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研究

2016-02-27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现代金融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配额商业银行

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研究

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随着国际碳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碳市场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以碳排放配额、核证减排量为基础资产的碳金融逐渐成为绿色金融市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商业银行应继续推进碳金融业务发展,加强碳金融风险控制,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一、碳市场与碳金融

碳市场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是排污权交易的一种,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污染控制策略,在污染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赋予企业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被交易。碳排放权交易通过排放权的初始分配,通过碳配额或自主减排量交易,卖方获得碳减排收益,买方则将所得碳减排额度用于抵消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降低其实现减排的成本。碳市场产生于上世纪末以来各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商与安排,是基于全球气候政策基础上的制度性交易市场,1997年《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碳排放市场机制,允许相关国家之间进行碳减排交易:国际排放贸易(IET)、联合履约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帮助各国履行减排义务,降低减排成本。

随着国际碳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碳市场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以碳排放配额、核证减排量为基础资产的碳金融逐渐成为绿色金融市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金融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而做出的相关金融交易活动和金融制度安排。一般来说,狭义的碳金融是指以温室气体减排量配额交易为基础的金融活动,而广义的碳金融则涵盖了所有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金融活动与制度安排,如碳排放交易市场、碳资产衍生品交易、可再生能源金融以及与之相关的绿色投资等。发展碳金融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市场化的方式和有效率的产权安排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碳金融能够将社会和个体碳减排的部分成本转化为收益,在碳减排目标实现的同时提高资金融通效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二、我国碳市场发展状况

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京都议定书》并于2002年8月正式批准,2003年我国第一个碳减排交易合同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CDM项目正式签署。我国于2005年10月正式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用于碳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截至2016年9月,我国已成功签发CDM项目1495个,成为全球最大CDM项目主办国和核证减排量供给国。借鉴CDM发展的成功经验,2012年发改委颁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截至2016年8月,公示的2308 个CCER项目中762个项目获得备案,234个项目减排量获得核证,预计产生CCER超过8200万吨。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碳市场试点向建立全国性碳市场的过渡阶段。2011年发改委批准在北京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上线交易标志着我国碳排放市场进入实施阶段。2014年发改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就我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进行了详细规范。2015年9月我国宣布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确保在2017年启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全国性碳市场建立的第一阶段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预计将有7000~8000家左右的大中型企业被纳入碳配额管理,未来将有更多的行业和企业进入碳排放配额管理。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不断攀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我国承诺碳排放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碳减排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全国性碳市场的建立以及全球碳市场的回暖,为激活企业碳资产,发掘碳资产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碳减排项目从投资到碳资产收益的实现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开发周期,期间面临项目建设、减排成果、碳价波动以及企业经营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碳减排项目往往存在着投资与收益期限不匹配的问题。从国际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碳金融服务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与相关服务,帮助减排项目成功运行,实现与企业共享碳资产收益。

三、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与实践

商业银行既是碳金融产品的供给方,也是碳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与“中间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碳资产信贷、碳债券、碳资产支持证券以及碳资产综合管理等发展较为成熟的碳金融产品。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即将建立之际,商业银行应加大碳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加强碳金融风险控制,不断提高自身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一)碳资产信贷。

碳资产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以客户自身拥有的碳配额、CER以及CCER等碳资产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的信贷业务。企业拥有的碳配额、核证减排量等碳资产收益的实现与企业减排项目的现金流需求之间往往存在时间上的错配,碳信贷通过盘活企业碳资产,将碳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物获得银行授信,为企业低碳项目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帮助企业提高碳减排项目运行管理效率。碳信贷适用于已被纳入碳配额交易的企业、已获得CDM注册的项目以及获得备案的国内自愿减排交易项目,随着全国碳排放市场以及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建立,碳信贷产品市场空间巨大。碳信贷产品在我国发展已较为成熟,多家银行均已推出碳资产信贷业务。

(二)碳债券。

碳债券是筹资者为筹集低碳项目资金而向投资者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利息并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碳债券的核心特点在于将债权的收益率水平与低碳项目产生的碳资产收益挂钩,将债券的碳属性通过灵活多变的的定价方式体现出来。碳债券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碳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低碳项目的发展,二是碳债券的定价方式比较灵活,往往采取固定利率加浮动利率的产品设计,将碳资产收益中的一定比例用于支付债券利息,实现债权人与债务人共享碳资产收益。碳债券是绿色债券的一种,其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商业银行通过承担债券主承销商等方式为企业发行碳债券提供金融综合服务。2014年5月,我国首笔碳债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并交易。

(三)碳资产支持证券。

碳资产支持证券是指以企业碳资产产生的预期现金流为基础,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企业碳资产汇集成基础碳资产池,再以该碳资产池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发行有价证券融资,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向投资者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本金和利息。碳资产支持证券还本付息来源于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或剩余权益,其并不对碳资产经营主体进行利益要求,而是对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和权益做出权益要求,是一种以碳资产收益为支持的证券融资工具。兴业银行于2014年发行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该项目基础资产池由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贷款组成,覆盖污染治理、节能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设备制造等节能减排领域。2016年农业银行作为项目安排人发行国内首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农银穗盈·金风科技风电收费收益权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将项目主体所辖风电场未来的风电收费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安排,在项目存续期内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40万吨。

(四)其他碳金融产品。

随着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还开发出针对碳金融的综合金融服务。农业银行是国内最早涉及碳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其开发的“清洁发展机制财务顾问业务”,利用专业化服务为企业CDM项目提供从项目咨询、项目申请到项目注册、寻找交易对手以及资金支持等全流程顾问服务。兴业银行与国内碳排放交易所展开合作,为其提供碳交易制度设计咨询、交易及清算系统开发、碳资产授信与减排项目融资等一揽子服务,提供碳交易系统开发,以及碳交易清算、结算、代理开户、资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上线全国首个基于银行系统的碳交易代理开户系统。

四、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碳金融市场存在着独特的风险特征,全球气候政策分歧,国际碳排放贸易争端,碳市场价波动等等使得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面临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尤为突出。

(一)政策风险。

碳排放市场依赖于减排安排的强制实施才能保证其有效运行,相关气候政策与市场制度的变化都会都对碳金融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气候公约的延续性是未来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第二期谈判陷入困局,全球碳市场进入低谷,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议》没有达成约束性的排放要求,给全球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带来阴影。我国碳市场尚处于试点市场向统一市场转型阶段,受制于碳市场体系不完善、碳市场分割、碳交易规模不大、碳资产流动性较弱等因素影响,相关政策和交易规则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碳金融服务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市场影响力上都比较有限。

(二)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碳金融的市场风险主要是碳价波动带来的业务风险。碳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碳配额分配不合理导致的碳价波动;二是CDM发展迅速带来的核证减排量供给过剩导致碳价下跌;三是经济周期的繁荣与衰退对碳市场的影响。《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全球碳市场发展蓬勃,CDM机制迅速发展带来巨大的CER供给量,加剧碳市场配额过剩和碳价的下跌。经济周期波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和收缩,间接影响到企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经济繁荣期企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高,对碳排放的需求导致碳价上涨,经济衰退期则相反。2013年以后受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球碳交易市场碳需求大幅减少,全球碳价急剧跌落,欧盟碳市场甚至宣布将不再接受新兴国家批准的CER减排量指标。

(三)其他风险因素。

当前,企业参与碳市场的意愿、碳资产管理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往往都较为薄弱。企业减排履约是碳交易的重要一环,碳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交付风险即减排项目无法获得预期核证减排量是目前碳金融业务重要的风险因素。碳减排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排放技术创新如新能源广泛使用,温室气体捕获和储存技术、碳中和等新技术发展会对碳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利用,将大大降低人类活动的碳排放水平,如生物能源技术、页岩气开发等。低碳技术发展不仅影响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也影响发展中国家CDM项目的实施成本,而减排成本又是影响碳价格的关键因素。低碳技术的不确定性是碳金融发展难以预测和不可控的风险因素之一。

五、对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建议

随着我国即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我国碳金融市场将会迎来巨大扩容,未来碳金融市场容量值得期待。发展碳金融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朝着绿色和创新方向转型,商业银行应通过布局碳金融来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依托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市场建立商业银行碳金融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应加强碳金融服务创新,以碳信贷、碳债券等多种形式参与碳市场建设,将绿色金融理念运用到零售业务中来,如设计挂钩碳金融市场的个人投资理财产品,通过提供碳金融中介服务,为客户提供碳项目咨询,充当项目财务顾问,在交易制度设计、交易及清算系统开发等方面提供综合性碳金融服务。

在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同时,应关注碳金融业务发展风险。积极跟进国内碳市场建设进程,提早布局辖内碳金融重点客户。研究碳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建立碳资产价值评估模型,防范碳市场价格风险;加强对企业低碳信用的关注,关注企业绿色发展与绿色责任;加强碳金融人才培养,建立高水平的碳金融从业人员,防范碳金融业务风险。

(课题组长:樊震宙组员:徐青、孙鹏)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配额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鱼粉:秘鲁A季配额公布,国内外鱼粉价格反弹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拍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