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不能总是在路上
2016-02-27
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历来受到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脱贫是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根本在于精准扶贫。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后来又在多种场合进一步阐述并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理念不仅成为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我国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提升了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最新成果,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理论意义。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反之,贫工作只能永远在路上。要做到精准扶贫,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深刻领会精准扶贫思想的深刻内含,正确处理好过程与方法、点与面的关系。
精准,其实就是实施好过程与方法的问题。精,就是要精密、精细,准,就是要非常的正确。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这是一个共性。就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而言,由于所处位置不同,环境气候不同,民俗文化不同,等等,所以发展不尽相同,必须通过精密的分析调查,找出贫穷的原因,帮助挖出“穷根”,对症施策。简而言之,是要过程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扶贫是最大的民生。扶贫就是要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有一个主流方向,对于山地丘陵地区,比较适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对于平原开阔地区,比较适合发展主要作物、水产养殖、休闲旅游、观光农业;而对于临近城镇的地区,则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产业链,发展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这是一个通则,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根据村(乡、县)情村况,结合市场需求,形成一村(乡、县)一品,以品牌求发展,以品牌出效益。准,就是要正确,政策要准,发展方向要准,品牌定位要准,扶贫措施要准。精准扶贫,是实施好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的具体体现,贯穿扶贫工作的始终。精,要求我们的扶贫干部在扶贫过程中,始终要脚踏实地,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准,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扶贫工作的“支点”,四两拨千斤推进扶贫工作,最终实现村(乡、县)村脱贫。
精准,还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如果说正确处理好过程与方法的关系是面的话,那么不让一个家庭掉队就是点的关系。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此话有道理,但也不尽然。细想,小河由于“河梗阻”、“河梗死”,大河就是涨水了,也难以漫过去的,涨过去了,水也不会多的,而且容易再次干枯。方法只有一个,疏通河道,让小河顺畅。扶贫工作的道理也是如此。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多样复杂,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普遍,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发展条件严重不足,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因发展能力不足返贫常见,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信心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严重缺失。对于贫困家庭,也要一户一策,在资金、技术、政策上区别对待,在正确运用综合要素的同时,个性问题个性研究,个性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因病致贫的家庭更多的应在资金上予以扶持,在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互联网+慈善的模式,以众筹的方式募集善款支持贫困家庭,注入“强心剂”,使其身体上恢复元气,脱贫提振精神气,实现“弹射式”脱贫;对于因灾致贫返贫家庭,则要更多的在政策加资金的方式帮扶,集合所有的政策资源,把政策用足,把资源用够,使其产生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式”脱贫;而对于技能不够,发展有限的贫困家庭则更应多在技能技术上下功夫,开展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至两门脱贫本领,结合文化下乡、科级下乡、科普下乡等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不但鼓励驻点干部、结对单位结对帮扶,还要牵线搭桥鼓励能人帮扶、亲帮亲、邻帮邻、实现“加油式”脱贫,从而最终实现户户脱贫。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还要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融合起来,既作用于地贫困地区,更要作用于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单位与单元同步实施,点与面同步推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全面脱贫的目标就一定会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