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价值观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2016-02-26柳素平

领导文萃 2016年3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外交政策天赋

柳素平

学人研究中美关系,多从国际形势、大国关系、力量对比以及地缘政治、经贸往来、意识形态等具体的显性的层面进行分析,较少从文化和文化价值观角度探讨中美关系。

文化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历史和传统沉淀中形成的,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设置、政府组阁形式的选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就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政策及相互间的外交措施而言,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决策者的思路和底线。

作为外交政策背景的中美文化价值观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根植于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儒学、家庙、社稷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内涵,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连续发展的文化;而美国文化则是综合希腊、罗马、希伯来文化而兴起的基督教文化,是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而崛起的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美利坚特色的西方文化。作为外交政策背景存在的文化价值观,是处理中美两国关系不容忽视的要素,其主要表现如下:

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文化价值观

中华文化素有“群体”重于个体的价值取向、向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著理想、追求国家统一的历史信念、“中庸之道”和“和而不同”的思维模式等,这些文化价值观一直影响着中国外交政策。

一、“群体”重于个体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价值观对“个人”与“群体”关系的理解是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纯粹个体,看重其共性的方面,认为每个人都是其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个体应该灭私欲,将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对群体利益的追求中。实现中华民族新的崛起和伟大复兴,成为几代中国人前仆后继、执著追求的奋斗目标,沉淀在我们的价值观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成为中国外交的目标之一。

二、强烈追求国家统一的信念。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统一是永恒的主题,为了祖国统一这个神圣事业,在对外交往中,中国的领土主权一旦受到威胁,中国政府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中国人民特殊的追求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在大敌当前时表现得尤其强烈。

三、“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等传统文化价值观也是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中庸和内倾”性价值模式使得中国从来没有掠夺他国以积累财富,即使朝贡制度也只是一种“出大于入”的怀仁之举。在今天的外交政策中,“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和平崛起”这些外交政策正是基于传统价值观中“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文化底色。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

美国文化价值观中影响对外政策的因素主要是“天赋使命观”“个人主义观”“制度优越观”等几个方面。

一、“天赋使命观”主要来源于基督教。美国人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美国是“山巅之城”。在外交中,美国自认为有一种道德义务,即作为一个楷模影响世界其他国家,以资鼓励全球范围内的自由。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山巅之城”已经成为美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其“天赋使命观”使得美国在对外交往中,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他们的文化理念、政治模式,甚至不惜诉诸武力。

二、“个人主义观”也影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西方文化强调人是具有理智、  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并从人性论出发,要求个性解放,发展个人的自由意志。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美国价值观中个人主义也是其重要内容。但美国因其特殊的历史,个人主义价值观更深化。在对外交往中,美国个人主义及其主导的人权观,同其“天赋使命观”相结合,成为美国干涉他国事务的因素之一。

三、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制度优越观”也有深远影响。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祖先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建成了有别于任何国家的、能促进社会迅速发展的体制,因而他们以自己的制度为世界上最优越的社会制度,由此而形成了制度优越感,并沉淀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中,自诩为“自由的灯塔、民主的堡垒”的美国,总试图向他国推广自己的政治发展模式。

国际战略

在赢得了20世纪的两场热战和一场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因而其文化价值观中“天赋使命观”更是强烈发酵,领导世界的战略心态更为突出,这使他们企图构筑以美国文化价值观为主导的单极的世界秩序,致使美国外交政策中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盛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导向下,为争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外交政策上必然主张和平共处,主张世界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

美国出于霸权主义的需要,常常低估甚至错估中国文化价值观中固有的和平取向,总是认为正在崛起的有着不同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中国必然会对抗美国,认定中国是美国的“潜在敌手”,不希望中国强大。但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中国不照抄美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也是必然的,而中国的崛起最终又是和平的崛起。

台湾问题

同人权问题一样,台湾问题也纯属中国内政。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出于遏制中国崛起的地缘战略目的,其中固然有美国某些利益集团的影响,但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不可忽视。美国的“天赋使命观”使其打着“鼓励民主与自由”的所谓道义旗号介入台湾问题,使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冲突不断。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认为“个体”服从于“群体”。台湾的前程和命运不仅是台湾2000多万人的事情,还关系着全国13亿人民的利益和荣誉,台湾的回归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人追求祖国统一的价值信念不允许任何分裂图谋得逞。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和平取向,使我们尽最大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在和平统一绝对无望的情况下,武力解决也是迫不得已的必要选择。

在一些领域内的合作

总体来看,文化价值观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各个层面都有一定影响,这些因素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美关系。合作与共赢如要始终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流,就应加强中美对话和交流,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寻找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交叉点,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对方文化价值观中有益自身和能够理解的成分,从而扩大共同面,减少冲突面。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中国和美国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中美文化的差异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美两国都要用世界的眼光、宽阔的胸怀看待彼此的文化价值观,都要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增加共识、双赢互动,共同创造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

(摘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外交政策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用努力换天赋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1949—2007)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我有数学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