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须是男权力量的象征

2016-02-26陈仲丹

领导文萃 2016年3期
关键词:留胡子法老胡子

陈仲丹

在古代犹太人的观念中,胡须被看作是力量的化身,是神赋予的男子气概的象征。《旧约·列王记》记载:为了侮辱犹太人,与之为敌的阿莫尼特人将犹太大卫王派来的使节的胡须剃了一半。而在埃及,胡须象征着权力,只有法老才拥有蓄须的权利。如果法老脸上胡须不够多,就要用假胡须粘在下颌,甚至连女法老也采用这种面部装饰,以示其统治的合法。比如古埃及第18王朝的著名女王哈特舍普苏特的雕像上就有下垂的长胡须。

有人在解释历史的盛衰兴亡时将胡须与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罗马帝国的崩溃是罗马人勤于刮胡子的后果——热衷剃须且爱洗澡的罗马人娘里娘气,结果被留胡子的蛮族打败。而且古罗马浴场中还盛行去除体毛的习俗,洗完澡要用镊子一根根拔掉身上的汗毛,弄得在浴场门口就能听到里面拔毛时忍不住疼的喊叫声。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中古时期,男子又普遍流行蓄须,并颇加珍爱。《乌托邦》的作者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上断头台时,对行刑者说:“我的胡子没有犯罪,请不要切断我的胡子。”说完撩起胡须,延颈受戮。

在世界历史上与胡须相关的最有名的事发生在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改革时期。19世纪末,彼得一世从西欧考察后回国,便开始了一场围绕胡子而进行的斗争。彼得刚回国,贵族们都来见他,不料彼得突然拿起剪刀把他们的长胡子当场剪掉。当时俄国贵族大多过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他们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大胡须,垂到胸前,还会精心梳理,小心翼翼,一根也不能脱落,认为这是“上帝赐予的装饰品”,也是俄国人区别于外国人(当时西欧剃须之风渐盛)的标志。而在彼得看来,这正是俄国保守、落后的象征。后来他还发布命令,谁要留胡子必须出钱购买“留须权”,富商每年交100卢布,领主和官吏交60卢布,市民交30卢布。农民可以留须,但每次进城要交l戈比。政府还专门制作了一种小铜牌作为收据,上刻“须税收讫”,留须人把它挂在脖子上,作为合法留须的凭证。铜牌上还有铭文:“胡须是无谓的负担。”

根据俄罗斯的传统,胡须被视同男子汉的气概,而没有胡须则被视为如同女人。所以在彼得一世去世后,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对此禁令就不再坚持,很多俄国人又以蓄须为荣。即使在后来苏联革命时期,无论是列宁的山羊胡,还是斯大林的八字胡,都各有特色。苏联最早一批的五个元帅中有个留着大胡子的布琼尼。此人骑兵出身,曾率领骑兵第一军在三年国内战争中屡立功勋。但在苏德战争初期,他身为西南方向总司令,却因对现代作战方式不熟悉,指挥不力而招致苏军的大败。斯大林嘲笑他“胡子很大,脑袋很小”,后被贬为养马总监,担任类似“弼马温”一般的闲职。

胡须除了与男权相连外,也曾被人视为与生育能力有关。按中医传统的说法,胡须靠精血的滋养生长,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所以精血充足、生殖能力强的男人,胡须一般都比较浓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大都以胡须稠密为男性美的特征。而且有一口好胡子也容易得到姑娘倾心,法国谚语“漂亮胡须可使美人动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莫泊桑在小说中曾详细描写胡须对女性的吸引力。他在小说中写了一个法国女人,此位女子在写给闺蜜女友的信中说:“一个没有髭须的男子,就不是男人。我不太爱长髯,因为它几乎常常流露那种落拓的神气,但是髭须在一张勇敢的面孔上真是不可少的。你永远不能想象那个在嘴唇上面的小毛刷,引起了一大堆几乎不敢写给你看的感想。你千万别跟一个没有髭须的男子接吻。这种吻一点趣味也没有,没有那种使人迷恋的妙境。这诱惑力从哪里来呢?首先它在皮肤上所触发的痒痒的感觉是那样俊美。没有髭须的嘴唇就像没有衣裳的身体一样是赤裸裸的。”这段文字极力描绘“髭须”对女性的吸引力远胜过被称做“长髯”的大胡子。

胡须不但能收获爱情,还可能会收获民意和选票。林肯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收到一个女孩的来信,信中写道:“如果您把胡子留起来,我就能让另外两个人也选您。您的脸太瘦了,留起胡子就会更好看。所有女人都喜欢胡子,她们会让她们的丈夫投您的票。”另一种说法是这个女孩答应要让她的四个哥哥在林肯蓄须后投他的票。据说,林肯从此便开始蓄留了一脸又浓又密的胡子。(摘自《看历史》)

猜你喜欢

留胡子法老胡子
法老时代埃及谷物税研究
法老的神秘国度
胡子
埃及法老复活啦!
留不留胡子,这是政治问题
留不留胡子,这是政治问题
鲃鱼阿胡子
胡子不见了
法老的诅咒
留胡子,不留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