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

2016-02-26孙秀玲

新疆社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孙秀玲 马 丽

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

孙秀玲 马 丽

文章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根基和前提。以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需要,是实现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的最持久和最有效的方法。

中华文化认同 民族团结 基础

新疆问题最长远的是民族团结问题。促进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而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极为重要和关键。如何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引领新疆各族群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和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不仅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强基固本工程,而且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特殊意义。

一、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的逻辑关联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凝聚力的支撑。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2014年9月24日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4-09/24/content_2755666.htm。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1.文化认同的内涵

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特定民族在长时期的共同生活中凝结下来的带有稳定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共同心理乃至风俗习惯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文化不仅是人们行为的共同基础,而且是一个国家政治共同体最根本的维系力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现代民族不仅是法律政治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弗洛伊德指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75页。。文化认同是人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个体或族群因此产生归属意识。文化认同带有价值观选择和好恶倾向,不是中性现象。这种价值观常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观念联系,成为集体动员的符号与标志。

2.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尽管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曾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是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

3.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于自己所属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意识。詹小美教授在《民族文化认同论》一书中指出: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过程。民族文化认同使民族成员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得到确认、一定的文化符号得到使用、相同的文化理念得到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得到礼拜、共同的行为规范得到遵守。民族文化认同在民族特征中最有生命力,是民族成员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民族文化认同彰显了民族成员共同的社会特征,是民族群体形成的理性基点。

在人类历史上,先有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才有国家认同。从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到民族国家的相继建立,国家、民族、种族、文化与公民之间便开始发生持续而复杂的关系。民族认同最核心的是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最核心的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个体或群体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为国家维系自身的统一性、独特性和连续性提供重要保障。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基础。中华文化认同始终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最高凝聚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血脉相通,共同建设了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一的“大家庭”。全球化进程会侵蚀国家认同,但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无论什么民族,只要生活在特定的国家政治生活框架内,其族群文化就必然与这种政治框架相适应,其文化认同就浸染了国家认同的成分。

4.民族团结的根基是文化认同

“在当代,中华民族认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渊源,二是共同的民族文化,三是共同的国家——中国,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感是对中国国家及中华文化的归属意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丁玲辉:《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西藏日报》2009年9月12日。民族文化是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各民族的差异性通常会通过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包括民族感情、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素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风俗习惯等等,成为民族强固的内聚力和坚强的纽带。各民族相通根本在于价值观相通,文化理念相融。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末。只有在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凝聚力。增强文化认同,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互相合作、共同奋斗,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因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机结合的最好方式。

二、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当代价值

1.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形成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增进民族团结,认同中华文化是基础。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多重性和层次性,一是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各民族之间对他族文化的彼此认同;三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同他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各民族共同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是目标和归属,是各民族互相团结、信任、尊重、凝聚的根基和保障。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的新疆多元文化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中原文化、游牧文化、绿洲农耕文化及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各种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补充而积淀的结果。新疆不单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大观园,有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更是一个多元交融的文化话语场。各民族共同孕育、创造和发展了新疆多元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必然融入到中华文化发展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性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客观现实,而交融、互补、渗透和共享则是新疆多元文化的历史发展主流。当今新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主要表现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形成新疆各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为新疆的稳定与和谐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塑造中华文化认同是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具有独立自主性质的民族国家的重要任务

具有独立自主政治实体性质的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基本属性,是实现文化融合的重要制度形式。作为共同体的民族国家担负维系共同体团结和统一的职责,国家不仅能够凝聚民族的意志、代表社会成员的利益、动员全民族的力量、规划全社会的未来,而且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高代表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没有改变,是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唯一代表者。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调和国内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的文化认同,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整合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最终不利于民族国家建构,不利于国家安全。因此,国家民族建构的过程内在必然地包含着文化整合、文化认同塑造的任务。当前,“三股势力”仍然是破坏新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危险因素,塑造中华文化认同,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关键;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涵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3.以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

文化认同理论表明,只有实现文化的认同,才会达成民族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文化通过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使各民族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纳入共同的社会秩序,促进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华文化认同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最高凝聚点。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客观要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团结思想,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思想基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2014年2月26日,http://www.xj.xinhuanet.com/2014-02/26/c_119506688.htm。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确立和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文化认同不仅影响个人对身份的认定、社会群体的角色,影响民族及民族文化的保持、国家意识形态的维持与强化、不同宗教与文明形态间的理解,甚至影响着当代的国际政治格局。在新疆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认同,维护国家利益和各民族根本利息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三、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实现路径

一个民族走向重新振兴的历程,离不开文化力量的牵引、推动和支撑。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极为重要和关键。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1.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的新疆特色文化,构筑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中华文化是包括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性和完备性、以承认各民族为前提承认各民族的文化、平等客观地承认各民族文化对祖国文化的贡献,是中华文化基本含义、基本内容、本质特征、价值意蕴的高度概括。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相互交往、交流、学习、借鉴中不断交汇融合,形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多元的文化。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是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条件。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多元”本身包含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优势,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活力因子。但是,尊重差异不等于固化差异。要坚持尊重民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社会氛围,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达成思想共识。培养各族群相互欣赏的文化心态,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学习、互助和交流,使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团结和睦、融合一体、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指出:“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2014年9月24日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理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要使新疆各族人民不分民族、地域、文化等,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祖国的归属情感。

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的新疆特色文化要避免割裂“一体”与“多元“的关系。即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或者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特性和传统为我国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心理基础和文化条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思想因子和道德、价值观念,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要引导各族群众从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新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用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影响,按照“到人、管用、有效”要求,着力增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不断夯实民族团结基础,筑牢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2.以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构建民族团结的情感基础

封闭和隔阂不可能增进认同,加强团结只有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才能深化。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以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开展融情实践,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成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积极宣传阿里木、庄仕华、尤良英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事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互信,传承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平等团结互助的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践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实施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学校要进一步推进民汉学生合校、合班、合宿等,创造条件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为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结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农民画创作、小品演出、麦西来甫、“微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搭建各民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各民族互学语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要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和各民族互学语言,这是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方式,在传承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好国家通用语言。新疆各民族只有交流交往交融才能达到共情,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是一家人”。

3.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构筑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

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不仅是尊重延续数千年的客观存在,而且是维护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根基。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传承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发展与进步,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自治区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政治上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风俗习惯得到尊重,13个民族10种语言文字广泛使用,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成为区域性法定公众假期。颁布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新疆现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3项。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分别有127项、293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64位、459位。事实证明,只有在团结统一的中国,只有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事业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弘扬和发展。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很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内涵,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符号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培养各民族艺术人才,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从根本上来讲,文化具有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社群和个体的共通性。人们通过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而彼此理解、达成共识,实现更加深入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上的认同。

4.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与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实践基础

自治区党委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强调要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战略重点,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实践基础。一是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积极倡导各族群众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主动移风易俗,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感恩、文明、科学的现代理念。学习领会运用好“五把钥匙”:即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二是要做好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基础性工程,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培养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观念深入人心;三是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意识深入人心,实现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特点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好邻里”、“民族团结好班级”、“我们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姐妹”等民族团结模范创建活动,推动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讲民族团结话、人人做民族团结事、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四是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要做好民族团结教育文化阵地建设整体规划,在资金投入、场所、人员配置方面加以落实,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合理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把基层广播站、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室、篮球场、公园、文化墙等场所建设好、利用好,使其成为吸引群众参与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五是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成果。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只有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习近平:《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相怀:《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学习时报》2012年2月6日第3版。

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教科文组织世界报告:《着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历史见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范微微:《多元文化中的国家认同》,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责任编辑:耿旭光

* 本文系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12BKS071)阶段性成果、自治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建设成果之一。

G03

A

1009-5330(2016)05-0062-06

孙秀玲,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丽,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