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开心”与“关心”的认知理据
—— 基于“开/关门”隐喻的拓展
2016-02-26颜力涛
颜力涛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036)
语言学研究
汉语“开心”与“关心”的认知理据
—— 基于“开/关门”隐喻的拓展
颜力涛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036)
[摘要]汉语的“开心”与“关心”,实际是基于“开/关门”事件的隐喻拓展。具体来说:汉语的“开/关门”有如下事件隐喻,即,开门时,我们对“门”倾向于障碍性的理解,障碍性蕴含着我们消除障碍的动作;关门时,我们对“门”倾向于隔离性或保护性的理解,隔离性蕴含着我们保护屋内的世界。基于此,汉语的“开心”与“关心”,并非反义,即“开心”有“心中没有障碍,从而获得快感”的含义,体现“开门”中“门”的障碍性语义特征;“关心”有“保护、体贴”的意味,体现“关门”中“门”的保护性语义特征。这些都最终构成了汉语“开心”与“关心”成词的认知理据。
[关键词]开;关;门;事件;隐喻
0.引言
“开心”与“关心”,在语感上,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为什么语义相反的“开”和“关”,与同形、同音、同义的词“心”组合时,表达的意义却并不相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崔希亮在该问题的讨论上,从历时角度做了深入研究,给人很大启发,他认为:“真正表示心情快乐舒畅的‘开心’见于李白的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开心颜’中的‘心’指的是心情,‘颜’指的是表情,‘开心开颜’显然指的是心情舒畅、表情放松。在这里,‘心’被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容器,它是可以打开的,这是一种隐喻”;“‘关心’的意义当来自‘关’的‘关涉’意义,‘关心’就是‘与心相关’或‘与心相通’。与‘心’相关的人或事都是比较重要的。”[1]但崔希亮对“开心”的解释还是比较模糊的,尤其是把未发生词汇化的“开心”同现在已发生词汇化的“开心”联系在一起。例如,认为未发生词汇化的“开心”的意思,即“‘心’是‘锁’的隐喻,要用钥匙才能打开。心打开以后才能看到他的想法能够‘交心’”[1],这似乎同词汇化后“开心”的意思不相一致;至于把“关心”理解成“‘与心相关’或‘与心相通’。与‘心’相关的人或事都是比较重要的”[1],这样的解释似乎还是有些牵强。可见,崔希亮的相关解释并不合理。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共时平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寻求对该类现象的一种合理的认知性解释。
根据我们的认知常识与经验,与“开/关”动作联系最紧密的是“门”,因此,“开/关门”是“开/关”的基本义,其他语义都由“开/关门”这个基本义通过隐喻延伸而来。“开/关门”是一个动作,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事件,由此而产生的隐喻,本文称为事件隐喻。“开/关门”有“推/拉门”*“开门”、“关门”同“推”、“拉”无对应关系,“推”、“拉”仅取决于“门”的设计,因此,“开/关门”中都有[+ 推/拉门],无别。和“开锁/锁上”两层含义。*还有另种情况,如“他开门开了半天,但门始终没开。[ + 敞开]”,但与“开门”无关,不在讨论之列。本文提到的“开/关门”事件隐喻,是在“推/拉门”义基础上形成的。
郭贵春认为:“还可以从相似性这一视角将隐喻分为‘存在性隐喻’(epiphors)和‘可能性隐喻’(diaphors)。‘存在性隐喻’指通过比较引起意义的溢出和延展的隐喻,可视为一种‘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可能性隐喻’则通过并列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可视为一种‘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很明显,‘可能性隐喻’比‘存在性隐喻’具有更强的理论表征功能。惠尔赖特(Wheelwright)曾指出,‘可能性隐喻’最本质的可能性就在于那种广泛的本体论事实,新的量和新的意义从迄今为止未分类的元素结合中产生出来。”[2]可见,隐喻包括两类,即,“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汉语熟语中蕴含大量“开/关门”事件隐喻,其中以成语最为典型。我们下面以语类“开/关”为基本单位,以“熟语”为认知理据(成语考察为主,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考察为辅)*有关成语、惯用语和谚语的区别,我们参考杨寄洲、贾永芬(2010)和温端政(2009)相关词典的划分。,在基本义“推/拉门”基础上,通过对汉语词、短语、句法平面的考察,挖掘汉语“开/关门”事件隐喻系统,最终回答汉语“开心”与“关心” 成词的认知理据问题。
1.“开/关门”事件隐喻
1.1“开门”事件隐喻
“开门见山”,字面义是“打开房门就可以看见青山”[3],按引申义理解是“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不绕弯子”[3]。实际是把“开门”语义由“动作域”投射到“交际域”,由打开“具体的门”,投射到打开“抽象的门”。“打开房门看青山”、“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不绕弯子”,我们都可理解成“不设障碍,排除障碍”,因此,“开门见山”中“门”按“障碍性门”理解。
可见,“开门”中“门”的语义特征是[+障碍],可有“具体”或“抽象”两种理解。类似的成语还有:遍地开花、别开生面、春暖花开、大开眼界、顿开茅塞、广开言路、豁然开朗、继往开来、开怀大笑、眉开眼笑、旗开得胜、网开一面、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开目明、异想天开、开诚布公、开诚相见、开怀畅饮、开卷有益、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皮开肉绽、情窦初开、铁树开花、鸣锣开道、信口开河、云开见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惯用语和谚语中也有:打开话匣子、打开局面、打开闷葫芦、打开缺口、打开眼界、大开方便之门、开场白、开后门、开绿灯、开眼界、开洋荤、“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惯用语:“开方子、开国际玩笑、开空头支票、开小差、开小灶”中的“开”可用“支出”替换,“开洋荤”中的“开”可用“开始”替换。它们都和“开/关门动作”无关。歇后语中还有“打开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打开天窗——说亮话”的说法。
1.2“关门”事件隐喻
成语中“关门”的意思经常用的是“闭”*“闭月羞花”中的“闭”是“躲避”的意思,不在本文研究之内。。
“闭门思过”,字面义是“关上房门,独自反省过错”[3]24,按引申义理解是“排除外界干扰,独自反省过错”[3]24。实际是把“关门”语义由“动作域”投射到“心理域”,由关闭“具体的门”,投射到关闭“抽象的门”;“关上房门,独自反省过错”[3]24、“排除外界干扰,独自反省过错”[3]24,我们都可理解成“与外界隔离,以便自我反省过错”,因此,“闭门思过”中“门”按“隔离性门”理解。
“闭关自守”,字面上是“闭塞关口,不跟别国来往”[3]294,按引申义理解是“比喻不跟外界来往或拒绝接受外来事物和思想的影响”[3]294。实际是把“关门”语义由“军事域”投射到“交际域”,由关闭“具体的门”,投射到关闭“抽象的门”;“闭塞关口,不跟别国来往”[3]294、“比喻不跟外界来往或拒绝接受外来事物和思想的影响”[3]294,我们都可理解成“与外界隔离,不来往”,因此,有“隔离性”意味。“闭关”与“自守”连用,使“闭关自守”中“门”又多了一层“保护性”意味。“闭关自守”中“门”按本义可有“隔离性门”和“保护性门”两种理解,按引申义只有“隔离性门”一种理解,是由关闭军事领域的“隔离性、保护性的门”隐喻关闭交际领域的“隔离性的门”。
由此可见,“关门”中“门”的语义特征是[+隔离]或[+保护],可有“具体”或“抽象”两种理解。类似成语还有:闭门造车、闭目塞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惯用语和谚语有:闭门羹、“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关门打狗、“关门养虎,虎大伤人”、关起门当皇上。歇后语有:闭着眼睛过河——听天由命、关门不上闩——顶住、关起门来打花子——拿穷人开心、关着门捉鬼——胆子大、关着门捉鸡——没跑。
春风不度玉门关、关山迢递、关山阻隔、阳关大道、一曲阳关,这些“关”指“关口”,可理解成“城门”,这些可理解成是由“关门的动作”引申而来的,有[+隔离]或[+保护]的意思。
1.3“开/关门”事件隐喻的比较
1.1和1.2的研究表明:“门”虽然客观上不随动作“开/关”发生任何物质上的改变,但人们在认识“开/关门”中的“门”时,却不自觉地受“开/关门”功能的影响,而产生对同一个“门”主观认知上的差异:开门时,我们对门的理解倾向于障碍性的,障碍性蕴含着我们消除障碍的动作;关门时,我们对门的理解倾向于隔离性或保护性的,隔离性蕴含着我们断绝与外界的往来,保护性蕴含着我们保护屋内的世界。二者也有共性,就是无论“开”还是“关”,“门”都可作“具体”或“抽象”两种理解,而且,从隐喻类型上看,两者都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我们现对比如下:
开门中的门:[+障碍] 关门中的门:[+隔离] 或[+保护]
这些基本的语义构成了汉民族的抽象思维系统,形成了某种高度抽象的形态范畴,支配汉语语言的运转。本文接下来,在词、短语、句法层面对“开/关门”事件隐喻的探讨就是在门的“[+障碍][+隔离][+保护]”语义特征基础上进行的。除了同“开/关”相关的“门”外,还有和“开/关门的动作”无关的“门”, 不在讨论范围内。例如:“车马盈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门可罗雀”,“双喜临门”,“三过家门而不入”,“敲门砖”,虽然都提到“门”,但没有反映“开/关门的动作”。
“扫地出门”中的“门”,有界限的意思,因此是界限门。由此还可以引申到社会的阶级性,例如:“班门弄斧、不二法门、得意门生、分门别类、改换门庭、侯门似海、门当户对、门户之见、门户之争、旁门左道、清理门户、书香门第、自立门户”,这些“门”有门第的意思;“门外汉”中的“门”,有专业的意思。它们都可理解成广义的界限门,但都没有反映“开/关门的动作”。“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中的“门”,有出路的意思,因此是出路门,但也都没有反映“开/关门的动作”。具体句子中,有的虽是通过动作表现的,但反映的也是出路门,也不在本文研究之内。“祸福同门”中的“门”,有地点的意思,因此是地点门,但也没反映“开/关门的动作”。
此外,有些“开/关”也和“开/关门动作”无关,也不属于“开/关门”类隐喻。例如“左右开弓”“不可开交”都没有类似“开门”的意思;不关痛痒、裙带关系、人命关天、无关痛痒、无关宏旨、休戚相关、息息相关中的“关”是“关涉”,机关用尽、生死关头、生死攸关、性命交关、咬定牙关中的“关”是“接头”。
2.“开/关门”事件隐喻向汉语词和短语结构上的投射
2.1“开门”
敞开、分开、公开、开创、开采、开刀、开导、开道、开冻、开放、开关、开光、开合、开河、开荤、开江、开花、开化、开怀、开荒、开架、开交、开戒、开禁、开卷、开掘、开口、开口子、开矿、开阔、开来(趋向动词)、开朗、开例、开路、开明、开辟、开瓢儿、开启、开腔、开窍、开山、开释、开膛、开题、开通、开脱(推卸责任)、开拓、开胃、开线、开眼、开凿、开斋、开绽、离开、盛开、展开,*根据符淮青、张万起(2010)的解释,“开荤、开斋”是解除对吃荤、斋戒的限制,因此,可理解成打开“障碍性”的门。还有些词不太容易判断,我们可通过对应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获得启示:“开例”的近义词是“破例”, 因此,也可理解成打开“障碍性”的门。可以说是开障碍性门。句法上不能用“开始”“支出”等替换,这些基本不用“关”,如“*关花、*关刀”等,因为不具备“关门”中“门”的语义特征。
开饭、开讲、开户、开小灶、召开中的“开”是“开设”意思,可替换成“开设~”,有排除障碍的意思。
“开水”反义词是“凉水”,“开锅”在汉语中尚无明确的反义词与之相对应,但我们的经验常识告诉我们:“开水”与“开锅”,都描摹了水沸腾时的状态,即“顶开障碍物”。它们与“开/关门”事件隐喻间,是“创造相似性隐喻”的关系;它们同以上“敞开”等词间,则是“基于相似性隐喻”的关系。
2.2“关门”
关闭隔离性门,如“闭路、闭气、关押、机关、过关、开关”可以说,但这些词我们都不用“开”,因为,这些词没有排除障碍的意思,还有惯用语“关门打狗”的说法。这些词有“具体”或“抽象”两种理解。“闭卷”的反义词是“开卷”,前者可理解成“在考试中设答题的障碍”,后者可理解成“在考试中不设答题的障碍”。“闭塞”没有反义词“开塞”,但有趣的是,一种通过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来协助排便的润滑剂,叫“开塞露”,确有排除障碍的意思。
关闭保护性门,如“关爱、关顾、关怀、关切、关照、关注”可说,“开切、开照、开注”不可。基本只有“抽象”一种理解。
把关、报关、边关、城关、攻关、关隘、关闭、关东、关防、关卡、关口、关里、关塞、关山、关税、海关、交关、入关、雄关中的“关”有“隔离”和“保护”两层含义。*“关联(关连)、关涉、关系、关于、关乎、双关、有关、无关、相关”中的“关”是“关涉”的意思,“关衔、关饷”和“关东、关键、关节、关里、关内、关头、关外、关中、难关、年关、牙关”中的“关”有“接头、界限”等的意思,同“开/关门”事件隐喻无关,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但它们同“城关”和“关怀”等词间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有“具体”或“抽象”两种理解。
3.“开/关门”事件隐喻向汉语句法结构上的投射
3.1“开”投射到汉语句法结构上时,仍保留“排除障碍”意思。如做谓语的动词“开”:“窗口开在南墙上。一共开了两千亩梯田。在村东开一条水渠。衣服开了线。信封刚粘好,又开口儿了。现在正是严冬,土地一时还开不了冻。咱们也该开一开荤了。珠宝店开在闹市区。这个先例不能开。运动会开得很成功。宴会打算开几桌?”*以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老板把他开了。(支出) 把机器开起来。(转喻) 开来了一个民兵师。部队已经开走了。(先转喻后引申,引申部分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4]442
做补语的趋向动词“开”,例如:“请站开一些。这锁怎么打不开?迈不开步子。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你要想开些才是。我干脆把事情说开了吧。水烧开了。”*以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消息一下就传开了。相声演员一上场,大家就笑开了。冻得他哆嗦开了。一进教室,我心里便打开了鼓。大会议室里,50个人也坐开了。把展品全部摆开,不必堆着放。(伸展)[4]442
我们再举文学作品中的例子,以张洁作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选择该文有三点考虑:一是当代作品,有一定说服力;二是文章长短适中;三是语言比较生动,包括的语言现象比较全面。为例:
(1)见阳台上的门摇不开,又去开病房的门。(具体)
(2)她完全不懂我的劝导,更不肯和我合作。她就是不明白,我的钱怎么也得花光,如其在别处花光,不如让她花光。可她就是不开窍。再不我就给她磕头、下跪,求她吃,求她喝。那种磕头、那种下跪,是好受的吗?我不但不感恩于妈,甚至把妈这份苦心、爱心,当做是农民的固执。(抽象)
例(1)和(2)反映的是“开门”的本义,前者按“具体”理解,是开具体的门,后者按“抽象”理解,是打通思想上的障碍,使变得灵活。
(3)终日依在沙发上昏睡,任门户大开。 (非障碍门)
(4)我打开冰箱一看,那是水果吗?都是些烂橘子!(障碍门)
例(3)中的“开”没有排除障碍的意思,反映的仅仅是门开着的现状,例(4)中的“开”有排除障碍的意思,因为,打开冰箱的门,需要花些气力,排除一定障碍。
(5)她穿着一件前开口的宝蓝色的小毛衣站在电视机前,一边摆弄着柜子上的什么,一边对我说着这句话。 (非障碍门)
(6)我拦住一辆出租车,开口就对他说:“我付给你外汇”。(障碍门)
例(5)和(6)反映的是“开门”的隐喻义。同样是“开口”,例(5)表示“开口形状”,例(6)表示“开口动作”,在句法表现上,例(5)中“开口”是词,例(6)是短语。前者是描述性的,没有排除障碍的意思,后者是叙述性的,有排除障碍的意思。
3.2“关”投射到汉语句法结构上时,仍保留“隔离”或“保护”的意思,如“把他关起来。鸟儿关在笼子里。那家小商店已经关了。”*以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不关他们的事。(关涉)人口突破十三亿大关。(接头、界限)[4]686反映了“隔离”的意思。再如:
(7)渐渐地就不再枉存,或说是妄存过节的想头,不管人家怎样地热闹,我们则关起门来,早早上床、悄悄睡觉。(隔离门)
(8)但原谅了我不等于她不再伤心。我不请求她原谅还好,一提,也许反倒勾起那一桩桩一件件让她伤心的往事了。关客厅门之前,我回头看了看妈。妈的两臂紧贴着双腿,脸朝上直挺挺地躺着,嘴唇紧闭成一条深色的窄线,颧骨从未有过地突现,两腮就显得塌落,很像我在一些遗体告别式上看到的遗容。心里不觉掠过一丝蹊跷而又不祥的感觉,可是我马上就排除了这种无稽的想法,我那时仍然不相信神的暗示,一门心思认定妈手术效果良好。(保护门)
(9)虽然我为妈准备了预防这些副作用的药,但效果不会很大,她一定还会感到痛苦,先生说,即使妈能闯过手术关,也不见得闯过放疗关,毕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隔离门)
(10)感激你对姥姥的关心、体贴。(保护门)
例(7)和(8)中的门都按具体理解,反映“关门”的本义,其中例(7)按隔离性理解,因为,门关上后,就听不到外面的喧嚣,起到隔离的作用;例(8)按保护性理解,因为,句子里包含着对母亲的爱恋,关门有保护的意味。例(9)和(10)中的门都按抽象理解,反映“关门”的隐喻义,例(9)属于隔离性的门,手术、放疗都相当于“关口”,有类似隔离性的作用;例(10)属于保护性的门。
4.“开心”与“关心”
基于以上所总结的汉语“开/关门”事件隐喻系统,我们认为“开心”与“关心”有如下隐喻特点:“开心”有“心中没有障碍,从而获得快感”的含义,体现“开门”中“门”的障碍性语义特征。“关心”有“保护、体贴”的意味,体现“关门”中“门”的保护性语义特征;“关爱、关切、关照”也是同样道理,但有趣的是“开爱、开切、开照”不能说,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打开障碍”的预设决定的。这些意思,在语篇上也有所体现,如《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11)和妈相依为命五十多年,不论情况多么险恶,妈从没有对我这样说过:“咱们俩坐一会。”我做出什么异样感觉也没有的样子,把沙发拉到她坐着的太师椅前,靠着她的膝前坐下。我握着她的手,先声夺人地想些使她开心的话题。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一文是作者缅怀自己病逝母亲的作品,例(11)反映母亲得病后,作者想让母亲抛开病痛,快乐生活。因此用了“开心”一词。
(12)她不再关心锁没锁门,会不会丢东西;不再像过去那样,不管谁、哪怕是我进门,也要如临大敌地问一声:“谁?!”
例(12)反映母亲病重期间,作者觉得自己对母亲的保护、关心做得还不够,母亲也由于疾病,而放松了对家庭的保护与照顾。因此用了“关心”一词。
[参考文献]
[1]崔希亮.说“开心”与“关心”[J].中国语文,2009:410-418.
[2]郭贵春.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2):92-101.
[3]杨寄洲,贾永芬.商务馆学成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符淮青,张万起.现代汉语学习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责任编辑:曹金钟〕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4-0166-05
[作者简介]颜力涛(197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20
·语义与认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