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经济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16-02-26吴海燕

学习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 军 吴海燕

(作者王军,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海燕,武汉科技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11月23日下午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习总书记这一番话对于新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上升到首要地位,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时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趋势,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前途,便成了历史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革命运动的需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是由其内在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所决定的。这一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要比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间晚一些,系统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但这并不影响早期共产党人诸如李大钊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们在学习研究中摸索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

(一)初步探索时期。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的深入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又总结出要走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理论发展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领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形成了一套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获得了新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总结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它在有关先进生产力、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三)深入创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第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始终坚持辩证法、两点论。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等一系列理论观点。第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这将确保混合所有制真正成为公有主体型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基本分配制度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通过完善相关的体制和政策,实现更好更优的再次分配,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深入研究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必须深入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推动富民强国的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在扎实

三、如何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给予我国经济发展科学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同时,要在不断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中国活力与魅力。

(一)夯实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依据。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只有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进而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极其复杂,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机遇和风险并存,更加需要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2015年11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又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强调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地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理论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23日的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在认清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把坚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土壤之中,充分吸收理论创新的丰富营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依据,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

(三)实践发展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也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化,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想在我国经济实践中获得发展,首先就必须认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加深我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我国国情相结合,找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再次,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永久的生命活力,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积极汲取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有益的部分,从更广阔的视野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