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思“成名”传佳话

2016-02-27

学习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三都赋咏史诗左思

西晋太康初年(公元281-285年),无名小子左思,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推出了自己的作品《三都赋》。

《三都赋》包括《魏都赋》、《蜀都赋》、《吴都赋》,计有万余字。为了它的出世,左思耗费了十年心血。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考核各种图志;还不辞辛劳,奔走几千里,亲赴“三都”故地作实地考察,采集了大量的民谣故事,准备了无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史书上说他,“构思十年,门庭藩溷(房中院内以至篱边厕所)皆着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真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

好在“天道酬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左思终于写成《三都赋》。他将科学求真的严谨态度用之于作赋,主张“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三都赋·序》),看似是迂气,实则表现出创新的勇气。这篇力作不但文采斐然,瑰伟奇丽,而且避免了不切实际的夸饰,内容真实可信。因而,它对于后人了解和考察三国时期的历史,极具史料价值,在历代赋中独具一格。

可是,左思这篇名作写成之初,却遭到了冷遇。“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有些人则加以嘲笑:“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初潭集》)总之,那时的遭遇并不怎么好,人们根本没拿他写的东西当回事儿。

什么缘故呢?原来,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寒门子弟。在西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下,他做官不得意,止于秘书郎,也就是个管理国家图书档案的小吏。尽管他博学多才,又有抱负,但由于地位卑微,毫无名气,在那些出身于豪门望族、仕宦家庭的社会名流眼里,他不过是个刚来京城洛阳“练摊儿”的山东穷小子。既然不是名人,写出的东西自然无足称道。

然而,左思有自知之明,对人们的冷眼并不丧气。在他之前,汉代大知识分子班固写过《两都赋》,张衡作过《二京赋》,都是传世杰作。左思相信自己的作品不逊于班、张,只是“恐因人废言”,担心人们会因为他的身份低下而鄙弃他的文章。那么,怎样才可使自己的《三都赋》得到应有的评价,受到文坛的推重呢?他了解当时崇拜名家的风气,不得已,带上文稿去拜访著名学者皇甫谧。皇甫谧读了《三都赋》,确实觉得不同凡响,就特地为他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赞赏有加。于是,左思陡然之间成名了,连过去苛责和嘲谑他的人,也全都改变了态度。其后再加上张载、刘逵等文化名士为之评注推荐,当时竟闹到“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的程度,《三都赋》遂成为左思的成名作,轰动文坛,风靡一时,给后世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左思的这段冷暖遭遇,令人沉思。人们敬佩他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勤奋刻苦的创新精神。可是,如果没有名家皇甫谧极力推荐和扶持,这匹底层黑马怕也难以呼啸而出,只得无奈地蔽于槽枥之间,纵有千里之志,何以腾跃而起?所以,特别值得赞赏的是,皇甫谧奖掖后进的精神。皇甫谧有资历,有名望,负誉当世,可他不以贵族老爷的态度看轻无名之辈。读了左思的赋,“见之嗟叹,遂为之序”,可见他既有知人之明,又敢于破除成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这就保护了后起之秀,使之崭露头角,避免了被冷遇和被埋没的命运。

后来的事实证明,皇甫谧果然没有看错,左思的确才高学富,他的诗比赋更为出色,在晋代诗歌中名列前茅。尤其是他的《咏史诗》被誉为“左思风力”(钟嵘《诗品》),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笔墨之间流宕着英风豪气,表现出豪迈高亢的情调和劲挺矫健的笔调,代表了西晋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左思也因此而成为一代著名诗赋家,给予后人良好的影响。

左思曾在诗中寄予深沉的感慨:“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咏史诗》第七首)想想晋代左思的遭遇,难道不该打破那些重名轻实的“藩篱”吗?因此,名家们不妨也迈进一步,挺身而出,重视年轻的无名之辈,从他们之中选拔人才,满腔热情地扶持他们,从而使不可胜数的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于时代的洪流。

猜你喜欢

三都赋咏史诗左思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洛阳纸贵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洛阳纸贵
长沙窑瓷上的咏史诗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和《三都赋》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