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山水画构图形式浅析

2016-02-26徐铭

西部皮革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新乡山水画统一

徐铭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当代山水画构图形式浅析

徐铭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构图又称作为章法,布局,现在叫做构图,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山水画的整体效果,一般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画面的构图设计必须在用笔之前考虑,而作为好的绘画作品,构图、立意,是进入绘画过程的第一步,所谓意在笔先,充分说明了构图的重要性,对作品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顾恺之在《画论》中提到的“置陈布势”,南齐谢赫在著名的《六法》中,第五法提到的“经营位置”,这些所指的正是构图,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构图都被认为是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什么是构图呢,它指的是画家需要在有限的画面和空间中描绘和勾勒出所要呈现的画面效果,利用整个空间和平面的特殊视角,来表现画家内心的思想情怀。

在钱松喦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别于传统绘画结构的布局,他独特的构图形式稳实而巧变,而后期在对新山水画创作时,则显示了钱松喦如将领调兵遣将一般的风采,我们一共从五个方面来了解他作画时的独特构图方式,一是构图要有全局观念,先要看四条边线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画面,确定对全局起作用的几个大面积的位置,再已小面积的位置搭配进去,他从来不从画面的一边或一角、一点去堆积整幅画面,尤其是比较大的作品创作,钱松喦更加注重整体的气势。二是画面虚实的变化和节奏,他认为,构图,最基本的就是虚实,其他疏密、轻重、浓淡、大小、长短、横竖,都同此理,就好像音乐的节奏一样,要有律动的变化,为了让造型更加的完美,画面当实则实,当虚则虚,虚并不是不画,而是有计划和目的得处理,使画面更加有意境,就好比音乐的乐曲中会有休止符一样,并不是真的“怠工”,它只是一支曲子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多样的统一,也是自然法则的矛盾的统一。虚实的不断变化,则成为画面的节奏一样,虚与实是创作的形式,也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三是相成相破,就像矛盾与统一的关系一样,成既是统一的意思,破则代表矛盾一词,只讲究画面的统一而没有任何的变化,将会使整幅作品看起来很呆板没有生起,而变化过多则杂乱无章,既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又要使变化遵循统一的原则,这就是构图的基本规律。四是险稳结合,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想要有所突破,不显得平平庸庸,就要敢于尝试冒险,但如果险而不稳则令人看了心中不安。五是诗书画印的统筹安排,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求诗书画都要精通,因为这些都是构成一幅好作品的必要因素,马虎不得。从这几条来看,钱松喦想利用哲学中矛盾统一的原则来研究中国画,虽说他想改变古人因袭成风的旧习,但之前常年的学习和临摹却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的经验升华。

我们发现类似“全景式”的构图方法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而这种绘画方式古人多运用在高山峻岭,丘壑开合,江山万里,很少会运用在一马平川之作,钱松喦则摸索出了一套办法,比如说《常熟田》(图3-2),新中国的成了,使人民翻身成为了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把原来被小农经济分割成无数小块的田地,变成了平畴万顷,规划整齐,辽阔无垠的水田,大地苏醒了,对于思想敏锐的钱松喦,抓住了大地跳动的脉搏,决心用新的构图方式来展现这一变迁,而困难在于这个场景中没有高山峻岭,没有丘壑开合,有因没有前者可以借鉴的经验,很难找到合适的构图方式,为了创作出这样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钱松喦借用早年在家乡后山、无锡惠山和常熟虞山上远眺平川的感受,采用了鸟瞰式的构图形式,夸大水田面积,使之有咫尺千里之势,而且产生纸外有画的效果,又为了避免画面过于呆板,他巧妙的将河流、湖泊、帆船与田地穿插变化,使整幅画气韵生动,春意盎然,画面视觉效果非常壮观。表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面貌以及社会主义丰收田的意象。以这种构图形式的作品还有《枣园曙光》、《扬子江上》、《天翻地覆水笑山欢》等。钱松喦喜欢用的另外一种构图方法是特写式,就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或觉有表现力的一角之景来进行描绘,突出主题,以虚衬实,使画面简洁明了,如《长城起点老龙头》就是运用这种构图方式来进行创作的,又如《泰山顶上一青松》以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的方法进行创作,使人耳目一新。他还学过西洋画法,在画面中还加入了透视,色彩的表现,经过对画面远近、浓淡、干湿对比的处理,使山岩更加庄凝,作品呈现出浩荡的韵律。

钱松喦构图疏密的变化也是独具匠心,他有些作品仅寥寥几笔,则意境生动,留给欣赏者更多驰骋想象的空间如《春风杨柳万千条》,近景是几缕柳丝,远景是空濛,几条淡淡的墨线表现出水田的田埂,晨雾中,一群下地的劳动者千牛挑担的进行着。空间感极佳,他的画疏而不空,笔简意深。而密的作品有《万山红遍》、《陕北江南》等,虽繁但繁中有简,密中有疏,所以清趣自存。而无论是疏还是密的作品,钱松喦都很重视空白的处理,这也是造成他构图上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山水画中的空白,是整幅画气的存在,是画面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衬托了主题,增加了已经,也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且对画面也起到了美化的作用,灵动而不呆板,如《椰林》画面左上方就有一片空白,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遐想,有的也许会视为天高云淡,有的也许会看成暮色苍茫,有的则想象为平野坦荡,无论哪一种,都是画家留给欣赏者的想象空间,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对于钱松喦独特创新的构图形式,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巧运神思,妥帖安排,使画面变化多端,虚实,险稳运用的非常巧妙,更难得的是不失民族特色,昔人论文章法有“四难”之说:“笔少画多,一难也;境显意深,二难也;险不入怪,平不类弱,三难也;经营惨淡,结构自然,四难也。”如果用这样的一个标准来衡量,钱松喦的很多作品都是够格的。

徐铭,助教,美术学,新乡学院。

J2

A

1671-1602(2016)18-0041-01

猜你喜欢

新乡山水画统一
新乡医学院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新乡:豫北老区明珠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