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技术对工业技术的超越
2016-02-25栾忠恒
栾忠恒
(海口经济学院 思政课部,海南 海口 570208)
论生态技术对工业技术的超越
栾忠恒
(海口经济学院 思政课部,海南 海口 570208)
[摘要]工业技术是异化的技术,它是对生活世界的遮蔽、对人的异化、对自然的祛魅。生态技术是能够维系生物本有的存在状态及其与存在环境始源性关系的技术,是在学科基础上对工业技术的超越,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对工业技术的超越,是对工业技术技术范式的超越。
[关键词]生态技术;工业技术;学科基础;世界观;技术范式
近代以降,科学开始发展繁荣。随着科学解释力的日益增强,科学解释模式也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是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不过,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显示出来的强大力量并没有使人类生活真正达到无蔽之境,人的本质力量反而在工业技术力量面前消解,被工业技术的力量遮蔽,自然被机器力量支配和控制,自然的魅力不复存在。工业技术力量带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似乎从每个方面走向自己的反面,发展成为对发展自身的否定,从而引发人们对工业技术的不断反思与追问。
生态技术作为在人、技术、社会、自然关系层面上的一种更高形态的技术形式,克服了工业技术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在学科基础、世界观基础以及技术范式三个方面形成了对工业技术的整体超越。
一、生态技术的涵义与特征
生态技术是人类技术历史演进的产物,是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化的技术,是能够维系生物本有的存在状态及其与存在环境始源性关系的技术,也是从自然到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其基本公式是“(天性)自然→(人—技术—社会)→(人性)自然”[1]51-55。生态技术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首先,生态技术具有生态性。生态技术是能够维系生物本有的存在状态及其与存在环境始源性关系的技术,这样的技术恰恰奠基于技术自身的生态性。
其次,生态技术具有超越性。与以往的技术形态相比,尤其是与近代以来的工业技术相比,生态技术不是仅仅在筹划当下,也不是仅仅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在筹算自然,而是立于人、技术、社会、自然多重维度的高瞻视角,在时间性上展露自身存在,着眼于将来建构其本真存在,消解着自古以来形成的、在近世变得日益尖锐化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
再次,生态技术具有动态性。生态技术并不是从现代工业社会横空产生出来的,而是技术自身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技术发展序列中的一个篇章,隶属于技术发展的连续统。在技术发展的连续统中,传统工业技术不断被扬弃。正是在工业技术被扬弃及当代技术生态化的过程中,生态技术逐渐被孕生出来。生态技术的产生也并不意味着技术发展的终结,它只不过是技术发展序列中的一种技术形态。人、技术、社会、自然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生态技术也将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最后,生态技术具有整体性。生态技术不是以人为中心,亦不是以自然为中心,从生态技术的基本公式“(天性)自然→(人—技术—社会)→(人性)自然”所展现的这种从自然到自然的封闭循环中就可以看到,生态技术是将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呈现自身。
二、作为异化的工业技术
随着近代人类思想的启蒙,人类将上帝从此岸世界放逐到彼岸世界,人成为此岸世界的主人并开始关注自身在此岸世界的幸福。正如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向世人所宣告的那样:“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2]追求凡人幸福的人成为此岸世界的主人之后僭越上帝曾经作为最高存在主宰一切的权利,在使自身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的同时,将自己作为自然世界的主宰者、管理者。这样,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世界观逐渐确立了起来,成为工业技术的世界观基础。在人获得了对自然的优先地位,通过科学发现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之后,自然就裸露无遗地呈现在人的面前,由人宰割、任人践虐。人类宰割自然的屠刀即是工业技术。
工业技术是异化的技术,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第一,工业技术与科学理论密切相关,尤其在获得了科学原理的理论支撑后,工业技术能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工业技术主要建立在理化学科基础之上,有着学科的简单性和片面性;第二,工业技术是建制化的技术,尤其进入20世纪以后,在技术的社会建制推动之下,技术发展获得了自身的内在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发展;第三,工业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再是局部的、个别的,而是全局的、世界性的,并且这种影响不再仅仅限于生活世界,而是深入到了人的心理世界之中,使人的思想发生急剧的改变;第四,工业技术颠覆了以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工业技术割裂而处于对立之中;第五,工业技术是对自然的祛魅,是一种无情感、非人性的技术,工业技术的发展受资本逻辑支配,无法兼顾自然生态效益,也没有形成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对自然均表现出一种机器冰冷的冷漠关系。由于这样的僵化特点,我国学者佘正荣将现代工业技术称为“硬技术”[3]。我们认为这种“硬”就表现在工业技术学科基础的僵硬、逻辑的僵硬、对自然态度的僵硬、对人自身的僵硬无情。工业技术的“硬”,造成了工业技术对生活世界的遮蔽、对人的异化、对自然的祛魅。
三、生态技术在学科基础上对工业技术的超越
工业技术的发展或者有其自然科学基础,或者直接以科学原理为基础而发展起来。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工业技术的发展最初是建立在数学、机械力学的基础之上的,数学、物理学、化工技术的发展又使这三门学科一起成为工业技术的科学理论基础。首先,数学、机械力学是工业技术发展的当然的科学理论基础。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渗透在每一门自然科学之中,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日益广泛地运用数学的方法。近代科学首先在力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力学理论的发展与数学的应用或者说力学的数学化(后来是物理学的数学化)密切相关。与此相应的是工业技术首先在纺织技术(机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导致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全面爆发。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爆发则以电磁学、热力学为学科基础,开启了人类电气时代的大门。20世纪40年代之后,信息物理理论的发展又将人类逐渐带入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其次,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化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尤其是有机化学的诞生,直接为人工合成尿素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有机化学之父李毕希(Justus von Liebig)通过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研究,为化肥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而掀起了一场农业技术革命,迅速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4]
以数学、物理学、化学这三门科学为学科基础,工业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物理学的以及化学的学科方法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有机联系的自然事物还原为理想的、简单的从而是僵化的研究对象;而数学方法的应用使丰富多彩的世界被预设为单调的数量化对象。由于工业技术的这种还原主义的、定量化的方法论基础,自然世界就被工业技术解剖和算计,工业技术也因此成为一种“单一的、机械的、暴力性的硬技术”[3]。
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世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单调的、无联系的、简单的数学化世界,也不只是单纯的物理、化学过程。整个世界是一个具有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生态性的整体的自然过程。这样一个整体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生态性的自然过程需要以数学、物理学、化学为基础学科的,涵括生物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社会心理学、大地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协同学、系统论、材料科学等现代学科在内的综合的、多学科的理论解释与建构。生态技术就是在人类对自然的多维理论视野建构下生成的技术形态,因此,生态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形态有着多维的广泛的科学理论基础。因其广泛而多维的学科基础,生态技术能从整体上全面地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效益这两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克服工业技术对人、对自然的“硬”态度。一方面,生态技术具有理化科学的学科基础。这样,与古代技术相比,生态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生态技术又具有现代生态学、大地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现代生物学、生命科学、系统科学、材料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基础。这些综合学科能够为生态技术提供整体主义、系统论的方法论基础,从而将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作为整体看待。因而,生态技术首先在学科基础上超越了工业技术。
四、生态技术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对工业技术的超越
工业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基础之上的。由于人与自然的对立,获得了主体性地位的人类僭越上帝的地位,成为了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行使管理自然万物的权利。在这样的世界观支配下,人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由此形成。
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基础,人类依靠工业技术这样一种外在力量对自然展开了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最终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自然孕育了人,是生育人类的母亲。生育人类的自然在人诞生之后,又为人类提供其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进而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然而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支配下,人类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利用工业技术“对地球进行掠夺式地开发、无节制地榨取、无限度地占有、无所顾忌地排放”[5],结果造成全方位、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支配下,“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6]工业技术的这种发展方式如果不发生转变,人类将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工业技术将最终被生态技术扬弃,扬弃工业技术的生态技术也将超越工业技术的人与自然对立的世界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技术不仅以数学、物理学、化学为学科基础,更是建立在现代生态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大地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协同学、系统论科学、材料科学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在这些现代综合科学理论的系统、整体的方法论指导下,生态技术将从总体性原则出发,树立起对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理念和看法。
在生态技术视域中,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休戚与共、同生共荣的整体性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人的存在作为显现和其它生命形式并不存在本质区别。离开自然界,离开其它生命形式的存在,人的存在也不可能。只有在与自然共同形成的生命整体中,在整个自然界的循环系统中,人的生成与发展才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自然界也不是离开人的对象化的孤立存在。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没有人的存在,自然世界也将成为非意义性的存在。因此,人的本质诞生于自然世界,在自然世界中存在;自然世界在人的面前才能获得它的本质,从而成为意义性的存在。在生态技术论域下,人与自然界是一种统一性的存在,这就是生态技术的世界观。
人的存在当然表现出对自身的关怀,生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终将指向人自身。生态技术对人的指涉不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仍然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作为整体的人为本,而不是以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为本;其次是以人性为本,而不是以人的利益为本,更不是以人的经济利益为本。既然人与自然界是一种统一性的存在,两者之间休戚与共、同生共荣,在生态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类就将不再片面追求自身的利益,更不至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全面权衡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因为人的本质诞生于自然世界,是在与自然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人的存在也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存在密不可分。对自然的损害,对其他生命存在形式的威胁,也就意味着对人自身的损害和威胁。因此,人类为了获得和保护自身的利益,就必须同时保护自然及其它生命存在形式的利益。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以人为本的生命整体主义的价值观,生态技术不仅推动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同时保护着生态、呵护着自然。
支配生态技术的就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世界观和以人为本的生命整体主义的价值观,也是超越工业技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生态技术在技术范式上对工业技术的超越
库恩关于“范式”一词的使用具有启发意义,其后该词被广泛应用于诸学科领域。1982年,美国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提出了技术范式(technology paradigm)的概念,将技术范式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而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立足于自然科学的原理”[8]。 从这一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技术范式是经济指向的,即解决技术经济问题。
结合库恩关于范式两个基本特征的描述及G.多西关于技术经济的定义,我们认为:工业技术受资本的支配,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这就是工业技术的技术范式。“任何规模、任何层次、任何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在本质上都属一种投入——产出的技术经济活动”[9]。一方面,通过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给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这不仅吸引了一大批的企业家,也吸引了一大批的技术工作者以逐利为目标而展开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资本逐利总是无止境的,这必然不断刺激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工作者为解决技术经济问题持续展开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将技术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断推向深入。工业技术以经济为指向、以利润为目标,这种单一的目标追求导致工业技术的发展只顾技术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整体利益,也漠视环境生态效益,从而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危机的产生。
生态技术的技术范式与工业技术的技术范式根本不同。生态技术以自然为考量,综合权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生态技术的技术范式能够吸引其坚定的信仰者在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抛弃工业技术的旧模式,克服那种片面的以人为中心而不顾自然资源对人类行为承载能力有限的旧观念、旧的行为模式和生存方式,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世界观和以人为本的生命整体主义的价值观指引下,始终将人的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范围内。以人为本,综合权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断推进人、社会、自然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的问题的解决,这就是生态技术的技术范式对逐利的工业技术的技术范式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吴国林,李君亮.生态技术的哲学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2):51-55.
[2]北京大学西语系材料组.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11.
[3]佘正荣.从“硬技术”走向“软技术”——一种生态哲学技术观[J].宁夏社会科学,1995(3):33-39.
[4]张子文.科学技术史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4.
[5]李锐锋,廖莉娟,黄飞.人性化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10):74-77.
[6]WHO.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edicine(Report of WHO Meeting)[R].Technical Report Series.WHO.Geneva,1978:622.
[7]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G.多西.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76.
[9]赵亚静,王艳舫.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及政策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9.
[作者简介]栾忠恒(1976- ),男,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海口经济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新常态下的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hjky15-16)。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064-04
[收稿日期]2015-10-09