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人”释义

2016-02-26陈志强

学术交流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报业报刊

陈志强

(浙江万里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新闻传播学研究

“报人”释义

陈志强

(浙江万里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报人”一词虽然出现较晚,却是在新闻从业人员的称谓中使用时间较长、美誉度较高的名称之一。学界对“报人”指称的对象,看法不一。考虑到近现代中国报刊类型的特点和报刊工作的复杂性,“报人”指称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在报刊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新闻界名人。与新闻职业化发展相适应,“报人”应该是报业内直接从事新闻采写和评论写作等内容生产的一线工作者和直接指导内容生产的报业管理人员的统称。

“报人”;新闻从业者;政党报刊;商业报刊

在近现代新闻从业人员的诸多名称中,“报人”是出现频率较高、美誉度较高的称谓之一。无论是报社的社长、总经理、主笔,还是一般的记者、编辑,不乏自称或被称为“报人”者。但是检阅学术史,却发现学界对于“报人”这一称谓的内涵和外延的看法不尽相同。

一、报业从业者称谓变迁与“报人”的出现

(一)从“访员”到“记者”:报业从业人员的早期称谓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刊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但是对报刊从业人员一直没有广为认可的称谓。自唐至明清的官报“邸报”,仅在中央和地方行政系统内传播,其信息搜集者、制作者、发行者的称谓虽有不同,但他们的身份本质上都是官员;明清时期民间报房渐成气候,报业开始向官方系统外延伸,但是民间报房内工作人员的称谓也很不一致,见诸史料者,有“报子”“报房贾儿”“报房的”“抄报的”“卖朝报者”“送报的”等。不过,无论是前者以官衔指代,还是后者比较随意地以从事的工作指代,都说明报业者的工作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中国的近代报刊是随着外国传教士、商人的进入而出现的。从1815年到19世纪中后期,外文报刊数量逐渐增多,中文报刊也随着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而得到发展,但近代报刊的社会影响始终不大,社会认同度也不高,这直接导致了报刊从业人员数量少、社会地位低,他们的称谓也因报社同人几乎没有分工而含混不清。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访员”和“主笔”逐渐成了近代报刊从业者尤其是外报从业者的主要称谓。聘请专人外出采访,逐渐成为在华外报获取新闻的主要做法。1872年《申报》创刊之初,即聘请专人采访本埠社会新闻,不久又在外地“招延访事”。到1875年,《申报》“已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武昌、汉口、宁波、扬州等26个省会和城市聘有‘报事人’或‘访员’”[1]97。报社聘用的探访新闻人员在身份上有本埠访员和驻外访员之分,在称谓上先后有“访员”“访事”“访事之人”等,而报社内撰写论说的人员,则多称主笔。

与外报从业者相对明确的分工相比,19世纪中后期陆续出现的国人自办报刊虽也聘有访员、主笔,但往往“编采通合一的,没有严格的分工”[1]97。即便是报业比较发达的上海,“报纸之有访员,其初仅本埠延聘一二人,外埠则除京师照登邸抄外,各省会则摘录一二督抚辕门抄而已。即本埠访事,亦大抵以沪上各衙门之房吏充之,故报纸所登事实,无过于官厅中日行寻常公事,社会新闻,则更绝无仅有矣”[2]131,以衙门小吏兼职提供本部门的新闻,说明报业从业者“专业性”的属性还没有形成,也导致了他们的工作还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姚公鹤在描述晚清上海早期报业的从业者以及他们的处境时说:“每一报社之主笔、访员,均为不名誉之职业,不仅官场仇视之,即社会亦以搬弄是非轻薄之。”[2]128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近代报业发达水平最高的上海姑且如此,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进入20世纪,“记者”成了报业从业者的主要称谓。一般认为,“记者”称谓的出现应该归功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流亡日本、全面接触了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和新闻理念并运用于办报实践的保皇派。在日本参加过《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保皇派报刊新闻采编工作的同人,接受了包括“记者”在内的一批新闻学词汇,并在后来的国内新闻实践中频繁使用。1905年8月,担任过《清议报》助理编辑的郑贯公,在他担任总编辑的《唯一趣报有所谓》上连载了《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一文,其中有:“凡报须有宗旨,无宗旨则立意靡定,直为记事传单;凡记者须有学问,无学问则见理不真,直为浮词满纸;是故记者与报纸相维系,而宗旨之与学问,亦相维系。”[3]从1905年3月12日《时报》发表的社论《宜创通国报馆记者同盟会说》的标题和成立全国“报馆记者同盟”的倡议来看,“记者”一词在20世纪初得到了新闻界比较广泛的认可。此后,虽然“访员”等称谓还不时出现,但“记者”成了新闻从业者比较通行的指称。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闻从业者的指称转换并不彻底,“访员”“记者”等多个名称同时出现,甚至在同一人的叙述中同时使用。陈冷在1922年回顾自己从业20年的心路历程时就说:“余谓做报最简单之规则,惟慎择可靠之访员,据访员之报告,再证以各种之参考、采写、记事,然后根据记事发为明白公平之评论,如是而已。记者之职业,不可自视太高。报纸之一方面,固可指导舆论;而又一方面,亦当受舆论之指导。然亦不可自视太卑,一切皆可让步。”[4]直到1949年前夕,还有人称采写新闻的记者为“访员”。[1]98

(二)“报人”的出现

相对来说,“报人”在新闻从业者诸多称谓中是出现得较晚的一个。1935年戈公振去世时,成舍我写的悼念文章《一个真正的报人》,是目前所见“报人”称呼的首次登场。文章在回顾他与戈公振交往经历的基础上,认为戈公振具有的“不自满、能尽责和待人诚恳”这三个特点应该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最低条件”;但实际上,“这样平常的起码标准,恐怕举世滔滔,尤其是我们贵行同业,没有好多”。[5]虽然文章并没有对“报人”这一称谓的演进过程和内涵进行阐述,但是“报人”一词逐渐被新闻界普遍接受,具体表现在此后出版的图书中,“报人”屡屡作为书名的关键词。1938年三江书店出版的王文彬所编《报人之路》、1939年浙江省战时新闻学会出版的杜绍文所著《中国报人之路》、1944年尔雅书局出版的赵君豪所著《上海报人的奋斗》等图书,均在书名中使用“报人”一词。“报人”频繁出现在新闻学著述的书名之中,可以说明这一称谓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已经被学界业界广泛接受。

即便在“记者”成为新闻从业者称谓共识的当下,“报人”一词仍频频出现在学者研究成果的题目中。曾宪明、陈建云、程丽红、王敏、刘琳、胡朝雯等研究者,在自己的专著名称中都用了“报人”一词;新闻史名家方汉奇和台湾学者朱传誉、赖光临的著作或论文集,也以“报人”指称其所研究的报业从业者。

诸家研究所在,多是报界闻人。其中,既有晚清、民国时期的报社主办者、名主笔和名记者,如林乐知、彭翼仲、林白水、顾执中、徐铸成、成舍我、张季鸾、王芸生、浦熙修、王惕吾、曹聚仁、余纪忠等,也有擅长写报刊连载小说的“报人作家”,如张恨水、喻血轮等;既有国民党人士,如程沧波,也有共产党人士,如常芝青、石西民、陈翰伯、袁鹰、陈鲁直等。除了个人专题研究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在其编撰的带有人物传记汇编性质的著作中以“报人”指称其研究对象。此外,还出版了一些以“报人”为名称的丛书,涉及的对象有邵飘萍、张季鸾、陈铭德、邓季惺等人。

除了以单一报人作为研究对象之外,一些研究者还以一个时期或一个类型的报人群体为考察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宋晖对19 世纪晚期到1927 年的记者群体、王敏对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上海报人群体、程丽红对清代报人群体等,都做了积极的探索。

二、“报人”界定的学术史回顾

(一)“报人”界定

虽然“报人”一词频频用于指称报业从业者,但是学界对其内涵却似乎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工具书在解释“报人”这一名词时,多采取比较简约的方式。

“报人”一词出现后不久,就有学者试图揭示这一称谓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收入《中国报人之路》的《报人道德论》一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报人”一词早期的内涵。《报人道德论》的作者是20世纪30年代初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书的杜绍文。他在文章中认为,不道德的报纸和报人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准。

自官办的邸报盛行,时代纪录者的史家,出卖道德,甘任鹰犬,于是民间就无一部信史可读,亦即是没有一则正确的新闻可看了。

降及近代,道德问题,更为报人所认为迂谈,亦被时人所认为诟病,□致新闻记者乃末路文人的化身,造谣生事乱敲竹杠系其生活手段,一般痛恶报人的,遂以为和报人讲道德,无殊与娼妓谈贞操。一部报人的不齿于人寰,许多不明底蕴的,迳以“一隅概括全体”,于是所谓“报人无好人”,就喧腾于众口,几有铄金销骨之势,我国社会轻视报人,实为一些不肖报人无视道德的恶报,我们的同业者,需要不怨天不尤人,亟须下一番反求诸己的功夫。[6]41-42

之所以科班出身的杜绍文如此痛心,是因为在抗战建国的大环境中,上海《晶报》的主人余大雄、《申报》驻京记者秦墨哂和杭州记者潘起凤“甘于认贼作父自残同类”。[6]42他认为报业从业人员,从报社负责人和记者、编辑,都可以称之为“报人”,但报人核心的价值观,一是爱国,二是敬业,三是遵循传统道德——这三点既是报人的底线,也是报人践行其社会职责和使命的根本。

近些年,一些研究者试图给“报人”下一定义,并逐渐形成了两种界定取向。一种观点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都能被称为“报人”,只有有新闻理想、有高超新闻职业技能并在新闻实践中留下过深深印痕的报业精英,才能称之为“报人”;另一种观点是,报刊从业者都能够称之为“报人”。

与研究成果大多指向名记者、名编辑一样,研究者在界定“报人”内涵时也往往指向在新闻活动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从业者。程丽红在其博士论文《清代报人研究》中,将“报人”界定为“报业活动产生以来,以办报为生或者以报业为主要事业舞台,并对报业具有独立的创见与贡献的人物”[7]。这一界定兼顾了“报人”的历史性与专业性,强调“以办报为生”也彰显了其职业属性;但是,“主要事业舞台”“对报业具有独立的创见与贡献”等表述在很大程度上将新闻从业者群体一分为二。除了强调职业成就,一些研究者在阐释“报人”内涵时将其置于职业精神甚至国家命运的场域内来论述。李金铨在其执笔的《报人报国》一书的代序《报人情怀与国家想像》一文中,明确地说:“本书的‘报人’是泛称,而不仅限于特定的职业角色……梁启超固然以言论启迪民智,以胡适为首的知识群体(从《努力周报》到《新月》到《独立评论》)、他的同辈论敌(陈独秀、李大钊),乃至下一辈储安平的《观察》,还有围绕着这些刊物的几百名投稿人,几乎都是著名学者兼政论翘楚。直到《申报》中期、《大公报》以及《世界日报》,虽然开始了报人职业化的势头,加强新闻采访面,但言论始终是摆在第一位阶,报人首先追求的还是言论‘一言九鼎’,主笔地位始终高于记者。”[8]1-2自出现以来,报刊就被赋予推进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的作用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功能。各派政治家创办或投身报业,主导或亲自上阵阐述政见和引导舆论,大大小小的报刊与形形色色的政党相辉映,报业成了政治论争、国家道路选择的重要平台,报人成为依靠新闻报道、评论观点就可以左右国家走向、政治走向的关键群体,其职业行为、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也因此需要在更大的场域来讨论。

简而言之,在持“精英论”的研究者看来,“报人”不仅具有非同一般的新闻工作业绩,而且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者和新闻道德的楷模;“报人”不仅具有忠于事实和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而且具有铁肩辣手和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

不过在阐释新闻从业者群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时,“报人”往往成为新闻从业者的泛称。就像“医生”之于医务工作者、“教师”之于教育工作者一样,“报人”是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化的一种称呼。持这一观点者,在民国时期和1949年之后,均不乏其人。

1937年4月29日,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部长邵力子在上海畅谈对于新闻界的看法,其中谈到对报人的看法时批评报人不看报。针对邵力子的批评,成舍我随即发表了《报人为什么有人不看报》的时评,分析了“报人不看报”的原因:“一是报人不信任自己所从事采访编辑的报纸;一是现在报人生活不安定,但求敷衍了事。而所以造成这种原因,就是现在新闻事业所受的束缚太重,弄得恹恹无生气。试问报纸被束缚到连报人自己都不相信,叫什么人相信呢。邵氏又说新闻检查制度不能撤销的原因,为报人缺乏判断力和社会无制裁力量……在报人的经验上——邵氏所没有的经验——知道新闻经过检查之后,检扣的标准和真伪绝无关系,甚至一个去职的官员不愿听到报纸登载他的病状,就不许报纸登载他的有病。所以,愈检查,报人就愈难判断,而谣言也愈多。”[9]在邵力子和成舍我看来,报刊从业者无论是否功成名就,都是“报人”。

由于近代报业出现之初报刊社内部分工不明,不仅从事内容生产的记者、编辑被称为“报人”,而且从事报刊印刷、发行的人员也被称为“报人”。方汉奇先生曾认为,明朝时随着民间报房的出现,社会上开始出现“以编报、抄报、印报、送报为职业的人”,而“明思宗的时候,北京有一个叫何光烨的人,即以‘送邸报为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姓名可考的职业报人”[10]。徐培汀也说:“明小说《鸳鸯针》曾描写过一个民间报人周德。他是个秀才,有一定的文化,他不愿走科举道路,而以‘贩卖新闻’为业;他社会活动能力强,四出串门,寻找新闻;他有确定的消息来源,‘事一拴通书童俊什,打听事体,撺掇是非’;他的传递信息作用,已为社会承认,‘是以秀才家,几有大小事,俱丢不得他的’;他的社会地位不高,被认为是在‘赚那些没脊骨的银钱’。”[11]而由刊刻、发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发展到后来撰写言论、直接参与报刊的内容生产的梁发,也被戈公振称之为中国“正式服务报界之第一人”。[12]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最先在中国出现的宗教性质近代报业从业者,不能称之为“报人”。19世纪上半叶,外商和传教士在华创办了20余种中外文报刊,但这些报刊以阐释基督教教义为根本,内容以“神理人道国俗天文地理”为主,“最大是神道,其次人道,又次国俗,是三样多讲,其余随时顺讲”。[13]既然“从目前资料来看,还没有外国传教士来华的目的就是准备创办大众传媒来影响中国人的证据”,那么创办及经营这些报刊的人也就“无一是真正的报人”。[14]无独有偶,卓南生也认为,宗教月刊时期(1815—1858年)报刊的“编者是清一色的西方传教士。其中虽然有个别中国人如梁发、王韬等从旁协助,但自始至终只是停留在从事杂务或文字修饰等协助范围,既无权过问编辑方针,也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但到了“‘新报’的萌芽与成长”时期即1858年至1874年期间,“虽以西报的附属报纸为开始,但编者却是中国人。在民族自觉意识的驱使下,中国人编者从争取自主编辑权发展到自己出资、自己经营的中文‘新报’”。[15]言下之意,1858年以后托身报馆且可以直接或间接从事内容生产的从业者,才能称之为“报人”。

(二)“报人”既有界定剖析

上述对“报人”界定和阐释的两种思路,从宏观或微观层面阐释了“报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报人”的本质特征,颇多裨益。不过,对于近代报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似乎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行业中出类拔萃者毕竟少数,更多的从业者虽默默无闻,却是事业得以发展的坚实推动者。而在近现代报业的发展过程中,报刊倏兴倏灭是常态,因此也很少有以报刊为终身职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在多个行业中来回穿梭者,不在少数。诚如李金铨所说:“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文人、学者、报人往往角色交叉混杂,文人、学者在报刊论政或兼职,报人在大学教书,都非常普遍,不像现代西方专业化报刊的角色那样泾渭分明。”[8]1-2因此,突出以从业业绩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和界定依据,很难呈现报业从业人员的整体面貌和特征。

与此同时,前述两种界定思路更多地考虑了从业群体的因素,而忽视了近代报业类型多样性的特征。众所周知,近代以来的报业,至少有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两大类型。两大类型的报刊在社会功能、风格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各自从业人员的精神面貌、从业态度、思想境界等方面也有不少差异。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在报业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政党报刊。政党报刊的特质主要表现在:经济上主要依赖政党、政府和政界人士的资助;读者对象主要是党派成员及其追随者;报刊内容以政论为主,新闻数量很少(即便有也多属于政治新闻);报刊出版的主要目的是传播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与他党及其报刊展开论争。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直接催生了商业报刊的兴盛。商业报刊与政党报刊在特质上迥然不同:经济上主要依靠广告刊登和报刊发行,不公开接受外来资本尤其是政治资本的资助;读者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在报刊内容构成上以新闻、副刊为主,论说居于辅助地位;报刊出版的目的多自称“旨在为社会公众服务”。而晚清、民国时期,无论是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涌现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报刊,还是此后的国民党报刊和共产党报刊,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居于主体地位,他们以政治诉求为主要特征,属于政党报刊。与此同时,民营商业报刊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等商业报刊也在舆论界享有盛誉和较大影响。总体来说,近现代中国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沿着各自的轨迹平行发展,虽然说实际的社会影响力很难轻易界定孰大孰小,但在数量上政党报刊超过商业报刊当是事实。近代报业的这一格局,是中国近现代“报人”的生存土壤。因此,在界定“报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近现代报业的复杂局面。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从业者都属于“报人”的范畴,而找寻他们的共性特征,是科学界定“报人”的必由之路。

前述两种界定思路,对近现代报业工作复杂性的特点考虑得也不是很充分。近代报刊在内容上由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等部分构成,是否所有从事这些内容生产的报社同人均可称之为“报人”?作为从业人员数量多、分工细、运作复杂的社会组织,近代报业从业人员在角色分工、功能使命等方面差异明显。比如,一个报刊社的从业者,既有报刊社内的正副社长、正副总编辑等管理层和记者、编辑等一线工作者,也有不隶属于报刊社、但源源不断提供内容的社外通讯员;既有翻译、译电、校对等人员,也有从事印刷、发行、广告经营等人员。总体上说,报业的从业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管理人员、内容生产人员和经营服务人员。如果将这些功能不一、贡献各异的人员统称为“报人”,不免失之于宽、失之于泛。因此,严谨地给“报人”下一定义,既需要考虑到报刊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定位和功能使命,又要充分考虑到近代报刊发展过程中类型的多样性和报刊工作的复杂性。

三、“报人”定义

界定“报人”,首要的是确定其“属概念”,即要明确“报人”的指称对象,然后,在充分考虑近现代报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概括其本质特征。

首先,“报人”是随着近代报业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国人自办近代报刊高潮的出现而广受认可的一个称谓。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但是古代官报系统中的从业者和民间报房中的从业者,都不能称之为报人。其中原因,一是古代报刊从业者,其实多是隶属于行政系统的人员;二是古代报刊所刊载的信息,多是辗转传抄而来,不需要、也不允许历经公开采访、独立写作等环节;三是古代报纸发行范围不广,从业者人数很少而且不为社会所熟悉。随着近代报业的发展,服务于报业的人数才逐渐增多,而随着报业的社会影响力的越来越大,才逐渐涌现了一支为人所熟知、认可的声名显赫、贡献卓著的从业者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说,“报人”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

其次,“报人”指的是报业中从事内容生产的工作人员。近现代报业的主要功能,从宏观上说,是通过传播信息促进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从微观上说,主要是通过向社会公众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以检测环境、传播客观公正的劝服性信息以协调关系。“报人”是促成报业实现这些社会功能的人,而实现的手段是生产各种类型的报刊内容。换言之,“报人”的社会功能是向社会公众公开地提供新闻信息和观点,而履行社会功能的途径主要是采写新闻和撰写评论,对应的称谓是记者、编辑、评论员。在报纸生产、发行流程中有重要作用的印刷工人、发行人员和广告经营人员,仅仅为新闻信息的搜集、评论的写作服务,他们与“报人”承担的职责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不属于“报人”的范畴。但是,报刊社的社长、副社长等报业管理人员,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内容的生产,但他们的工作有可能对内容生产甚至报纸风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可视同“报人”。

再次,“报人”的主体是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从业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及其演化而成的保皇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所办报刊以及晚清民国时期商业报刊从事内容生产的人员,构成了近现代中国“报人”群体。他们以报刊为信息载体,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闻信息和观点,服务社会公众,引导社会舆论。

最后,“报人”对应的客体,是一个职业,而职业精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内容生产者的“报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生产出为社会公众需要的报刊。就像人们希望报业不仅履行其信息媒介、信息载体的社会功能,而且承担舆论监督的作用——用梁启超的话说是“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一样,社会公众也希望记者不仅仅只是承担述评新闻的责任,而更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社会正义的守护者甚至是捍卫者。正因如此,“报人”在自身的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职业之规和职业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职业伦理、产生了职业认同。理想的职业化“报人”,是将检测环境和协调关系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极致的报业从业者。他们具备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气质、不媚强梁不媚世俗的从业气概、“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情怀和代表国民说话、监督政府与政党的品格,是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和通民隐、达民情的使者。但是,由于政党报刊的核心使命是政治宣传和政治动员,这就决定了政党报人需要在政党意志、利益和职业精神、职业伦理之间寻求平衡点。就像政党报刊是近现代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不能因为强调职业理想、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而忽视政党报人的客观存在。

综上,“报人”的定义可以如是表述:近代报业诞生以来报刊从业人员的简称,指的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在近现代报业中直接从事新闻采写与评论写作等内容生产的职业新闻工作者。

四、结论

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壮大和社会影响力的日益彰显,使报业成了一个行业,报业从业者成了一种社会职业。由于政党宣传鼓动的需要和报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近现代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事内容生产的两种属性的报刊从业者,构成了数量持续增加、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与日俱增的报业群体。从行业发展和从业人员技能化、职业化的视角来审视报人群体,有助于更全面地认知其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1] 余家宏,宁树潘,徐培汀,等.新闻学简明词典[K].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 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 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中国新闻史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70.

[4] 陈冷.二十年记者经历之回顾[M]//最近之五十年(第3编).上海:申报馆,1922:35.

[5] 成舍我.一个真正的报人[N].世界日报,1935-11-14(13).

[6] 杜绍文.报人道德论[M]//杜绍文.中国报人之路.杭州:浙江省战时新闻学会,1937.

[7] 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6.

[8] 李金铨.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

[9] 成舍我.报人为什么有人不看报[N].立报,1937-4-30(2).

[10] 方汉奇.中国古代的报纸[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报刊史教研室,1979:34.

[11] 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73.

[1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65-66.

[13] 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7.

[14] 曾宪明.中国百年报人之路(1815—1949)[M].北京:远方出版社,2003:4.

[15]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05.

〔责任编辑:王 巍〕

2016-05-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出现与崛起研究(1921—1949)”(11CXW001)

陈志强(1972-),男,江西井冈山人,教授,博士,从事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教育等方面研究。

G214

A

1000-8284(2016)11-0200-06

猜你喜欢

报业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论新闻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报业集团应对策略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报业集团如何布局全媒体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