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理论研究进展

2016-02-26孙燕刘苏王月影

西部皮革 2016年18期
关键词:气相半导体研究进展

孙燕,刘苏,王月影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理论研究进展

孙燕,刘苏,王月影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在发光材料、太阳电池、热红外探测、光电导探测器、薄膜场致发光显示器、光电子器和生物医学方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的概念、结构特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它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II-VI族;制备;半导体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是元素周期表中II-B族元素Zn,Cd,Hg和VI-A族元素S,Se,Te结合生成的新的半导体化合物,有ZnS,ZnSe,ZnTe,CdS,CdSe,CdTe,HgS,HgSe,HgTe 9种化合物,不过也有人将II-A族元素和VI-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II-VI族化合物。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在激光、红外、固体发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

1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的作用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中ZnSe,CdTe,ZnTe和HgSe为闪锌矿晶体结构,而ZnS,CdS,HgS,CdSe为闪锌矿晶体结构和铅锌矿晶体结构。由于禁带比较宽,所以是直接跃迁型,因而在太阳能电池、场致发光器件、微光调节器、y射线探测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

2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的研究意义

太阳能电池是让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利用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制成催化剂,通过太阳能电池这个装置,从而利用好再生的太阳能[3]。薄膜场致发光显示器利用ZnS作场致发光材料,加入铜、锰、铅等元素在ZnS粉体,再添加氯、钼,然后烧结而成。硫化锌场致发光片制作的图形可以使广告牌画面叠加闪动,还可以制作隐形壁画,在紫光灯照射下富有很强的立体感。硫化锌制成的光晶体材料具有极强的透明度,从可见光到红外线的范围内都可以应用,所以即使在烟雾中,还可以让人们清楚地进行观察,并且硫化锌材料制作的闪烁器测量某些射线的表面污染情况[4]。硫化镉在光敏电阻器、光电池等应用较多,硒化镉在当代主要用于制作光敏电阻器。

3 II-VI族半导体制备方法

II-VI族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按反应环境可分液相法、气相法和固相法;按性质可分为来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气体冷凝法,分子束外延法,机械球磨法等,化学方法一般有气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溶剂热法等。

3.1液相法所需设备简单,原材料常见,所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液相法制备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化学反应产生,所以液相法是在化学溶液中又分为水热法、溶剂热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是简便的一种方法,通过加入不同的化学试剂和沉淀剂在溶液里混合,即可得到前躯体沉淀物,烘干后就可得到产物。在反应过程中还可通过控制PH值、温度和时间,得到非常好的形貌和厚度。水热法通常为难溶的物质,由于溶液存在温差形成对流,从而析出晶体的,当在一定温度下,加入试剂,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由于难以控制,所以一般不常见。溶剂热合成法的优点是水被有机溶剂代替,在合成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物水解或者氧化,形成非常好看的晶体材料。电化学沉积法是氧化还原的过程,优点是常温、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所需的PH值较高。

3.2气相法是原材料本身就是气相或者通过物理变化后变为气相,根据气相转变和反应过程的不同,可分成激光烧蚀法、热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子束外延法、原子层沉积法、喷雾热分解法等。热气相沉积法是产物在高温下汽化,到达基底和贵金属反应生成纳米结构:原子层沉积法是逐层沉积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真空蒸镀法在工业上应用较多,产物化学性质稳定,延展性好。

3.3气体冷凝法是将产物在蒸汽室变为雾相,然后通入惰性气体与之相撞后,等到凝聚后,就可形成纳米颗粒聚集,气体冷凝法的特点是控制蒸发速率、加入所需的惰性气体,能形成较好的形貌。溅射法必须有阳极和阴极,电流通过时就能产生氩离子,再与阴极撞击,就能形成超微粒子,就会附着阴极面上沉积下来,粒子的形貌和电压、电流有关,此方法容易操作。球磨法需要采用微小颗粒粉碎设备,球磨法的优点是产量大、流程简单等优点,但杂质较多。

4 总结与展望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在周期表中两者之间距离比III-V的远,电负性差值较III-V大,离子键成分比III-V的大,所以具有很高的蒸气压和非常高的熔点,导致了II-VI族化合物单晶制备较困难,这也是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5]。由于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独特的结构,也使得在目前的光电导探测器、光电器件应用广泛,也为将来的医学、生物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傅英,徐文兰,陆卫.半导体量子电子和光电子器件[J].物理学进展,2001,21(3):255-277.

[2]谢海燕,庞代文.Ⅱ-Ⅵ型量子点制备及其在生物检测中应用研究进展.分析化学,2004.32(8):l099-l103.

[3]Sun Y.M.,et al.Inverted Polymer Solar Cells Integrated with a Low-Temperature-Annealed Sol-Gel-Derived ZnO Film as an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J].Adv.Mater.2011,23,1679-1683.

[4]Jiang X.X.,et al.Template-free synthesis of vertically aligned CdS nanoro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brid solar cells[J].Sol.Energy Mater.Sol.Cells 2010,94,338-344.

[5]李臣阳.Ⅱ-Ⅵ族量子点的溶剂热合成及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9.

孙燕(1993—),女,汉族,云南曲靖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方向:无机功能材料。

TN304

A

1671-1602(2016)18-0016-01

猜你喜欢

气相半导体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微波处理-气相色谱法测定洋葱中氟虫腈残留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两岸青年半导体创新基地落地南京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对强度噪声
Sn掺杂In_3O_2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