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海洋文献资源 做好图书馆特色服务

2016-02-27许丰满��

图书馆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献海洋特色

许丰满��

[摘 要] 以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海洋特色文献资源的定位、发展为例,从海洋文献资源保障、海洋专家资源利用、海图展览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利用海洋特色资源开展服务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海洋文献;地域优势;特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4-0073-04

公共图书馆既是地域标志性的文化设施,也是地域文化的传承机构。搜集有关地域特色文献,利用本土特色资源,服务本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区域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是盐田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区级公共图书馆。自2003年8月开馆以来,一直立足于本区,依托其独特的海洋资源,在海洋文献收藏与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十多年来,盐田区图书馆发展的实践证明,地域资源既是图书馆生存的土壤,也是图书馆发展不竭的动力。

1 依托地域优势,建设海洋文献馆

1.1 利用地域经济优势

盐田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沿海地带,具有良好的海洋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它东起大鹏湾揹仔角,南靠香港新界,西连罗湖区莲塘,北邻龙岗区,背靠“梧桐烟云美景”,坐拥大鹏湾“黄金海岸”,辖区面积72.63平方公里[1]。其地域最大的特点是有近50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生态线内[2],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海洋经济、海洋旅游较为发达,有深水大港——盐田港区,长达19.5公里海岸线[1],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盐田区正依托港口、旅游、工贸、文化四大发展支柱,以构建“一港一带一区一城”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朝着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迈进[3]。

建馆伊始,我馆就把建设海洋特色文献馆列入图书馆的发展规划。深圳处于一个中国海洋文明的重镇,而盐田是深圳海洋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深圳的发展,盐田的发展,跟海洋息息相关。而我馆作为盐田区的区域性文化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则更需要为本区域的居民和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海洋经济、海洋文化资源保障。

1.2 创建海洋文献馆

当今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方式从纸质向电子化逐步扩展,资源的揭示也多媒体化,资源的组织更加多样化、标准化,数据来源也更加大数据化、海量化,服务也从被动的阵地服务向主动服务拓展。文献资源的建设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只有具备特色的东西才能在浩瀚的文献资源中立于不败之地。特色馆藏已经成为当前信息复杂化、知识多元化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作为基层图书馆,我馆从立馆之初,就把建设海洋特色文献馆列入整体发展规划,追求“特色建馆”。

在建设海洋文献馆的初期,我馆的海洋文献搜集工作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前期在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当时没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把海洋文献作为特色文献进行重点收藏,而由于海洋文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相对于海洋类大学与海洋专业的图书馆来说,基层公共图书馆来实现这一目标似乎有点自不量力。但依托盐田区独有的海洋地域优势,在区委、区政府精品战略和特色提升战略的指导下,我馆迎难而上,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小而精”的方针。

2 发掘地域资源,搜集海洋特色文献

海图是以海洋及沿海陆地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地图,而航海图是为航海服务的。从2007年开始,我馆开始收集海图,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对海洋文献的搜集小有成就。到目前为止,已搜集了众多的海洋文献资源,拥有纸质海洋文献1 500余种、3 000余册,海图400余幅,海洋电子书近万册,海洋文献数据库电子视频资料400多个,包括全套52 册的《中国边疆史志集成——海疆史志》《清廷三大十册全图集》《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等反映古代海洋内容、古代舆图和现代海洋研究的珍贵资料,以及中国最早绘出大海的地图——马王堆帛书《地形图》,最早绘出中国海疆的地图——《禹跡图》,最早的海疆陆界国防图——《华夷图》,最早的海运专图——《海道指南图》等[4]。我馆的海洋文献联合目录库也正在建设之中,将全面整合和揭示国内外图书馆有关海洋的印刷型书刊文献的目录及馆藏信息,提供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海洋信息等于一体的海洋特色服务平台。

从纸质海洋文献、海图、海洋期刊的搜集整理,到海洋电子文献、海洋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立,再到各种海洋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海洋文化论坛品牌、海洋智慧互动体验空间、海洋文化园科技展厅等,其基本的出发点都是立足于盐田区、深圳地区的海洋优势,开发并汇聚相关的纸质、电子、互动的各种特色资源。

3 利用海洋文献资源,提供特色服务

3.1 创建海洋专题特色文献库,为适应海洋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海洋文献资源是与海洋有关的各种类型的纸质、电子等资源,包括海洋经济、海洋航运、海洋科技、海洋生物、海洋环保、海洋气候、海洋灾害、海洋军事、海洋文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港口建设、极地考察及相关机构资料等[5]。海洋类图书馆积极拓展海洋特色藏书体系,以海洋特色信息资源为主,能够集中提供海洋特色文献信息,以便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特定需要。海洋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文献指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也提出,以海洋科技发展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海洋产业“深圳质量”,以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使海洋经济成为深圳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建设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把深圳打造成为全国海洋经济中心城市,把盐田建设成全国海洋文化中心。从我国及深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来看,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海洋类文献所提供的信息保障和技术保障,“海洋强国”只是一句口号。

2012年,作为国家总书库,中国国家图书馆从馆藏中精选数十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相关古籍善本、舆图、报刊等资料进行介绍展示,这组资料从历史事实出发,用文献“说话”,充分证明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利用钓鱼岛,以及中国对钓鱼岛进行了长期管辖的历史事实。国家图书馆在维护国家领土所作的贡献,进一步说明了图书馆收藏海洋文献与海洋文化,与国家发展和海权维护息息相关。

3.2 成功举办海洋文化论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论坛是一种能很好地宣传思想、传播理念的阵地。为引导大家认识海洋,从2007年开始,我馆已举办了8期海洋文化论坛,论坛的主题与国际海洋形势和国内海洋事业紧密契合,涉及有关海洋文献建设与海洋发展的方方面面。各期论坛的主题为:2007年首届海洋文化论坛的“海洋图书与文献”,2008年的“海图与世界观”,2009年的“航母论剑(舰)”,2010年的“粤港澳海洋文化的历史与未来”,2011年的“聚焦《明东西洋航海图》”,2012年的“中国古代海洋经略”,2013年的“追寻深圳海洋梦——评选深圳十大海洋文化历史地标”,以及2014年的“回望甲午 放眼未来”。

论坛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文化精英间的学术对话,又有绘声绘色的专家演讲。我馆先后邀请了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马鼎盛、石齐平,以及刘申宁、胡野秋、梁二平等20余名专家来盐田论道,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海洋发展的未来,在盐田乃至深圳都掀起了一阵“蓝色海洋波澜”。2014年,葛剑雄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还围绕主题“蓝海对话——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进行对话,讲述古代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从海图的发展历史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荣辱,旨在反思历史,为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梦提供借鉴的明镜。专家们的精彩演讲,不仅宣传普及了海洋文化知识,增强了民众海洋保护意识,也为盐田区“山海盐田”的发展目标做了极为精彩的文化铺垫。专家们还专门推荐海洋文化经典图书,为我馆赠送海洋类图书,探讨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我馆海洋文献馆建设的定位,勾勒出一幅盐田区图书馆海洋文献馆的美好蓝图。

每一年“海洋文化论坛”都紧紧围绕大海展开,让人重新认识海洋,发现海洋,都是一场思想盛宴。海洋文化论坛的视野一次比一次宽广,盐田区乃至深圳市建设海洋文化的思路一次比一次清晰。[JP]

3.3 海图巡展提升我馆知名度,系列活动弘扬爱国主义观

自2008年盐田区图书馆海洋文献馆揭牌暨中外海图展仪式启动开始,我馆就已经通过海图展览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海洋文化的繁荣与变迁,从海洋的视角、世界的眼光、历史的思考、文化的情怀来展现人们百年来生活的变迁与观念的革新,从而让更多的读者知晓世界海洋的宽广和中国海疆发展的历史。海图展以图说、科普的形式展出,对于历史地理知识普及、海洋观培养意义深远。

几千年来,人类借助航海认识了周边世界,又通过控制海洋,确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与相互关系。这些古代海图不仅记录了人类世界观的演进,而且体现了各自的价值观与权力意志。在商船与炮舰的交替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不断变化的海图中,世界渐渐铺排出今天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这些经典的古代海图就是阅读一部“海图版”的世界史。2009年7月,“海洋里的世界观——古代海图展”在深圳书城与公众见面,展示了120幅与海有关的、广义上的古海图。这些图以现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地图为起点,止于19世纪末,以人类探索、认知海洋的先后顺序为主线,分为“泡在苦水里的大陆”“早期的世界航海图”“绕过非洲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等十个部分。

我馆的海图展览还走出本地、远赴外省展出。2010年至2012年,由我馆组织的“中外古代海图展”“鸦片战争海战图”“东海南海古代海图展”等曾连续3年作为重点展览被邀请参加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航海日陈展期间,航海图展览得到会议代表的普遍赞赏,盐田区的“海洋文化”特色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日渐提升。

图书馆不仅是搜集整理和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它还有参与社会教育、传播文献信息的职能。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时刻不忘记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阵地的职能和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

2014年11月,为配合第八届海洋文化论坛,我馆举办了《甲午海战历史图画展》。整个展览就是删节版的甲午海战历史地图绘画,分为渤海阅师图册、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大连威海战役、保卫台湾等5个部分。国人习惯于从海战来理解甲午,多年来影视界已出了如《甲午风云》《甲午大海战》之类的作品,而此次展览则通过甲午海战的海战图与海战画,让人们感受到比电影更真实再现的历史场景。这些展览让读者看到鲜为人知的历史另一面,通过图像接近真相,思考真相,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

在多次举办展览的同时,我馆还结合专家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海洋特藏文献优势,参与策划了《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海洋深圳——深圳海洋文化历史地标田野调查报告》等文献的交流和出版,实现了展览与阅读相结合。

4 结 语

从搜集整理海洋文献、海洋地图,到举办海洋文化论坛,我馆不断丰富本地区海洋文化品牌的内涵,努力做大、做强海洋特色文章。在海洋专题文献的普及与利用,培育周边读者建立海洋意识的同时,宣传、展示盐田滨海城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扩大了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在传承海洋文化、服务地区经济、创建海洋文化名城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望这种以发掘地域资源来服务读者的方法能为业界作借鉴。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盐田区[EB/OL].[2014-12-22].http://baike.baidu.com/view/837358.htm.

[2] 盐田网.轨道交通8号线敷设方式:大梅沙段走地下还是高架正在比[EB/OL].[2014-12-22].http://iyantian.sznews.com/yantian—news/contents/2014—09/11/content_10145733.htm.

[3] 盐田区政府在线.盐田区将大力发展“一港一带一区一城”[EB/OL].[2014-12-22].http://www.yantian.gov.cn/cn/a/2014/l30/a179416_550738.shtml.

[4] 尹丽棠.基于海洋经济文化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探析——以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海洋特色文献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与研究,2014(7):85—86.

[5] 盐田区图书馆.盐田区图书馆简介[EB/OL].[2014-12-22].http://www.szytlib.cn/about_1.asp.

猜你喜欢

文献海洋特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