有效解决成都市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于小微企业还是政府决策者,都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传统财政投入机制与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一)传统财政投入机制的缺陷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从通过网络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互动,到购买、消费等生活各个环节,线上化平台和支付手段的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各行各业也为自己的线下业务线上化而对自己的产品技术进行创新开发。O2O、P2P以及C2B等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大众化,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的线下财政投入机制对于成都市小微企业的发展暴露出了以下许多缺陷。

1.信息不对称。当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市场上会发生逆向选择,好的商品和高质量的消费者会退出市场,使得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这里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小微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低成本地高效率地知悉政府财税投入机制、以及政府对于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小微企业无法低成本地时刻关注政府财税政策的更新,这就造成了财税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小微企业不能第一时间根据最新财税政策改变自己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经营战略;其次,在贯彻和积极适应政府财税政策的问题上,由于小微企业通常都没有太多高文化高水平人才,对于财税政策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失,小微企业有可能会在运营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反观政府层面,成都市传统的线下财政投入机制一般都是以文件形式在指定的布告栏公布,小微企业获知和熟悉财税政策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财政投入机制应有的效应。

除了小微企业在政策信息上获取的不对称,线下的财政投入机制也难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实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对社会资金的引领。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式的时候通常都是以风险性为最大考虑,所以风险性颇高的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财政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对于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肯定无法全部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去解决。因此,政府发挥财政资金的领投作用对于强化投资者投资小微企业的信心、实现对于社会的存量资金引领有着极大的帮助。但线下财政投入使得投资者无法获知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方向,财政资金的“溢出效应”无法得到体现。

2.财政投入监管缺失。传统的线下财政投入从预算到执行到最后的政策绩效评价透明度都不高,脱离了监督的财政投入资金难免会产生如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政治资源市场化的寻租腐败等问题。同样,公众缺乏监督财政投入资金渠道也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这也是造成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化的原因之一。由于监管成本以及监管机构本身的缺陷性造成了监管体制不配套,财政资金在投向成都市小微企业的发展当中有可能会被挪用、资金用途可能会造成偏差。财政资金从预算到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专业化的内部制衡机制,财税政策的制定将会成为贪污腐败的源头之一,不能真正促进成都市小微企业的发展。而线下传统财政投入机制不能实现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化,缺乏公众监督。

3.财政投入机制效率低下。在成都市的市场经济体中,小微企业的占比是最高的。但不同的小微企业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都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面对小微企业个性化、碎片化的融资需求,传统的财政投入机制无法即时调整其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无法高效率地对于政策的绩效进行衡量,如成都市政府对于积极向小微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最高奖励五十万,但是奖励五十万的优惠政策是否能高效即时地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线下可能需要很长的周期做调查才能得到反馈。这对于创意型的、高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来说,政府从得到反馈到发布新政策再到小微企业受惠于新的财税政策,这段时间可能会扼杀很多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线下的财政投入机制无疑是低效率的。

(二)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小微企业可以从自身的留存收益或者未分配利润中融资以实现这些资金的再投资。内源融资虽然手续简便、成本低廉,但是小微企业一般都属于企业周期中的初创期,资金匮乏、需求量大是小微企业的一般特征,只依靠内源融资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在不同生产阶段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是小微企业通过企业外的投资者或投资机构融资,主要方式有发行企业债券、对外发行股票以及向银行贷款等。但小微企业的通病是没有健全的财务报表、缺乏相应的抵押资产、不规范经营以及企业初创期的高风险。而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又有着标准化程序,这就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的门槛;其次,银行在借贷偏好上更偏向于风险小、业务量大的大企业,此外银行标准化借贷手续繁琐会造成资金到账缓慢,无形中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最后,小微企业由于其风险性,贷款的利率远远高于普通贷款利率。同样的道理,小微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也会因为其高风险而难以找到投资者,无法融到资金。

2.小微企业的局限性。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管理层缺乏高技术水平人才、无法规范自身的经营和经营战略眼光短浅等都是小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小微企业在初创期都是属于创业者创意开发或者是自身项目创建的摸索阶段,经营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是无法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因为管理层缺乏高技术水平人才而无法作出有利于企业或者公司发展的战略性决定。

二、“互联网+”与财政投入机制改革

(一)“互联网+”的财政投入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各行各业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传统产业的线上化和数据化。如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投融资供需对接,让人们可以相较于传统的投融资渠道能以更低成本、更低风险、更高收益地进行投资,弥补了线下金融发展的不足和投融资双方无法高效实现投融资供需的对接。事实证明线下的财政投入机制存在着许多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缺陷,实现成都市财政投入机制的线上化,既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是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的必要举措。

1.“互联网+”的财政投入机制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就是把政府决定实行的财税政策在第一时间发布在网上,让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随时随地地获取财税政策的动态,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同时,“互联网+”模式下的财政投入机制,也可以在财税政策的绩效评估方面发现并填补现行财税政策的不足。如在成都市现行的财税政策中,对于小微企业的担保机构,鼓励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向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代偿损失最高补助500万元,担保奖励最高100万元,建立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贷款平台。类似这样的财政优惠政策,线上化以后就等同于加大了该政策宣传力度,并在日后该政策是否能真正让担保机构更多地给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也可以从互联网的渠道及时作出评估和调整。

其次,线上化的财政资金投入更能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从互联网金融的井喷发展中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不仅整合了银行“长尾”客户的资金量,更可以看出社会上的资金存量巨大,民间游资仍在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机会。而通过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有投资需求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知财政资金的流向,在有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下,将会提升投资者们的信心,实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作用。通过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不仅解决了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扫清了小微企业融资路上最大障碍。

2.“互联网+”财政投入机制让财政资金用途透明化。线下的财政投入资金从预算到投入的透明度都不高 ,缺乏公众监督意味着财政资金可能会偏离规定的资金用途,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性增大。但引入互联网思维后,可以建立起信息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公众可以通过在互联网平台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有效实现政府—互联网—小微企业在财政资金投入过程中的互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寻租腐败的行为发生。使得财政资金可以最大化地投入到小微企业的发展当中。

3.“互联网+”的财政投入机制更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网络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更能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财政资金可以实现针对性、便捷性和灵活性。在实现了财政投入机制线上化后,小微企业可以在相关互联网平台上发布自己企业的融资信息,由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碎片化、个性化的特点,线下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每个企业的需要,但依托互联网平台,政府的财政投入资金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将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实现财政投入资金的针对性。其次,线上化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形成的政策可以在最短时间和最低宣传成本下被小微企业所认知,实现了线上财政投入机制的便捷性。最后在灵活性方面,线上化的财政政策在决策和实施后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偏差带来的不利后果,通过互联网可以持续跟踪政策执行,及时反馈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让财政资金发挥最大化的促进作用,助推成都市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成都市发展“互联网+”财政投入机制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互联网+”充分发挥了对社会资源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一种提高社会创新力和发展力的经济新形态。成都市要发展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可以说是顺应技术发展的潮流,也是技术创新给予成都市政府发展财政投入机制新模式的一个机遇。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的信息已经逐渐多元化,要支撑多元化信息的传播,必须发展高新技术。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在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挑战。

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之所以可以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碎片化的融资需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大数据。政府在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投资时,可以通过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如管理层的个人信誉、小微企业发展的可行性、小微企业的一个周期需要多少资金等)对不同小微企业进行筛选,确定是否将资金投入到该小微企业的发展中,除此之外,政府财政投入资金的拨款也会依赖于网上支付或者第三方支付。这意味着,依托互联网平台的财政投入机制会产生特有的互联网技术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我国技术平台、安全防护机制尚未成熟的环境下,保护小微企业和政府的数据安全、信息安全都是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需要面临的问题。

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化的风险一般包括平台风险、技术风险和基于大数据处理的业务风险。

平台风险主要是指在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的平台上的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政府人员的误操作和恶意操作,造成财政资金的不恰当使用;在法律上,我国对于互联网的投融资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在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小微企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是否越过法律的红线。

其技术风险是指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的网站风险,包括帐号密码的保护、信息通信风险等,如被攻破的防火墙和被破解的加密很有可能造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流失。小微企业的项目创意遭到泄露,无法保护小微企业的相关知识产权。

基于大数据处理的业务风险,是指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的所有业务均要通过互联网和信息系统来完成,信息系统处理的核心是其包含的小微企业的业务数据或者是融资需要的数据,一旦在技术上出现什么差错,带来的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成都市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还需要继续在互联网技术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三)对于成都市财政投入机制线上化的建议

“互联网+”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已经不是新名词,但将财政投入机制线上化却鲜有实践,怎么构建高效、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成都市政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发展。

1.积极借鉴其他互联网模式成功的经验。线上化的商业模式确实极大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进步,但此前P2P资金跑路事件、线上平台被黑客入侵等问题也是线上化特有的。若要建设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相关互联网模式的成功将是很好的借鉴。在资金投入方面,成都市政府可以借鉴国内成功的互联网模式——股权众筹融资模式,以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为平台,将财政资金的投入公开透明化,在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时,财政资金可以以少数资金投入到小微企业并起领投作用,将潜在投资者的资金引流到小微企业的发展中来。在风险控制方面,由于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是政府的官方平台,理论上不存在平台对于投资者资金的挪用,但加强对于资金的线上保护、防止资金系统的崩溃也是政府建设线上化财政机制平台时需要注意的。最后在担保机构方面,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既对社会资金的投资者提供担保,又要积极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强化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整合借鉴其他互联网模式的成功发展的经验,是成都市政府建立高效便捷的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必要的一环。

2.“互联网+”的财政投入机制需要互联网技术支撑。从财政资金划拨到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政府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信息的整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政府对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消化,但大数据也有着数据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且提纯难等特征,面对多元化的网络融资信息,政府需要更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处理才能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小微企业,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率。此外,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信息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是体现在对信息的保护。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平台上不仅有各类小微企业的信息,还有财政资金和来自社会上投资资金的线上支付问题,一旦技术上处理不当,不仅某些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意可能会被盗用,还会造成财政资金和其他投资资金的损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弥补了很多线下的不足,但成都市要建立起安全性高的信息化网络化财政投入机制,需要更多互联网技术人才对于线上化平台进行维护和整理以保护线上化的信息安全。

3.线上化财政机制平台将拓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渠道。资金问题是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此外小微企业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其他局限性。成都市在此之前已经成立了小微企业银、企、校、院“四方”对接平台,小微企业除了可以在“四方”平台上享受金融服务,解决资金问题,还拓展了科技、人才、信息等“一站式”服务。小微企业在后期若想拥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既需要在科技上产品上有所创新,也需要更高水平人才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进行管理。同时“四方”平台上开设的信息服务也可以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对于财税政策的疑问。成都市可以借鉴“四方”平台的模式,在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平台上拓展其他服务,不仅在资金上帮助小微企业发展,更可以在信息、人才和技术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帮助,全方面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

三、结论

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上的支持,只有政府通过财税政策的手段才能弥补金融市场的失灵,而线上化的财税政策相对于传统财税政策更能发挥其作用。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是比较新的概念,但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得知线上化的财政投入机制解决了更多关于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由于国内该模式发展尚未健全,本文基于其他互联网模式的成功和笔者对于线上化财政投入机制的见解以期给予决策者们一些建议。成都市建立“互联网+”财政投入机制,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并通过得到的反馈进行偏差调整,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敬琏. 中小企业需要扶助[J]. 领导决策信息,2001(19):17.

[2]白景明. 充分运用财税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J]. 中国金融,2009(21):25-26.

[3]刘斌. “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5(24):20-21.

[4]张文彬. 论政府在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难题中的作用[J]. 中国市场,2011(46):17-23.

[5]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成都“四方”对接助力中小微企业[J]. 领导决策信息,2014(46):8-9.

[6]姜雷,田煜,陈敬良. 基于Stackelberg模型的社区财政投入博弈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1(3):93-96.

[7]许正中,刘尧,赖先进. 财政预算专业化制衡、绩效预算与防治腐败[J]. 财政研究,2011(3):34-37.

[8]徐进. 强化预算约束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问题研究[J]. 财政研究,2009(1):50-53.

[9]黎旭东,危然. 以竞争性方式实现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广东省“双转移”专项资金分配的实践案例分析[J]. 财政研究,2010(2):18-22.

[10]沈诚君,相德伟. 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3(40):38-41.

[11]白贵,李婷. 财政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0):10-14.

[责任编辑谭金蓉]

中图分类号:F27;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24(2016)01-0007-05

作者简介:兰虹(1962—),男,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与证券市场。

基金项目:2015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5R16)。

收稿日期:2015-11-25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互联网+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电子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